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史实纵横
长泰建设大寨县始末
2016-04-1209:01:00来源:

  1964年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全国各地“农业学大寨”的巨幅标语随处可见。长泰县也开始“农业学大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196611月,陈巷公社被列为农业生产典型在北京“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会”展出。1969年后,县革委会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活动。

  一、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改善种植条件

  19709月,《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的重要社论,中共长泰县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在此时召开,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在农业战线上,要更加深入地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学习大寨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不断地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兴修水利,大力改造低产田,大种绿肥,实行科学种田。

  1971年起,长泰县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展起来。为了改变长泰穷山恶水的落后面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县委领导走遍山山水水,察看山沟水源,又深入田间与社员群众座谈,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平原地区集中了全县一半土地,土质肥沃,但易涝易旱,过去搞水利只是消极堵水,没有从根本解决水患问题,因而粮食产量高而不稳;而山区水源条件好,但由于烂泥田泥烂缺肥,粮食产量很低,处在稳而不高的境地。因此,长泰县农业生产要进一步发展,就要集中精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平原地区易涝易旱问题,二是山垅烂泥田缺肥低产问题。为了解决易旱易涝问题,平原地区群众建议把原有的活盘水库的水渠提高18米,再兴建两条左右干渠,就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灌溉面积3倍;采用高处挖高排沟(排洪沟),低处建排涝站,改变过去那种“年年堵,年年涝”的状况。山区采用开排洪沟、排锈(坑垅田的锈水)沟和轮灌沟的方法改造山垅烂泥田,以及把猪、牛养进山垅解决缺肥问题。县委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最后归结为一个字“水”,大兴水利工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制定了“平原地区搞水库配套,兴修排涝站和高排沟;山区改造烂泥田和建田头猪、牛舍”的规划。

  县委领导班子根据所制定的规划,带领全县人民大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至1974年,三年时间内,全县共投工480万个,完成土石方516万立方米,比1949-1957年八年间完成的土石方综合还多一倍。同时,建成主要水利工程89处,把旱涝保收面积扩大到全县水田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工程有:一是扩建活盘水库右干渠,于19735月竣工。右干渠扩建后,左右干渠共42公里长,并架设13座长达2300多米的石拱渡槽。二是新建一座百万立方水库,排灌渠道330多公里。三是建设长泰县第一个电力排涝站——珠浦电力排涝站,于19735月建成,装机4台,容量720千瓦,排涝面积3500亩。四是建设雪美电力排涝站,于19742月建成,装机容量465千瓦,排涝面积达1万余亩。农田水利条件的改善,初步改变了过去粮食产量“高而不稳和稳而不高”的局面。

二、推进农业机械化 提高耕作质量

  在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县委逐步体会到,要从根本上改造旧山河,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还必须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为此成立了“长泰县革命委员会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兼任领导小组组长,加强农业机械化办事机构。随后,各公社、大队也都纷纷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一个书记挂帅,全党动手,大办农业机械化的热潮。

  1972年,在福建省工作会议和农业机械化会议以后,长泰县召开了县委全委会和县革委全委会,接着又召开全县四级干部大会,把农业机械化列入重要议程。县委组织大家学习毛泽东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首先在陈巷公社、美彭大队、上蔡大队搞机械化试点。在试点中,更加体会到山区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种田三弯腰,运输靠肩挑”的落后状态。光靠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一根扁担、两个粪桶、一把锄头”,是没有出路的,是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县委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在发展生产,保证社员生活水平逐年有所改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积累,为购买农业机械准备资金;继续抓好陈巷公社、上蔡和美彭等三个试点单位,总结经验,用点上的经验来指导面上的工作。此外,还把发展水利排灌设备和耕作机械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同时积极发展其他机械;建立、充实县、社、队三级修造网,加强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抓好经营管理,管好用好农业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利用率;培养一支管好、用好农业机械的技术队伍;坚持土洋并举,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的方针,在发展农业机械的同时,注意发展半机械化农机具和改良农具。工业、计划、农业、林业、水电、银行等部门也都参与农业机械化工作,把农机制造、维修、供应、使用、管理、科研和技术力量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统一抓起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197211月,南方13省农业机械化会议在龙海召开,大大促进了长泰县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社队已拥有拖拉机319台,平均每个大队有6台。由于每个大队都有了拖拉机,机耕面积占可耕地面积50%,动力机械、植保机械、脱粒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也有大发展。此外,还拥有各种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的车辆4700多部,基本实现运输、植保、脱粒、农副产品和饲料加工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解放了大批劳力,保证了农事季节和耕作质量,更好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1975529日,福建省召开全省农机工作会议,长泰县农业机械厂被指定参加会议,进一步推动了长泰农业机械化工作。

