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人物传
2017-06-0609:37:56来源:
唐宋人物
  




陈 政
  


  陈政(616~677年),字一民。唐光州固始县(今河南省固始县)人。祖居河东(今属山西省)。政父陈犊,字克耕,号介翁,于隋末唐初从唐秦王(后为唐太宗)攻克临汾等郡,为归降有功首领。陈政幼年随军习武;青年从征有功,授勋府左郎将;显庆三年(658年)封归德将军。政妻吐万氏,鲜卑族人。
  总章二年(669年),闽潮间“蛮獠”啸乱,居民惊扰。朝廷晋升陈政为朝议大夫,派遣陈政领府兵3600人入闽,出镇绥安(东晋义熙九年即413年立绥安县,属广州义安郡;隋开皇十二年即592年绥安县并入泉州龙溪县,成为“龙溪县南境”)。随军有许天正、卢如金参军及佐吏共122员。府兵久不习武,又因远来无给养,且北来不服南方湿热瘴疠水土,多致疫病。要与出没不定的“蛮獠”和相呼应的峒蛮较量,显见劣势。因此,陈政初来戍边,曾退保九龙山,屯田自给,以守为攻。陈政领兵南来,未为朝廷重视,兵员寡少,“永戍遐方”,欲归无计,只好一面屯垦,一面请朝廷增援。朝廷得报,再遣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南下支援。
  咸亨元年(670年),陈敏兄弟率军南下,奉母魏箴同行。进军途中,陈敏、陈敷相继病逝。魏箴以高龄领兵入闽,与陈政所率军队会合,进屯梁山外的云霄镇,隔云霄江与“蛮獠”对峙,边境渐次安宁。稍后,陈政与母、子建宅于火田村居住。兵分上、中、下营,分扎三地(火田、西林、云霄),“且耕且守”。
  是时,土地未辟,四处荒芜,陈政筚路蓝缕,惨淡经营,备极艰辛。陈政视察驻扎在云霄江边的军营时,望江兴叹说:“此江似上党的清漳。”怀旧之情油然而生(其后,子元光上表请建州,即名漳州;云霄江亦改称漳江)。
  仪凤二年(677年)四月,陈政病逝,享年61岁。子元光袭其爵,领其兵,保卫边疆。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追封陈政为祚昌开佑侯。
  前志论陈政,认为“总章以前,漳(境)荆榛未辟,建堡设屯,首实陈政。遂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之衣冠文物。”肯定其开漳功绩。
  



丁 儒
  


  丁儒(647~710年),字学道,又字维贤。其先济阳(今属河南兰考县)人。少年时举进士落第,入赘折冲府曾溥将军;唐麟德元年(664年)随曾将军镇闽。
  总章二年(669年)“蛮獠”作乱,陈政率兵支援曾将军。曾将军年老告退。陈政奉命更替镇闽,陈政以丁儒通儒术,熟悉闽地情况,遂引为军咨,倚重如左右手。陈政凡有举措,必与丁儒筹谋。
  陈政戍闽初期,唐军被少数民族武装阻截在柳营江东(地在九龙江北溪下游东北岸,今简称江东),而府兵皆北人,不善舟楫。丁儒献策:遣人沿北溪东北岸上行,在上游江水缓流处编扎竹排,并将竹排连结成片,秘密运送士兵过江,袭击少数民族的据点。获得胜利后,唐军遂移屯北溪的西南岸(地在今龙海—芗城郊区—华安一带,旧为龙溪县境)。
  为进一步南进至闽粤边界的故绥安县境(时为龙溪县南境),陈政采用丁儒“且战且抚”的策略,瓦解柳营江西少数民族武装,教化西北山峒的黎民;追歼少数顽抗之敌于蒲葵关下(梁山盘陀岭),其中除少数逃入丛林山谷外,余均被唐军俘获,并作妥善安置。南进道路打开后,唐军于仪凤元年(676年)进屯梁山外的云霄镇。次年陈政病逝,其子陈元光承袭父职,丁儒继续为军咨协助元光办理军政事务,官军尊称为“军咨祭酒”。
  唐垂拱二年(686年)朝廷批准建置漳州,“诏元光以玉钤卫左郎将为漳州刺史,(丁)儒以承事郎参理州事”后改任别驾。丁儒劝农重本,传播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惠工通商,“财用以阜”。其时漳州仅辖漳浦、怀恩二县(地域相当于今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四县及平和县南境),村落分散,户口稀少,山野榛莽极目、禽兽奔窜。经过建州后20余年的经营,丁儒苦心劳志,军民协力开发,终于逐步变成“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的富饶地区。
  丁儒谢事归闲后,曾一度在龙溪县白石乡石福井社象山(地在九龙江下游处,距江东不远)定居。但他谢事后又奉檄任事,在一次巡视部落时,不幸染上恶性疟疾,医治无效,于景云元年(710年)十月逝世,终年63岁。
  丁儒著作仅存《冬日到泉郡进次九龙江与诸公唱和十三韵》和《归闲二十韵》两组诗,载于《白石丁氏古谱》,辞采富赡,情致闲雅,为后人所喜咏。
  



许天正
  


  许天正(649~718年),字允心,号云峰。唐河南汝南郡(今汝州市)人。祖父许克华,隋末先投王世充,后偕陈犊追随唐太宗讨临汾等郡有功,任京兆别驾、宣威将军。父许陶,承袭克华职务,从陈政入闽戍边,殁于军。
  许天正幼习儒业,博学能文,15岁考中明经,担任纪善。唐总章二年(669年)天正随父许陶从陈政戍闽。后陈政病逝,许陶也战死,天正遂佐陈元光筹划军政事务。天正熟知军事,能以儒术教导群吏,以勇武训练士兵。辅助元光平定惠阳、潮州等地“蛮獠”骚乱,教化泉潮间各少数民族,地方臻于安谧,以功升任岭南行军团练副使。漳州初建,陈元光任刺史,许天正任别驾,两人和衷共济,凡事议定而后行。他在州境内建立36堡,防备突发寇难。早先元光为祖母丧事结庐于半径山守制期间,州事全部交托天正代理;后元光殉职,州事仍由天正代摄。
  许天正军政之暇,攻读经史“未尝释卷”,被将士誉为军中“邦宪”。他以自身的经历体会,勉励元光之子陈珦勤学上进。
  许天正69岁病逝,以泉潮团练副使闲职终其身;葬于香洲的栏马头。宋时追封昭应侯。其子孙后代散处龙溪、漳浦、南靖、诏安、海澄等地。
  



卢如金
  


  卢如金(648~735年),名铁。其先河北范阳人,后徙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总章二年(669年)从陈政戍闽,任府兵校尉;率府兵300人,为岭南行军先锋。
  唐军南下抵柳营江畔扎营,首次遭受少数民族武装阻击。唐军先头部队在人地两疏、水土不服的困难条件下反击推进,先后摧毁蓝、雷两个部落36寨,进军至梁山。当地少数民族酋领又联合岭南诸族,组织更大规模的反击。由于力量悬殊,唐军先锋团奉命退保九龙山,占据险要地段,实行且耕且守的战略,静候援军。援兵到达后,继续执行先锋任务,经过多次战斗,终于平定啸乱。
  漳州建州后,卢如金任司户参军,掌管户籍、计账、道路、过所、蠲符、杂徭、良贱、逆旅、旌别孝弟、婚姻、田讼等政务。其时漳州初建,人才缺乏,如金兼领司仓参军,主掌仓库、市肆;又领屯田事务,兴建屯营于云霄修竹里,协助陈元光开拓山林,致力屯田工作,充实部队给养;推行中原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生产。
  景云二年(711年)因陈元光战斗殉职,“蛮獠”酋领蓝奉高率部围困西林城,百姓惊怖,卢如金率兵反击,蓝奉高等溃退,城垒赖以保全。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卢如金逝世,享年87岁,葬于连玭山。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朝廷追封辅国将军。其子孙散处龙溪墨场及长泰等处。
  