三、学大寨出成效 典型示范走前头

  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泰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取得显著成果,农业(林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县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龙溪地区的典型和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县。1974年农业总产值比1965年翻了一番,197119744年新造林9333.3公顷(14万亩),种果树1733.3公顷(2.6万多亩),超过“文革”前16年造林、种果树保存面积的总和。

  长泰县是个地多人少、自然条件较差,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县。但是农业生产一直徘徊不前,尽管粮食单产1965年就跨过《纲要》(每亩水稻年产400公斤),但是到了1968年粮食单产才增加5.5公斤,多种经营发展也很缓慢。为什么长泰的农业发展步伐迈得那样慢?新成立的县委决定,分头下去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发动干部群众进行讨论,制定发展生产的全面规划,开展全县范围内的治山治水工程,山、水、田、路综合治理,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到1974年,全县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由原来5000公顷(7.5万多亩)扩大到近7000公顷(10.3万多亩),达到不怕旱不怕涝,亩产550公斤以上,占水田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从1971年起,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连续三年超千斤,1971年就实现一人养一头生猪。1973年与“文革”前的1965年相比,全县农业总产值提高将近一倍。除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外,全县共多卖余粮超1727.5万公斤,平均每户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395公斤。上调肥猪5.2万多头,平均每年1.73万多头,比1965年增加2倍。同时还向国家交售了相当数量的蔗糖、水果、茶叶等农产品。

  长泰县有80万亩宜林山地,原来大片荒山不长树,属于穷山恶水,山多成为“包袱”。县委领导班子走遍山山岭岭,查看山沟水源。陈巷公社开山造林的典型事迹启发了县委领导,县委下定决心利用农闲时间把5.3万多公顷(80万亩)山地开发起来。实现“山上是银行(造林种果—绿色银行),山下是粮仓”。各公社、大队组织了2万多人在几座大山摆开战场,挖大穴、开条壕造林种果;垦荒山、造农田,扩大经济作物。三年内,开辟8片万亩用材林基地、种果1400多公顷(2万多亩)。社员群众种,专业人员管,以社队为单位,办起9个果林场、270多个耕山队,6000多名专业队员坚持在山上管理果林、耕种农田,使果林种一批活一批,茁壮成长,各种农作物也有好收成,荒山成了绿色宝库。

  1974830日,《福建日报》用第一版整版以及第二版部分版面,全面介绍了长泰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事迹。1975915日,中共长泰县委书记黄金田出席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同年1011月,长泰县学大寨先进事迹制成展件,在北京全国农业学大寨展览馆展出,还在广州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的“农业学大寨馆”展出。《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大寨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的报道,充分肯定了长泰县建设大寨县的成就,并向全国介绍长泰县建设大寨县的经验。

  十年动乱,长泰县的农业不可避免受到“左”的错误影响,但长泰县委领导班子比较有前瞻性,能坚持带领全县人民向山进军,开垦荒山,造林种果,绿化荒山,民谣传唱“岩溪柑,陈巷杉,枋洋烟茶香,坂里水电站,古农龙舌兰,城关甘蔗创高产”。农业生产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县的农业生产总值到1976年时,比1966年增长了31.4%,在建成大寨县的同时,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长泰县建设大寨县的事实证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这些成就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这场动乱,长泰人民的努力肯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中共长泰县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