陈元光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徙河南光州固始县。祖父陈犊、父亲陈政,都是河东一带地方首领,扶唐反隋有功。元光在军功家庭教养下,学经史,习骑射,文武双全。13岁,得乡试第一名。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奉命率军入闽戍边,元光“随父领兵入闽”,出镇绥安,后定居于火田村。
  陈元光21岁,因陈政病逝,依例袭父职,代领兵众。不久,广东“獠”民陈谦联合苗自成、雷万兴等人攻陷潮阳,守将告急,元光率轻骑讨平。永隆二年(681年),“盗”攻南海边邑,循州刺史高坵受命专征,檄召元光提兵入潮救援。元光伐山开道,潜袭敌垒,大破之,“俘获以万计,岭表(领表)悉平”。元光以积功授玉钤卫中郎将(官秩正四品下),并任岭南行军总管。
  陈元光对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采取恩威兼施、刚柔并济的策略,部属擒获的俘虏,极少数押解外地处死,绝大部分安置到四川西南的西昌山区。他在游仙乡九龙里(在龙潭附近,汰内、汰口之间)设唐化里,安置归附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一视同仁。对那些居住在深山密林的“西北山峒”少数民族,元光还命人“开山取道”,“遣土人诱而化之”。从此,泉、潮一带趋于稳定。继之,着手“辟草莽,斩荆棘,建宅第”,发动百姓并招徕流亡,进行开发。又将400余户军眷迁来驻地定居,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闽疆,其后代延续至今。
  陈元光处理军政事务近10年间,逐渐领悟到:“兵革徒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诛之不可胜诛,徙之则难以屡徙。”要图长治久安,必先创州县、兴庠序,施行法治文教。遂于垂拱二年(686年)上表请于泉潮间建置1州“以控领表,委刺史领其事”。朝议认为,闽南地处遐僻,万一遣官不谙土俗,民众反受其殃;“元光父子久牧兹土,蛮民畏怀,即令其兼辖尤便。”垂拱二年十二月初九日(686年12月29日),批准析龙溪县南境(即原绥安县地)建置漳州,辖漳浦、怀恩2县,治在漳浦,诏元光为首任刺史。
  其时漳州初建,疮痍未复,列为下州。刺史持节,得专生杀之权;佐吏自别驾以下,可自选用。部曲子弟马仁等都被疏荐任司马等职。陈元光领导军民开荒建屯,收集流亡,营农积谷,兴办陶冶,通商惠工,并于四境设立行台,定时巡逻戒备,方圆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
  陈元光善于用人,尊重部属。许天正早年在陈政军中任裨将,陈元光袭职后与许相处和谐,“凡所申请,必与许天正讨论而后行。元光居祖母丧,以天正代领泉、潮事。”在元光麾下,有父亲陈政军中留任的部属,也有他上任后新任的部属;他们各称其职,各尽其能,出谋献策,齐心协力办好军政事务。
  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期间,兼任营田使。致力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方法,改变火田村一带过去“刀耕火耘”的粗放耕种方法;并帮助当地百姓解决种子、农具、耕牛等困难。兴修水利,修筑军陂,全长约120米,底宽、陂高各约4米;依山势蜿蜒修筑引水渠道,中间约有500米是劈岩凿石而成。
  景云二年(711年)十一月初五日,“蛮獠”酋领蓝奉高等潜入岳山。变起仓卒,陈元光率轻骑防御,中伏受伤而亡,时年54岁。葬于绥安溪大峙原(今云霄县火田乡割布山)。贞元二年(786年)州治迁于龙溪,改葬州治之北的九龙里松洲保高坡山。自唐、五代至宋、明都有追封,神庙散见闽南各地。闽南人民移居台湾以陈氏为多,台湾现存敬奉陈元光的庙宇达48座。
  陈元光一生,驻闽42年,任岭南行军总管27年、漳州刺史25年,堪称唐代拓疆开漳溯源的人物。
  陈元光著作,存者有《龙湖集》,内有《建州》、《谢建州》两文,载入《全唐文》;诗3首,收入清编《全唐诗》中。
  



陈 珦(附:陈酆 陈谟)
  


  陈珦(?~742年),字朝佩。陈元光子,生于火田村(该村在漳州建州时为漳浦县地)。自幼受业于别驾许天正,诗词文赋皆能,元光爱抚地说:“儿非戈戟士,乃台院秀儒也。”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以明经登第。当时武后称帝已10余年,陈珦见朝中显贵互相倾轧,遂上疏请求归养。
  景龙年间(707年至710年),龙溪县令席宏在县北创建松洲书院,聘请陈珦主持。松洲(址在今芗城区浦南镇之南1.6公里松洲村)离唐化里不远,时汉畲杂居,民俗较原始。陈珦倡导中原文化,开引古义,苦心教育民众,对移风易俗“多所裨益”。
  景云二年(711年),父元光平乱受伤而亡,葬于大峙原,珦筑庐舍在墓左守制。朝廷认为漳州地处海隅多事故,命陈珦在丧制期间代理刺史职务,他恳切辞却,至开元二年(714年)丧制期满,才正式担任刺史。次年,他领兵夜袭畲峒,斩其酋领蓝奉高,俘获教化其部众,“训诲士民,泽洽化行”。
  开元四年(716年),陈珦以原屯军设州治处多瘴气,又地近闽粤边境多“寇乱”,接受地方耆老的建议,迁州治县治到李澳川(即今漳浦县城区绥安镇)。并在城西西宸岭首建威惠庙,祀其父陈元光神像。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漳州地方(时仍辖漳浦、怀恩两县之地,即古绥安县境)大致安定。同年,陈珦表辞封爵,朝廷不允;乃以年老疏请辞职获准,仍到龙溪县松洲书院,继续聚徒教授。
  陈珦谢官归休后,朝廷遂以殳伯梁为漳州刺史,许平国任偏将。旧志认为殳、许两人“俱贪赂”,在其任内,漳州“盗贼迭起于涧壑,老羸逃窜于山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怀恩县就因百姓逃亡而撤销,地域归漳浦县管辖。同年,朝廷准析泉州的龙溪县来属漳州,漳州辖境遂由故绥安沿海地扩大至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区,即今漳州平原。
  天宝元年(742年)陈珦病逝,谥文英。
  附:陈酆、陈谟
  陈酆(?~779年),字有芑。陈元光孙、陈珦之子。天宝(742年至755年)中期,即殳伯梁任漳州刺史时,举秀才,授职辰州唐兴县(宋改宁远县)令。正要赴任,被漳州耆老朱兴家、余拱辰等数百人挽留;朱、余等耆老赶赴宫阙,“陈奏谓酆通达国体,历练事情,愿得为本州刺史。”得到朝廷批准,授朝散大夫、中郎将、漳州刺史。殳伯梁他调,陈酆继任漳州刺史,当即受到漳州士民的欢迎,奔走相告。大历十四年(779年)陈酆逝世,谥忠宪。
  陈谟(生卒年未详),字以忠。陈酆之子。建中二年(781年)代理漳州刺史,理政之初与社会舆情不洽,州民曾拱璧等向观察使建言调换。朝议以柳少安调任漳州刺史,陈谟“以中郎将检校本州别驾”。柳少安到任后,曾偕同陈谟巡视龙溪县,认为龙溪县地处九龙江中下游,其北溪、西溪及南溪贯穿流域有着广阔的平原区(即今漳州平原),并且“大江南旋而东注(入海至厦门岛),诸峰北环而回顾”(直抵九龙江发源地),就对陈谟说,“此县可建(为)州治(时州治尚在漳浦李澳川)。”柳少安任期未满就他调,陈谟以平“广寇”有功,复兼任漳州刺史。他就龙溪县建州治一事,向观察使卢谌(一作惎)建议,把第二次迁治申请报送朝廷,贞元二年(786年)获得批准。漳州州治乃从漳浦县李澳川迁至龙溪县登高山(今芝山)南桂林村(今漳州城区)。其时,漳州已辖龙溪、漳浦、龙岩3县,首邑龙溪处于中心地带。龙溪县治自此成为漳州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陈谟、柳少安为漳州第二次迁治一举所贡献的心力,至今仍被漳州人士所推崇。
  



周匡物
  


  周匡物(生卒年未详),字几本。唐龙溪县人。少时家贫力学,曾在天城山(一作天成山)下读书。
  周匡物诗名早著,尝赋《轩辕古镜歌》,有句说:“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王播(时任盐铁转运使,后官至尚书左仆射)见诗大为赏识,早就有意选拔他。元和十一年(816年)开科取士时王播主试,匡物考中进士第四名,是自唐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州以来130年的首位进士。人杰地灵,天城山后敕改为名第山,漳人称匡物为“名第先生”。
  周匡物未第时上京赴考,途经钱塘江,因无钱过渡,留滞南岸,迫得在公馆题诗云:“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渡,又阻西陵两信潮。”幸得郡守见诗,令津吏免费供渡,方能如期抵京赴考。自此,应考士子过渡费都得豁免。匡物在殿试中,作《学殖赋》和《莺出谷诗》,被时人传诵。吏部初选,授雍州(今陕西秦岭以北、乾县以东、铜川以南、渭南以西地)司户。元和十四年(819年),武宁节度使李塑荐为五行军参事;两年后,改任广东高州刺史。有德政,州人把他入祀名贤乡宦祠。
  周匡物《古镜》等诗5首,收入宋人所撰《全唐诗话》。清修《全唐诗》都照录,后《全唐诗话补遗》复录两首。明张燮《清漳风俗考》云:“唐垂拱时,玉钤建制,始得比于郡国,周(匡物)潘(存实)通籍,而后夫亦稍知学矣。”周匡物苦学登第,先导之功不小。
  兄匡业,贞元八年(792年)以明经登第,先于匡物。世以进士为重,故特标匡物。匡业曾为鄱阳县令。“名第山”习称“双第山”,即今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所辖地。
  



潘存实
  


  潘存实(生卒年未详),字镇之。唐漳浦县甘棠(今长桥乡马口附近)人。少年时期与龙溪县人周匡物相友好,同在天城山读书,后回乡修业于梁山。
  元和十三年(818年)潘存实登进士第,漳浦县中进士,由存实开始。自此与周匡物齐名,时人称周、潘二先生,并把天城山读书处称为“周潘书堂”。宋蔡如松诗云:“周潘书堂在何许,名第山头横紫烟。”潘存实在梁山下筑室为读书处,后人则尊称为“良山书院”。“良”者,贤良的意思。
  潘存实善文学,初应乡试,就以《晨光丽仙掌赋》和《双陆子赋》出名。元和十三年(818年)庾承宣侍郎主试,试题为《修礼耕情田赋》及《玉声如乐》诗,存实诗赋及格,登进士第。初任东宫左庶子,成为漳浦县第一位任京官的著名人物。
  潘存实有佐政大志,希望日后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笃信晋郭璞《闽城记》所言“南台(地属今福州市)沙合(即沙洲),即出公辅。”每遇见从福州来的人,就询问闽江水浅了没有,有的答道:“还没有呢。”存实觉得很失望。晚年官至户部侍郎,主管全国户口、赋税、薪饷、财政收支等要务,基本实现其早年的愿望。
  潘存实是唐代中后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赋具有高深的造诣。如《晨光丽仙掌赋》把清晨的景色描绘得维妙维肖,文采斐然:“仰熙熙之旭将吐,见高高之掌呈形”;“写乾坤之丽色,先觉朦胧;廓烟雾之余姿,转见明白”;“下映而千岩同晓,上照而丹霞共舒”……又《玉声如乐诗》诗句:“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杳杳疑风送,冷冷似曲成”;“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意境高雅,寓意深邃。《晨光丽仙掌赋》和《玉声如乐诗》被选入《文苑英华》,另一篇作品《四公子赞》被选入《唐文粹》。遗著有《良山存稿》。
  



义 中
  


  义中(781~872年),俗姓杨,敕号广济禅师,俗称三平寺祖师公。祖籍陕西高陵,其父入闽为县吏。唐建中二年(781年)正月,义中生于福唐(今福建福清市);14岁随父仕宦至宋州(治在今河南商丘南),投高僧玄用门下,剃发出家。元和二年(807年),义中27岁才受具足戒。
  义中聪慧好学,研读内典,力参禅定,冥求彻悟,旁涉儒书和历数医药。遍访各地佛梵古刹,先后拜谒怀晖、智藏、怀海、石鞏、大颠等高僧,探求佛法。石鞏作挽弓射箭势对着他,他毫不惊慌,袒胸以待,石鞏这才收起弓箭,赞他是“半个圣人”,意谓大有所悟,惜未圆通而已。其时,韩愈谪守潮州,曾请教大颠禅师治理军州要法,大颠一时无以作答。时义中在侧,遂以“先以动定,后以智拔”对之,示以“定慧”之说,要求韩愈治理军州先须定下心来,没有杂念,才能产生智慧,运筹自如。韩愈不由赞叹:“和尚(指大颠)门风高峻,却于侍者(指义中)边得个入处。”
  宝历二年(826年),义中由潮州来漳州,在开元寺后的半云峰下(今芝山)创建“三平真院”,宣扬佛法,听讲者常300余人。会昌五年(845年),武宗下令废佛汰僧,没收寺产,勒令僧尼还俗。义中年逾花甲,避居平和九层岩,在这蛮荒化外之地结庐坐禅,保存了大乘禅宗一脉。随后依靠当地民众,在大柏山麓建成三平寺,规模较前三平真院为大,而题额仍用原名。
  义中除精通佛学外,“经”、“史”也深有造诣,天文、历法也颇有研究,尤其擅长医道和武功。初至九层岩时,此处田园荒芜,禽兽出没,匪贼四伏,疾病流行。义中遂招集流亡,垦殖荒地,民赖以为生;教民习武强身,御暴安良;以精湛医术为民诊治、救死扶伤(义中留下方剂75份,现仍在平和三平寺供求医者使用);以三平寺为“道场”,弘扬佛教“众生平等”思想,教化畲汉人民。
  大中三年(849年),宣宗重兴佛法。漳州刺史郑薰主持修复漳州开元寺,特邀义中出山为开元寺开光并为国开堂讲授佛经。旋又奏赐义中“广济禅师”号。
  咸通七年(866年),义中思念自建的三平寺,离开漳城重返旧地。从此长留不去,直至咸通十三年(872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圆寂,享年91岁、僧腊65。其门人弟子在寺内塑其金身奉祀,号曰“祖师公”,至今仍存。唐漳浦郡(漳州改名)刺史王讽为之立碑纪念,题为《漳州三平大师碑铭》,文收入《唐文粹》、《全唐文》中。现寺内壁镶嵌《漳州三平山广济禅师行录》碑,系明漳州居士王志道所立,此碑今尚存寺中。
  对“祖师公”的崇奉,早在清初已传入台湾。台南有广济宫,为平和三平寺的分支,所祀即义中禅师。
  



吴 夲
  


  吴夲(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宋同安县积善里白礁村(今属龙海市角美镇)人。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十五日。
  吴夲少时家贫,父吴通以讨海为生,后患恶疾乏医而死;不久母黄氏也因劳累逝世。吴夲有痛于此,决心学医,为天下人治病。
  吴夲先学蛇医,救活不少被毒蛇咬伤者;后又遍访名医,提高医术。云游名山古刹,广采草药,汲取药典精萃,扩大治病范围。他通晓方剂,擅长针灸。常在故乡白礁一带行医,不计较报酬,对贫苦人家,分文不收。
  吴夲信奉道教,一生茹素,不娶妻。精研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和《枕中书》,加上他医术博采众长,按病投药,对患者怀有济世救人心愿,悉心为民治病,因而远近病人无不登门就诊。百姓崇敬他的医术医德,称誉他为神医。此后,又被冠以“医灵真人”称号,其盛名远扬泉、漳一带。
  明道二年(1033年)泉州大疫,景祐元年(1034年)龙溪大疫,吴夲都上山采药,救治病人,活命无数。
  景祐三年(1036年),吴夲年57岁。有一次下乡治病回家,路过龙池岩,为蓄药治鹤膝风,攀登石壁采药,不幸失足落崖受伤,于农历五月初二日逝世。百姓闻讯至为哀恸,自动在白礁村筑一座龙湫庵,奉祀他的神位。吴夲死后114年,绍兴二十年(1150年)高宗下诏立庙,逾年遵旨又立庙于青礁。孝宗年间(1163年至1189年),赐庙名为“慈济宫”。嘉定年间(1208年至1224年),兵部侍郎庄夏为作《慈济宫碑》文,提及不止漳州、泉州,家家有吴夲神像,远至莆田、长乐、建州、延平、汀州、潮州,甚而至于两广,都奉祀顶拜。
  吴夲死后,宋孝宗追封为“慈济真人”,明成祖追封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世俗称“大道公”,或称“吴真人”。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兵入台,奉吴夲另一神像(二大帝)同行,现供奉于台南县学甲慈济宫。康熙元年(1662年)起,每年吴夲诞辰,台南信徒必西向望大陆而拜,谓之“上白礁”。台湾奉祀保生大帝之庙共162座,仅台南一地便有38座。
  远至东南亚各国,凡华侨聚居之地,都有慈济宫,华侨、华人莫不知“保生大帝”或“大道公”之名。
  



吴 与
  


  吴与(生卒年未详),字可权。宋漳浦县人,后移居龙溪。元丰五年(1082年)登进士第。初任广东四会知县,后改任江西余干知县,勤于政事,决讼明察,受到时人称赞。
  吴与曾经与御史台议论刑狱之事,侃侃直言,不曲意阿附,提刑使者燕若蒙争论不过,厉声斥责:“你想仿效汉唐县令吗?”吴与泰然说:“就是愿学,只恨学不到格呢!”燕若蒙无言以对。后改任河北怀安知县(唐代新置的县份)。屡次升迁,官至奉议郎,出任潮州通判,后人称为“吴奉议”。
  大观四年(1110年),吴与的老朋友张商英(字天觉)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掌握朝政大权。有些人怂恿吴与入京往见,以求升迁。吴与说:“我以往跟他结交,都是以忠义相勉励,现在怎可为一己之私求他提升呢?”终不往。后张商英被台臣上疏抨击,出知河南府。至此,众人才佩服吴与的正直明鉴。
  吴与历官7任,任上除生活费用外,将剩余俸禄钱用于购买、收集书籍。藏书按门类分为经、史、子和星、历、医、卜等,共3万余卷。其中有不少是珍本,如《古文尚书音全集》是唐、宋两朝都未曾有过;《师春》2卷、《甘氏星经》2卷、《汉官典义》10卷、《京房易钞》一卷等都是皇家藏书的“三馆”、“四库”所没有的。吴与十分珍惜这些书籍,在漳浦梁山下筑一座书库储藏,后人称其为“吴奉议书室”。由于宋代福建的战乱较少,尤其是闽南没有经受兵火之灾,藏书得以完整保存。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赞誉吴与的藏书说:“海内(私人)藏书者四家,以吴与所藏本为最善。”
  吴与的著作有《漳州图经序》、《荔枝总录》、《新纪录》等。漳州修志可考者始自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的《漳郡图经》,可惜早已失传,惟遗留吴与撰写的《漳州图经序》,全文仅约500字。序文后载入康万历《漳州府志》及《漳浦县志》等志书,对漳州建置的历史沿革记述详确,是研究闽南历史的珍贵资料。序文旁及人物古迹,华实兼顾,文质相称,称漳州:“山川清秀,原野平坦。良山记董凤之游,九侯(山)传夏后之祀;赵佗故垒,越王古城,营头之雉堞依然,岭下之遗基可识……遗芳未泯,胜概可寻,蔚为江外之名郡,不特闽中之要地。”
  



黄彦臣
  


  黄彦臣(生卒年未详),字叔灿。宋龙溪县人。治平四年(1067年)弱冠成进士。初任南宁州主簿,继任宿州录参。后历任长汀、南安两县知县,泉州、广州通判,莆田、汀州、剑州、建州4州知州事,官至朝散大夫。卒后以子孙仕宦累赠至少师。
  黄彦臣任通判时,审得在狱“强盗”一案,太守急欲处以死刑,彦臣认为是疑案。宋代治狱定有时限,不准拖延不决。但死刑犯一旦处决,人死不能复生,错杀了怎么办?为了“好生之德”,彦臣故意负起拖延的责任,把这疑案稽留待办。结果,抓到真盗,这被鞫为“强盗”的在押嫌疑犯幸得免死。
  其时食盐专卖是政府岁收的一项主要来源,严厉禁止贩卖私盐,无证贩卖私盐至百斤以上的,按律就得处死。彦臣任汀州知州时,有个盐贩被捕,看起来盐重上百斤,罪当处死。彦臣命人把盐搁在郡衙庭院里,日久盐化为卤水流失,称起来不上百斤,盐贩得以免死。
  宋代赋役,以边疆多事为由,课给农民很重。赋则按田分等交粮米,役则按丁男丁女出役钱。剑州、建州农民负担不起身丁钱,又因谋生困难,许多人不仅溺杀女婴,便是男婴多生者,亦不愿把他养活。彦臣任内对此心有不忍,实行增丁不增税,又命保正每月报告新生婴儿数目,对生活困难者,官府给钱养活。从此,民间杀婴、弃婴之事少了;官府给钱养婴成为定例,每任太守都要照办不误。
  黄彦臣有子7人,依次名为:愿、硕、预、頖、颖、、显。家教甚严,平日常顾虑孩子若在官衙养大,往往恃势欺人,坏了心术。每次当地方官,不许儿子随任侍奉。诸子都要靠自己奋斗,成为名人。长子黄愿,任晋江县尉时,造一架便轿献给父亲,彦臣嫌太奢侈,大发怒气,把轿烧掉;且寄信痛责,说他一回家就要挨棍子!吓得黄愿惶恐发汗,不知如何是好。
  黄彦臣著有文集20卷、杂文数卷。
  



高 登
  


  高登(1104~1148年),字彦先,号东溪。宋漳浦县九都(今杜浔镇宅兜村)人。11岁丧父,依母抚养成人。刻苦力学,日诵数千言。稍长读书于梁山,结庐白石庵。宣和五年(1123年)入太学,与同学陈东、张元干、徐揆等相友善。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兵犯京师(汴京),宋派使者求和。十二月,徽宗逊位,内定禅位于钦宗。高登与陈东等太学生联名上书钦宗,请诛蔡京、王黼、朱勔及宦官李彦、童贯、梁师成等6名误国奸贼,“以谢天下”,深得爱国朝臣赞同。
  靖康元年(1126年)钦宗正式登基。年初,前朝宰相李邦彦等又提辱国和议,拟割出3关(中山、太原、河间3镇),并罢黜积极抗金的爱国将领种师道、李纲的兵权。高登又与陈东等太学生亲临宣德门上书,请求罢免李邦彦官职,再用李纲为相,恢复李纲和种师道的兵权,军民赶来声援的达数万人。开封府尹王时雍急忙调遣数万骑兵赶到宣德门,准备大举镇压。高登、陈直等太学生面对屠刀,巍然屹立,官兵不敢动手。钦宗不得已宣布复用李纲,罢免李邦彦。不久,钦宗任用吴敏、张邦昌为相,而吴敏竟为李邦彦开脱罪责,力主复用李邦彦。为此,高登一连5次上书,历数李邦彦等朋比为奸、欺君误国罪行,反对起用李邦彦,请求罢免吴敏、张邦昌,放逐王时雍,并主张内修政事,外攘夷狄。但这些奏书,皆被扣压不报,未得回音。同年三月,高登正拟南归,忽闻张邦昌、李邦彦都调往远郡,赵野、王孝迪等小人亦相继被罢斥。高登认为时局有转机,可以再向钦宗进言,“复为书论(吴)敏”,但所上书皆石沉大海。
  在金兵进逼汴京时,六馆有些太学生准备逃难。高登说:“皇上还在京城,我等怎能先逃走呢?”遂与林迈等人请随驾护卫,隶属聂山将军帐中。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兵破汴京,吴敏竟指使学官罗织高登等人罪名,将高登等人开革学籍并摒斥回乡。次年四月,金兵北撤,徽、钦二帝被虏,金国贵族大肆掠夺汴京,酿成“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置行宫于临安(今杭州)。绍兴二年(1132年),高登至临安参加礼部试,遂向朝廷提10条政见,不见采用。在廷对时,高登尽所欲言。考官忌其剀切,授下州文学。不久,有旨把他列入会试第五甲(末等)进士,授(广西贺州)富川县主簿。到任后,广西宪司董棻派他负责昭、贺、龚、藤、浔、梧六郡的司法工作兼贺州学官。原先,学宫有学田,自《舍法》作废,学田归买马司收租和管理,高登申请学田仍应归学宫办理。知府说:“买马和养士哪个重要?”高登说:“买马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学校,怎么培养人才?”知府斥责说:“你敢反抗上级吗?”高登回驳说:“治理国家,只靠礼与法而已,如果无礼无法,还有什么话好说!”高登志不可夺,知府只得退回学田。高登执掌司法,发现狱中囚犯杀人。知府认为“阴德可为”,打算从宽处理。高登愤然说:“阴德可以故意做成的吗?杀人而可以免死,对得起被杀的人吗?”
  高登任期满时,士民挽留不得,自动集资50万钱,托知府劝高登接受。高登坚辞不收,但馈赠者并未留名,无法退回原主,只好买书藏在学宫内,供州学学生研读。高登回家途中,经过广东,适逢新兴县(在广东西部)春荒。广东转运使连南夫留他做赈灾工作,发仓粮赈济饥民。高登简化赈贷手续,又在郊野施粥,活人以万计。当地民众纷纷请许高登留任,转运使上奏得准。高登遂在新兴县任主簿。
  绍兴八年(1238年)高登奉诏赴政事堂审察。他呈上万言奏疏及《时议》6篇。《时议》中《蔽主》上下两篇,指出方今贤才未被重用,而蒙蔽主上者、不称职者、欺君罔上者不乏其人;《蠹国》两篇,论述国家财用未足,且有蠹国蛀虫存在,太仓供给只吃饭不打仗的军队,良田赡养游手害民的官吏;《害民》上下两篇,贬斥冗官产生贪残之念,募役滋长戕贼之奸,众多百姓未得安宁。高宗阅后称善,交中书省议办。但主持中书省的秦桧却认为是在议论他,扣压不办。两个月后,将高登调任(广西)静江府古县知县。
  高登在古县任内,以“廉、谨、公、仁”四字自勉,属下员吏不敢欺诈。县内有豪民秦琥,横行乡里,号称“秦大虫”,连县吏也无奈他何。高登到任,秦琥故意逢迎,倡议迁移学宫。高登就以学宫职事交他担任,诱导他改恶从善。秦琥却想乘便有所请托,高登加以拒绝。琥怒,派子弟在路上抢劫行人,还打伤被抢者。高登接到控告书,立即进行追究,秦琥突然率领在学诸生出面示威,且扬言说:“知县你任期只剩一年半,知不知道古县秦大虫的威风?”这时有人投诉秦大虫侵吞贷学钱,高登传讯秦琥到庭追问,秦琥竟敢挥臂厉声,吵闹公堂,说:“干你啥事!”高登喊他退出,向州府及诸司报告,将予法办。秦琥气焰大失,气极而死,州民称快。
  秦桧父亲曾在古县当过知县,秦桧在此出生。广西经略使胡舜陟拟为秦桧父亲建生祠,征求高登意见。高登一口拒绝,说:“秦桧当宰相当得不成样子,绝不可为其父立祠。”不久,胡舜陟又命高登采购熊掌和牛乳。高登说:“令百姓踏雪搏熊,这不是驱民于死地吗?春耕将至而夺民耕牛,是劝农之举吗?”拒不执行。舜陟大怒,藉口秦琥气死一事,把高登降为荔浦县丞。百姓拦路哭泣,许多天无法通过。适逢高登母病,请求离职寻医,不待批准就归里。舜陟遂诬陷高登以“擅杀”罪名,朝廷下诏逮捕高登下静江府狱。秦桧奏准下令诸路提刑捉拿。舜陟就遣健卒至漳浦缉捕高登。这时,高登母亲病死在船中,闻有逮捕令,即在江边草草安葬其母遗体,由水路上京,上书请求纳官赎罪,归葬母亲。御批中书议处。中书省有位高登的故友任右司郎中,当面对高登说:“丞相(指秦桧)说过在太学就认识你,你若去拜见他,什么事都好办。”高登回答说:“我只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不久,中书奏称,按旧案例,从无纳官赎罪之事。案移大理寺,仍判下静江府狱。高登号泣而归,把母亲遗体改葬完毕,即自投静江府狱。其间,胡舜陟已先犯罪下狱而死。原告人死无对证,高登得以昭雪无罪,奉命还家。
  高登归途过广州,广漕司郑鬲、赵不弃举荐他代理归善县(今惠阳)知县。当年秋天,高登主持潮州考试,他愤于权臣专恣,摘取经、史中要语命题,如《直言不闻深可畏论》、《闽浙水灾所由致策问》等,题意关切时事。当时,原丞相赵鼎被贬谪潮州,见到试题,就对高登说:“天下主持考政的多的是,未有像你这样忠诚爱君的。”留他畅谈终日。此事被潮州知州李仲文驰报秦桧。秦桧震怒,令大理寺以前案加罪,并骗取特旨,将高登削除官职,谪居容州加以编管(编户管束)。郑鬲、赵不弃也受株连降职。朝廷通报南方诸路,引为考官鉴戒。
  当时高登已出试院欲归漳浦,忽接漳州使臣谢大作持符令前来宣示特旨,高登读罢即拜谢君恩上马,立即准备上容州受编管处分。谢大作说:“你可以稍稍入告家人无妨。”高登说:“君命不敢逗留。”大作为之愕然惊惜。当晚,巡检领百名兵丁,如临大敌而至,兵刀森列。高登视之泰然说:“朝廷如果赐我死,我也得读完敕令然后就法。”大作感于高登忠义,拿起剑来,责骂巡检说:“符令在我手里,你等要干什么!”高登才免受奸人谋害。
  高登到容州,种菜栽竹,作终生受编管打算,对家事并不放在心里。每闻朝廷政事有小过失就愁眉不展;有大过失则失声痛哭。容州是穷僻地域,士子一闻高登来临,执经问难的有几百人。高登为他们宣讲《大学》、《中庸》的主旨。不久,患了疾病。
  绍兴十八年(1248年),高登病逝于寓所,年44岁。其临终所言,都是国家大事。其著作有《家论》及《东溪集》若干卷。
  高登逝世后,南宋著名学者胡铨为他辩冤。乾道四年(1168年)前后,丞相梁克家、何万相继以其事奏闻朝廷,孝宗追复高登原职,赠迪功郎。绍熙二年(1191年),漳州知州朱熹又为高登疏请《乞褒录》,得光宗追赠承务郎。同时在漳州城内建祠,朱熹写《东溪高先生祠记》、《谒东溪祠文》等,还亲自题“获鹿感鱼,千秋称孝子;朋东仇桧,万古识忠臣”一副祠联及“忠孝两全”、“百世师表”两道横额。
  



颜师鲁
  


  颜师鲁(1119~1193年),字几圣。宋龙溪县青礁乡人,世居漳州城区西桥。
  绍兴十二年(1142年)颜师鲁考中进士,初任番禺、兴化两县主簿及怀安县丞,后任宁德、莆田、福清等县知县。任期内,致力于水利建设,修陂堰、通沟洫,计长40里。又平市籴,苏民困。常平使郑伯熊以其政绩举荐于朝廷,内调粮科院,后改添差威武军签判。帅陈俊卿很器重他,认为“荐可大用”,遂调至官诰院,旋迁国子监丞。
  颜师鲁崇尚礼制,维护国体。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去世,有关治丧事宜,多由师鲁裁定。议立庙号时,洪迈等人与师鲁、郑侨(礼官)、尤袤(太常少卿)的意见不合,争议再三。后孝宗召集群臣研究,认为师鲁等依礼立论,意见正确,即予采纳。孝宗“以孝闻”,在国内丧事大体办完后,依礼仪命师鲁任礼信使赴金国报丧。以往惯例,宋廷每年都要派使者去金国,而金国必以戴花、歌舞等礼仪迎接。师鲁向孝宗辞行时说:“现在是我国悲痛的时节,金国如果不尊重我们的礼仪,强迫我接受戴花歌舞等娱乐活动,我宁愿死也不做违反丧事礼节之事”。由于师鲁坚决守礼,出使期间,金国撤去一切娱乐仪式及活动,维护了宋朝的尊严。
  颜师鲁于淳熙四年(1177年)外调为江东(今芜湖至南京一带)提举。适逢天洒雨土,日无精光。朝臣向来都不敢说及灾异。师鲁离京陛辞时,极论天候变化与朝政的密切关系:“田里未安,犴狱未清,政令未当,忠邪未辨,天不示变,人主何由省悟?”孝宗皇帝肯定他的奏语。不久,改任浙西常平使。浙西地方,每年盐税收入上百亿,但盐民的本钱却多不发放,迫得盐民只好出卖私盐过活。师鲁到任,就先拨出库帑尽偿旧欠,告戒经办官吏不得侵移此项专款;并下令亭灶(指盐场灶户)不得私卖。他的禁止私盐比其他诸路所禁更严。孝宗便把师鲁调回京师,任直秘阁官员。
  淳熙七年(1180年),颜师鲁被召赴行在晋见孝宗皇帝,上疏极论浙西围筑垸田的弊病,坐使湖泊容积缩小,往往引起水患,而侵占湖垸多由权倖恃势非为。他又奏:农民有垦田未入地籍而逃避田赋,政府只应把新垦田地登册征赋便行,不该按《盗种法》处罚;如果处罚了,就失去劭农重本的主旨。朝廷认为所奏有理,遂著为令。此后,朝廷改任师鲁为监察御史。任内,奏请增加御史台官员名额,以广开言路。有个外官名叫葛掞,因得内殿夤缘举荐,将要调补御史职。师鲁急忙上奏说:“即使朝廷没有能臣,也不可起用这种人。师鲁虽不肖,也不愿跟这种人列为同僚!”朝廷只好把葛掞改任为祠观官员。师鲁任御史3年,孝宗皇帝褒扬他能“知无不言”。御史任期将满,师鲁请求“外补”。孝宗未许所请,而升师鲁为太府少卿。
  淳熙十年(1183年)师鲁升任国子监祭酒。他带头遵纪守法,并教诲诸生要善于治己立诚,所取太学生多成名士。师鲁除任国子监祭酒外,还代理礼部侍郎,后兼吏部侍郎。其时师鲁已60多岁,孝宗见他年老,上朝不便跪拜,把他改换官班,“特旨免引见”。师鲁感激地说:“祖宗法度不可轻弛。”并说:目下朝廷赐赉太滥,朝臣应奉微劳,皆得“横金”(金带)。虽然这些赏赐出诸内府,与司农经费无关,但无功而赏,是轻弃财物;一旦遇到有为国御侮而建功立业的人物,将何以旌表呢?
  孝宗在位期间,颜师鲁曾屡次上疏以年老请求致仕归养,朝廷总是慰留不允,遂任他为吏部尚书兼侍读。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倦勤,将逊位给光宗,选儒臣辅弼皇太子登位,师鲁是其中之一。绍熙元年(1190年)光宗即位,师鲁侍读时乘势陈述“正始”学说的涵义,受到光宗嘉纳。时师鲁已71岁,再次上疏请归乡里,疏中有“三宜去”的恳切言词。光宗对宰相级官员说:师鲁迫切求归,可优进职名,让他治理邻乡州郡,以示照顾。朝廷旨下,任师鲁为龙图阁直学士,出知泉州。光宗乃令侍从以官饯为师鲁送行,同朝官员相与赋诗勉励存念。
  泉州是个大郡,船舶往来甚盛,官吏每藉巡察名义,滥派捐税。颜师鲁到任后,便下令制止。永春县交纳上供银例,先向农民预借;安溪县职官田和逃亡产税,责令民众补纳。师鲁下令制止或予豁免。师鲁在泉州任内,累奏请归。绍熙二年(1191年)冬,朝廷晋升师鲁为焕章阁学士,令其再任。师鲁感激恩命,再视事,留意学校教育,修葺孔庙,倡修万安桥(即洛阳桥,在泉州东北与惠安交界的洛阳江上),并筑罗城。泉州士民至今感其功绩。
  当时,朝野议行“经界法”,拟丈量田界,确定农民负担,豪绅大户都持反对意见。监司令诸州讨论上报。颜师鲁对此提出“二利三害”之说,“经界法”遂止而不行。
  颜师鲁再次乞求致仕,却晋升宝文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复起知泉州(未赴任)。绍熙四年(1193年)师鲁患病,逝于家中,享年74岁。师鲁一生,忠直尽言,有补于政,有利于民,“大节确如金石”,死后受到漳、泉人士祭祀怀念。
  



翁待举
  


  翁待举(生卒年未详),字正德。宋漳浦县四都(今属诏安县)人。其先京兆人,徙居于此。
  翁待举是太学生,因文字出众,得居上舍。政和二年(1112年)成进士。绍兴年间(1131年至1162年),任兴化军知事。操劳政务,外宿衙署,夜间迟睡,天初亮即起床。自煮粥,在灯下诵《中庸》一遍,才出来办事。遇到有人以私事请托时,他断然拒绝说:“我拿这枝笔批办公事,准与不准,好像神明都在旁鉴察,欺心违法不得!”私请的人惭愧退出。
  宋代兴化,苛捐杂税很重,许多没有名堂的税称为“诸色钱”。渔民捕鱼要交渔税,采集海苔、海藻、海带诸物也得交钱。翁待举觉得很不合理,上章奏请蠲免了。后任琼州知州,卒于任所。兴化人感念他的德政,把他祀于名宦祠。
  翁待举曾参加编纂《道南源委》一书。



杨汝南
  


  杨汝南(生卒年未详),字彦侯。宋龙溪县人,家住今华安县丰山镇碧溪。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任过赣州、广州学官,古田知县。
  杨汝南廉洁勤政,立志学习历代圣贤,尤以举办教育为首要任务。他每天都要晋谒县学,考核学生的德行,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精通学问。常引荐古田县的优秀学者入京考试,参加朝廷面试,多数名列金榜。汝南任知县期间,建造了安福桥,桥长60丈,造福后人。
  杨汝南弃官后,返回家乡创办学堂。摘选《诗》、《春秋》、《中庸》的精华,编成30篇《经说》作为课本教授学生。汝南讲学时,门外常站满聆听的人群。傅侍郎、颜尚书也慕名登门拜访。汝南的门生邱审象将汝南所编著的文章纂成文集,当朝丞相为其作序。
  清光绪五年(1897年),为杨汝南立“世美坊”于龙溪县二十三、二十四都(今华安县丰山镇)。
  



丁知几
  


  丁知几(生卒年未详),字潜仲。宋龙溪县人,唐丁儒后裔。
  庆元五年(1199年),丁知几以特奏名授广东潮阳县主簿,任内有政绩。后因母丧归里。自此不再从仕。在此之前,曾经致力于家乡水利建设,倡修一条由官方主办、规模较大的人工港道,后人称为“官港”。
  丁知几家乡龙溪县二十八、二十九都一带村庄,唐代以前原是海滩地带,旧称海壖。自唐中叶漳州迁治龙溪以后,九龙江下游靠海地段逐渐围垦海滩,建村辟地。至宋,由江东南行里许,上自文甲、官埭,下至石美,都是海滨盐卤地,不仅难以辟田种植,并且常受大潮咸水淹浸,“数载不毛”。知几与兄知微(字显伯,是个“著书授徒”的学者)计划开浚沟浍,引导北溪江水来冲淡水中盐质,以便辟田种植,发展农业生产。这个计划得到乡人赞同,只是工程量大,民力不足。淳熙二年(1175年),知几与乡人赴提举司呈上水利状,建议由官府出面主持兴修这一创举性的水利工程,并得到批准。当年秋收后,由漳州、龙溪两级衙门招募民工,自文甲凿渠,上通柳营江,下通石美港(在今角美镇石美村),全长30里,阔18尺、深16尺,并建两个斗门、10余座小桥,还刻石立碑记载其事。这条人工港道,可以灌田3000余亩。
  丁知几倡修漳州龙溪县的官港,成为这一片地方兴农的经济命脉,民众拥护,官方支持,延至明代又经多次修浚。如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漳州知府王仲谦出榜募民重修,追论知几倡导之功,命立丁知几祠于白石,名为“兴利祠”,立碑为记。又如万历十五年(1587年),知府李载阳、知县沈昌期亦重修官港,并依沈昌期所请,丁知几入祀乡贤祠。
  官港的修建,使这一大片土地逐步减轻盐卤之害,至今仍为良田,是漳州平原的一部分。
  



王 遇
  


  王遇(1142~1211年),字子合,一字子正。宋龙溪县人。父王羽仪,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官至朝请郎,任衢州通判,有文名。王遇居城东东湖,学者称为“东湖先生”,他与“北溪先生”(即陈淳,字安卿,号北溪)同为朱熹门人。
  王遇20岁为太学上舍生,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很器重他,任以学职。乾道八年(1172年),王遇登进士甲科,调任临江教授。遭父丧守制,服除,改任处州教授。又遭母丧守制,服除,调任蕲州教授。
  王遇先后受业于朱熹(号晦庵)、张栻(号南轩)和吕祖谦。他治学注重精思力行,不喜口耳浮泛无根之谈。在蕲州任教授时,常与诸生宣讲《论语》、《孟子》及经史,直至深夜,蕲州士民深受教化。权臣韩痌胄想升他为掌故,叫他登门请见。王遇认为若登门求见是“自取其辱”,不往。立即径往吏部依法诠选,调任怀安县丞。帅司詹体仁、郑侨延聘他在幕府赞理政事。丞相赵汝愚拟予升任,但因韩痌胄当权,将道学定为“伪学”,严加取缔,此事只得作罢。后经给事尤袤、祭酒李祥荐用为长乐县知县。任期内,撙节浮费,积钱数千缗(每缗1000文),用以兴修大塘水利,灌田千余亩。其时韩痌胄党人陈自强、林采权势极大,凡任职官员都要对他贿赂,王遇却不为权势所屈。随后升任赣州通判。
  嘉定初年,王遇调任太学博士;未几,改任诸王宫教授。后再升任毗陵(今江苏常州)知州。时值毗陵大旱,王遇尽开仓储赈济饥民,并停止一切公款馈送、宴饮及犒赏,积钱数万缗用以籴米赈饥,自己还捐俸助赈。此外,鼓励民众各尽其职,便利贸易往来;自己并亲临乡村视察灾情,将被官宦侵占、填塞成田的太湖垸地重新开浚通流,以利防治水旱灾害。适逢浙东患水灾、闹饥荒,朝命提举浙东常平。王遇赴任后,关心救灾赈济,如在毗陵所为。
  当时,朝廷正在议行“计灶(即盐灶)买盐”政策,王遇认为不可实行,竭力反对。他说:前人建立盐场,订定税额,并非不知盐灶可以计算,而是考虑亭民(即盐灶户)有时认为盐价太低,不肯尽力生产罢了。如今若实行计灶买盐,盐户若有亏盐,必受官方处罚,将影响盐民的生产和生活。这样,今日计灶买盐,将来就会变成计口买盐,不但浮盐难买,连份额盐都会没有,定会生事。结果,朝廷没有实行这一政策。王遇后被提为宗正寺丞,再迁右曹郎中。
  嘉定四年(1211年)王遇逝世。朱熹称其纯笃;吕祖谦誉其笃实;黄塝谓其学识精、义利明,超然于俗流之中,没有一毫私心。所著《论孟讲义》、《两汉博义》、《文集》等藏于家,后都失传。
  



陈 淳
  


  陈淳(1159~1223年),字安卿。宋龙溪县游仙乡龙州里(今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篷洲社)人。因世居九龙江北溪之滨,学者又称他为“北溪先生”。
  陈淳为人恬静,略有口吃,不喜交游。初,陈淳习举子业,专心功名,准备应试。22岁时,林宗臣对他研习科举之文很不以为然,说:“此非圣贤事业也。”并赠予朱熹和吕祖谦同撰的理学著作《近思录》。宗臣以儒学登科,官主簿,素享有善于品评鉴别的盛誉。因此,陈淳听从宗臣的指点尽弃科举之文,专攻理学著作。
  因敬仰当时理学大师朱熹的学问和为人,陈淳拟远道从师受教,可因费用不足一直没有实现。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来任漳州知州。于是陈淳带了《自警诗》,怀着“十年愿见而不可得”之诚拜见。两人交谈极欢,朱熹也相见恨晚。朱熹晓以对德义透彻了解并身体力行的“上达”之理,说:“凡阅义理,必穷其原,如为人父何故止于慈,为人子何故止于孝,其他可以类推。”两人相与反复讨论,莫逆于心。朱熹欣然说:“我到这里来,未曾将这般道理说与人,今日对您都说了。”此后,陈淳更加用功学习。陈淳每往郡斋拜见朱熹,常讲论终日,有时甚至到深夜。朱熹常称赞陈淳善于提问,推崇他的学习钻研精神,并多次对人夸耀说:“我南来,喜为我道得一安卿!”
  陈淳在一年间所受师教不浅,因而对朱熹极表尊崇。他说:“先生在漳州,首尾仅及一年……僚属励志节而不敢恣所欲;仕族率绳检而不敢干以私,胥徒易虑而不敢行奸,豪猾敛纵而不敢冒法。”他又说:“先生道巍而德尊,义精而仁熟,立言平正温润,清通的实。彻人心,洞天理,达群哲,会百圣,粹乎洙泗伊洛之绪。凡曩时有发端而未竟者,今悉该且备;凡曩时有疑辨而未莹者,今益信且白。宏纲大义,如指诸掌,扫千百年之谬误,为后学一定不易之准则。”
  正因为陈淳对朱熹的学问、道德、政绩心悦诚服,所以能终身捍卫师门,抨击异说,成为南宋理学的一个坚强卫士。
  陈淳尊从师教,亦且身体力行。他孝顺双亲,护爱弟妹,和睦宗族。为弟妹办婚嫁,让他们有室有家;为宗族中贫寒者办丧葬,让死者归土、生者无憾。漳属各县冠婚丧祭多遵守他所教的《朱子家礼》,历数百年而不断。他关心世事,敢于为民呼吁。在上傅寺丞《论民俗书》中,他指出必须严禁健讼、讹诈、滥杀耕牛、神棍敛财、游民强乞、僧寺侵虐平民等6弊。在《又上傅寺丞书》中,呼吁必须禁绝淫戏。认为“作淫戏”费财废业,玩物丧志,有助于淫奔、抢夺、斗殴、狱讼甚至仇杀等事件发生。由于受理学观点局限,他把当时流行的竹马戏视为“淫戏”,并把社会一切弊端归之于乡社演戏活动。
  陈淳生活在群众之中,条陈时政能针砭时弊,而且议论精辟,赵汝譡任郡守时,就常以政事咨询。陈淳的盐策条陈,陈宓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盐策为漳害最苦,惟安卿条画详尽。其说果行,惠流数世,何必仕是邦而后为政耶?”
  庆元五年(1199年)冬,陈淳往建阳再谒朱熹于考亭沧洲精舍,当时朱熹已卧病在床,对陈淳说:“像您所学的已见本原,所差的是下学工夫而已”。陈淳住了3个月,于次年正月告归龙溪。3个月后朱熹病逝。
  陈淳受“下学”的师训后,痛下决心,克服偏爱,广泛地阅读书籍,推究各种事物的原理。时间一久,终于义理贯通,表里精粗无不到。他对门人说:“道理原无玄妙,只在日用人事间,但循序用功,便自有见。”
  朱熹去世,陆学益张,陈淳结合讲学极力予以抨击。他直接继承了朱熹理学思想,着力疏释、阐扬程朱理学,《似道之辨》、《似学之辨》,更是集中贬斥佛学与陆学。他讥刺陆学无源,全用禅家宗旨,认形气之虚灵知觉为天理之妙;不由穷理格物,而欲径造上达之境,反托圣门以自标榜,终无是处。他著述《严陵讲义》、《北溪字义》以阐释宣扬朱熹学说。
  嘉定十年(1217年),陈淳赴临安考试,归途中遇严陵郡守郑之悌。郑率僚属请陈淳到郡庠讲学,听讲者达数百人。次年,以特奏恩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到任)。嘉定十五年(1222年)循故例,升授修职郎。翌年农历四月一日陈淳逝世,年64岁。
  陈淳晚年家居讲学,莆、泉、漳所属各县门生很多。寿终之后,门生哀恸,有的奔丧,有的在家设神位祭拜。先生葬于瑞泉里石鼓之原(今步文镇崎岭村),莆田陈宓在墓道上大书“呜呼有宋北溪先生之墓”10个字,且为之写墓志。墓门有坊,外镌“朱门高弟”,内镌“漳上真儒”,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龙溪知县蔡亨嘉所立。淳祐六年(1246年)郡守方某,于龙江书院之东辟“道原堂”,祀朱子,以陈淳配祀。明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林雍请有司建专祠于漳州芝山之麓。其里门扶摇(瓷窑)亦有一祠。
  在朱熹门人中,陈淳的成就较大,世人将他与朱熹的另一高徒黄塝并称。其著作有《北溪字义》(据陈淳晚年的讲学,由门人王隽笔录整理,阐述程朱学说最为精辟而有系统,是研究理学的重要著作)、《北溪大全集》50卷,均收入《四库全书》。其记朱熹语者,有《郡斋语录》、《竹林精舍语录》;门人记陈淳语者,有《筠谷漱口所闻》、《金山所闻》。
  注①:陈宓撰《有宋北溪先生主簿陈公墓志铭》中陈淳卒年作“嘉定十六年四月一日”,即公元1223年。《宋史·道学·陈淳传》中陈淳卒年作嘉定十年,即公元1217年。本传陈淳生卒年据《墓志铭》考订撰述。
  



孙叔谨
  


  孙叔谨(生卒年未详),字信之。宋龙溪县人。是当时倡言“攘外必先安内”的朝议大夫孙昭先之子。
  孙叔谨自幼刻志问学,长成后以父功补官,初任广东揭阳县尉。揭阳税重民苦,叔谨力言于知州减税以便民。次年,转任大理寺评事,持法公正,朝中称美。他在轮对时说:当前旱灾、蝗灾严重,作物歉收,盗贼蜂起。朝廷对地方长官,应责成其办好赈恤实政;对守土军人,应责令其着实防御盗寇。
  嘉定十年(1217年),孙叔谨登进士第,受任莆田知县,公务剖决明允,属下员吏不敢扰民,治绩为诸县第一,升任泉州通判。适因父丧守制,期满,升大理寺丞。
  理宗即位后召对时,孙叔谨希望理宗“修明君德,振举治纲”,不要凭个人好恶随意发号施令,要懂得运用权力时会产生多大的利害影响;指出当时弊政,地方行政官吏和军事官员多有贪财敲剥行为;请求精选鉴司太守和制阃主将来整饬所属。理宗表示采纳,提升叔谨为大理寺卿。一天夜里,朝廷下旨给临安知府,要提一名狱中囚犯听奏对质。知府派吏到大理寺衙门,时已二更,硬要开锁入狱提人。叔谨命守狱官说,狱门开闭有定时,现已入夜,不是提取囚犯时间,应让其稍候,至翌晨早朝之时提取,以免发生意外枝节。对此,负责提取犯人的官员感到不便,而朝廷认为叔谨办得对。事过两年,叔谨又向理宗进言:各州报告犯罪案件,其中轻罪的必须先行论决(即判决),不要长期稽延;重罪的要三司会审,各州的报告应当如期送到,不要落于秋决之后。不论重罪轻罪,案件要定期清理,避免办案胥吏从中取巧舞弊。朝廷认为可行。
  当时,朝议本欲任命孙叔谨为刑部侍郎,但因叔谨力请外调,遂出任潮州知事。潮州与漳州接境,社会风气相差不远,凡是叔谨对潮州利弊所熟知的事,到任后即日或罢或行。每天五更过后,他就在厅堂听讼、办理案件。讼状数百件,他析理和决案如流水,很快便把原来的积案理清。宋代州兵素乏操练,又懒又弱,叔谨厉行整顿,加强检阅,亲课武艺。同时注重文教,筹资捐俸创建学宫4个斋舍,增置学田;刷新“思韩堂”,访求遗存于民间的韩愈手迹,刻石嵌入思韩堂壁上。他还把节余的公款3万余缗,作为3个属县盐户的盐本钱缴库。后来,潮州人感念孙叔谨的德政,为他塑像置于韩山上作纪念。
  



危 稹
  


  危稹(生卒年未详),字逢吉。宋抚州临川人。原名科,淳熙十四年(1187年)举进士,孝宗为之更名稹。
  危稹文才卓异,深得文学家洪迈和诗人杨万里的赏识。危稹登第后,先任南康军教授,再调临安府,后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是时危稹竭力请建宗子学以教授诸王子。嘉定九年(1216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嗣后迁秘书郎、著作郎。
  危稹任职京师,于军国大事多有进对。时韩痌胄以拥立事得到宁宗的信任,便阴谋排斥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赵汝遇,朱熹奏韩氏用奸,遂结冤于韩氏而受到排斥。韩氏恨犹未已,进而指儒学为“伪学”,并以此罗织罪名打击朱熹门下知名人士。番易、柴中行也崇尚儒学,反对韩痌胄,因而也被斥出京师。番、柴临行时,危稹赋诗送行,于是危稹也被贬至潮州任知州。不久,又因与韩氏政敌金华、徐侨书信往返,再被免职,改任千秋鸿禧观提举。嘉定十六年(1223年)才以散官朝散大夫衔出任漳州知州。
  危稹淡泊自矜,为政清廉,对贪赃枉法者疾恶如仇。危稹下车伊始,得知属下一县令贪赃,民怨甚深,便具章弹劾,将其免职,没收其财产归还百姓。
  在漳州,自五代王审知主闽,即对寺院优惠有加。时漳州境内寺院林立,多达600余所,寺院经济雄厚。寺僧为维护寺院的地位,便迎合地方士绅,广辟土室作为士绅停柩之用,嗣后逐渐形成习俗。对于死后停棺、长年寄厝寺院的陋俗,朱熹任漳州知州时曾力图革除,下令丧家须在1个月之内埋葬死者,“如违依条科杖一百,官员不得注官,士人不得应举”;但停棺陋习依然沿袭不断。危稹到任后,寺院“廊庑间率不置神若佛类,为土室,其入如窦,黯然无光”,他以为“斯皆诱愚俗以来殡者也”。危稹鉴于积习既深,非究治“始作俑者”,陋习不能除,为此即“令下诸浮屠,必使尽改其室为僧房,不改则鞭其人而俗之,籍其田而公之”。同时又在城西南、西北地势高燥之处营造3个义冢,责令限期归葬;无主棺柩或有主而无力营葬者由官方统一迁葬。时仅城郊五里之内便移葬停棺2300余具,从此寄厝寺院陋习才予革除。
  城西登高山(今芝山)麓原筑有一临漳台,年久失修;朱熹任上即拟改建书室,因倡议经界遇到阻力而离任,未能实施。危稹到任后着手改建,名为龙江书院。危稹还利用公余亲临讲学授课,推动了漳州办学讲习之风。
  南宋时,漳州虽是后方,但担负军费很重,除正税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杂费,每年多达5000缗,百姓不堪其苦。为减免负担,前任知州赵汝譡上奏朝廷免去五分之二。危稹到任后又疏请悉数免征。时主管征税的常平使认为危稹所请失当,未能施行。危稹以无力为民请愿,便辞职而去,在漳任职仅一年。
  其后朝廷又任命危稹为崇禧观提举。晚年他常与乡里耆宿谈天说地,淡泊人生。真德秀为其撰写墓志铭。
  危稹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巽斋集》;编写儒家经典的讲义和集解,编选先贤奏议,辑成《玉府》和《乐山》;此外还编辑过魏晋和唐朝的诗文集。
  



颜颐仲
  


  颜颐仲(约1184~1258年),字景正。颜师鲁孙,以祖荫补官。初任宁化县尉转西安县丞、西安县知事,任内皆有美政。遭母丧,服满调衡山知县,尚未到任,委转运司干办公事。继迁临安府通判。
  宋端平元年(1234年)颜颐仲升将作监主簿,出任严州知州。政府规定农民所纳的田赋,开始实行钱银、楮币(即纸币)各半的缴纳制度。对此,经办官员和民众大为震惊,认为难办。颐仲就同朝廷主管部门争论,说:“州县收入全用楮币,而缴纳田赋却要钱、楮各半,是强要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如何使得!抗命的罪戾由我一人担当,却不好强行照章办事,致使千里内的百姓都遭殃。”朝廷见他有实际困难,只得准许暂时全用楮币解缴国库。
  次年颜颐仲被内调任司农丞,代理金部郎中。继又升任两浙转运判官。当时禁止旅食(即旅居),关隘出入稽查很严,民怨沸腾,民众和官兵争吵不休,势将闹事。颐仲急忙亲赴诸营做安抚工作,平息众怒。那时,营卒中有人闹别扭。颐仲说:“昨日我到营里做抚谕工作,只是权宜之计;现在事态已经安定,如再无理取闹,就应该尊重国体,依律治罪。”密令主帅查究主谋煽动者,依法严惩。事后任户部郎中,继任临安府知事、浙西安抚使。
  不久,朝廷召开左曹郎轮对时局所见。颜颐仲大胆发言:近来天象变化失常,对国家社会大有不祥之兆,希望皇帝寅畏天命,以便消除灾变。又说:“法纪制度是国家的命脉。近二十年来可说朝廷毫无法纪了。国家大事不由朝廷主持,而由内宫降旨施行,这是宫中弄权的恶劣表现,应该严厉禁止。”由此,颐仲被晋升为将作监,仍兼知临安府事。颐仲在轮对时又说:今日官军放纵,楮币贬值。主要原因是法制宽纵,武人玩法;并且大量发行楮币,又很少回笼,“物少则贵、多则贱”,所以币值天天下跌。建言要制止浪费,重视节约;陈述中央和地方种种弊端,详尽透彻。每一奏事,多得朝廷认可采纳。至端平三年(1236年),颐仲被晋升为大府少卿,仍兼临安知府。
  嘉熙元年(1237年),颜颐仲就任广西转运判官。首先奏请蠲免琼、崖、儋、万4州的盐本钱。奏疏中说:“这四州都是盐产区,盐贱如泥,百姓无须向盐官买盐,却要逐月交纳盐本钱;百姓不至于无盐可吃,却要强制每户按定额交费,烦忧至极。由此家庭耗费过大,私贩越来越多,不胜其罚。”所以请求永远蠲免盐本钱,说帅臣愿撙节费用,代4州交纳原额。又请求免去25州身丁钱,说:百姓交丁钱开始于五代,每丁10文钱,随后加倍,乃至10倍、百倍,丁钱不论交钱或交米,都按原额10倍、百倍计算。偏远地区的百姓因除了自身还有儿子,丁钱负累至重,乃逃往蛮猺之邦以求免税,甚至流为盗贼,这种情况都由官吏驱迫所致。请求一并蠲免。朝廷采纳两项请求,都给予批准免征。
  嘉熙三年(1239年),诏令颜颐仲赴行在奏事。颐仲进言:“现今旱象遍及数路,潮水又侵蚀堤岸,民死于敌、死于寇、死于饥馑,真是民不聊生。今年襄阳沦陷,明年丢了西蜀,又明年敌人攻破淮河流域,那末长江就成为国界了,国势岌岌可危!请求颁发哀痛诏书,风励有司,革旧图新,以挽颓势。”朝廷重视他的建言,提升他为大府卿,兼任敕令所删修官,继又转任司农卿兼左司。翌年,又令他兼理户部侍郎,并以直宝谟阁学士衔为宁国府知府。
  淳祐元年(1241年),颜颐仲任浙东提刑,随即令为奉祠官;翌年,起知泉州,旋以秘阁修撰衔兼福建提刑;淳祐四年(1244年),起任温州知州;次年,知庆元府、沿海制置使。所到之处,都有政绩:奏免细民沙岸税,免去桃花、定海官渡钱,疏浚60里水渠及慈溪、定海港堰,修学宫斋祠。
  淳祐六年(1246年),升颜颐仲为集英殿学士。翌年,任宝章阁侍制,因逢岁饥,遣百余艘船往广州收籴米谷,又奏发常平仓谷2万余石以赈饥民;调查境内40余万人口,安排日程进行赈籴,半济半籴,全活甚众。淳祐八年(1248年),任兵部侍郎。疏请任祠官(闲职),未见批示。淳祐十二年(1252年),以刑部侍郎受召用。颐仲上言他历经闽浙被水的州郡如建州、剑州、衢州、严州灾情都大,愿更加赈恤。但朝廷却任他为兵部尚书,继转刑部尚书兼知临安府。宝祐元年(1253年)冬,任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衔提举玉隆万寿宫。
  颜颐仲70岁时,上章请归休获准,名其圃为“亩忠”。乡居为善,遇灾乐施,平时率众修桥造路,并倡设桂庄学田,资助上京赴试举人。
  



陈耆公
  


  陈耆公(1195~1264年),宋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双芹社人。他家祖业富有,平生乐善好施,素为里人敬重。
  嘉定末年至宝庆初年,长泰旱涝更迭,尤其彰信、人和(今武安镇)两里,处于丛山环抱的盆地中心,水利年久失修,大片田园成为“看天田”,无雨龟裂,遇雨汪洋,年成不好,民难谋生。其时,陈耆公正当盛年,决心为乡里倡修水利,遂将自家田地240多亩与他处田地相交换,以便连片兴修水利设施。还聘请水利名师,亲自陪同勘测地势,足迹遍及旌孝、石铭、彰信、恭顺、人和等五里,经过设计制图,拟订出双圳陂工程。先从岩溪奎山之麓、龙津溪乌石潭处,筑坝截流,引水入古仓造陂,名开禧陂。陂以下采取双圳分流,故名双圳陂。东圳筑陂7处(陈坑、陈塘、田仔、洋陂、长背、陶塘、夫坊),西圳筑陂8处(上原、竹木、后溪、汤湖、洋溪、山重、罗鼓、新塘),连同开禧陂计16陂。后山重陂塌陷,成15处,因此又名“十五户陂”。圳水流经15村、7大姓氏(陈、林、戴、杨、卢、王、刘)地界,其中开凿池塘36处、圳沟300余条。嘉熙元年(1237年)建成,全长300余里。随后,还在易被洪涝冲毁之处设堰置闸,按照需要或开或闭,旱时开闸灌溉,涝时开闸排泄,平时闭闸蓄水。挑选有才干并热心公益的人充任陂长,常年派人巡视、管理、维修,不使废弛。这一水利工程,当时可灌田万余亩,确保长泰万众得到温饱,村社之间的水利纠纷也得到根本解决。立石纪事,至今利赖。
  感于陈耆公克己为众高风,当时乡人把他入祀乡贤祠。康熙版《漳州府志》为之立传。现今长泰人民还在怀念他的功德。
  



魏天忠
  


  魏天忠(?~1277年),原籍四川,后裔居龙溪县华丰提巷(茶烘)后坑村(今属华安县)。宋德祐元年(1275年)进士,授为御史。
  元兵入寇,魏天忠以文职兼武衔入卫,随宋帝端宗南奔,航泊法石。时泉州招抚使蒲寿庚叛宋,宋军失败。天忠与陆秀夫护端宗潜逃晋江湾东石寨,总兵刘洙募义士加强保护,于围头又遇元兵。天忠率航奔刘五店,继走金门,从裂屿(今云霄列屿)中脱险。天忠又护帝经白水营至龙溪县九龙岭,被元兵四面围困,宋军死伤惨重。众官皆失散,独天忠护宋帝。元将阿剌罕胁迫宋帝饮毒自尽,天忠呵叱元使,毅然与端宗对调服饰,头戴皇冠,身披龙袍,代帝饮鸠殉节,保全了端宗,使之南逃广东。
  魏天忠祖父魏了翁,宋嘉定年间(1208年至1224年)授任枢密院事等职。他竭力议抗金兵,在收复两淮战役中英勇善战,以身殉职。父魏国佐,宋淳祐元年(1241年)任过四川、云南、广东等地五军都统制,与元兵三战于江西,淳祐十年(1250年)为国捐躯于临安。
  魏天忠一家三世,均尽忠于宋。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