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风俗民情
居 舍
2017-06-1208:28:35来源:
  


  唐宋时,漳州境内被称为“峒蛮”或“溪峒种类”的少数民族,就是栖身山洞,过着穴居野处的生活。在山区,贫民多搭草棚、竹寮、杉皮厝等居住。境内还有干阑式住宅,多建在水滨,以木为屋,分上下两层,下层仅有木柱立于水中,上层以土坯砌成围墙,人居其中;非水滨的干阑式住宅上层住人,楼下当畜栏兼厨房。沿海多台风,房屋常用石块砌成。九龙江上还有被称为“泊水”、“白水仔”、“船底人”的疍民,以船为家,终生住在船上。
  屋内的布置,颇有讲究。厅堂内的布置也和中原一样。大厅当中设长条案桌(称“几桌”),上供祖宗神位,案前摆八仙桌和条凳。富家桌前挂刺绣的“桌裙”,桌两旁排列椅凳。一般人家逢年过节才挂桌裙。
  卧室中一般有床、橱、柜、桌、椅、脸盆架等,床前横一踏脚的长方凳,俗称“脚椅”,供脱履登床之用。床不得正对门口和镜子,柜不得正对床,安放方向应与梁和檐平行,俗认为床“担楹”(与梁交叉)会闹穷,出现凶兆。
  燕子到住宅内筑窝被认为是吉兆,本地人常用木板护撑燕窝。
  



一、传统住宅
  


  (一)瓦 房
  旧式的住宅多为四合院结构,设上下厅堂、左右厢房、左右边房、天井、侧廊便门、后堂、大门等。这种住宅多为城乡的富家大户所盖。农村中更多的是一厅二房一埕的三合房。埕是用砖或石板铺成的院子,左右是厢房,可住人或当厨房、储藏室。房间要凑成奇数。台阶和每间屋子的梁也必须是奇数,因为奇数属阳,住宅就叫“阳宅”。
  城镇临街的房屋呈长条形密集排列。民国初,临街为骑楼,骑楼底称为“五骹距”。房子的最外面开店铺,其余当住宅用,深二三落(进)至七八落(进),右边留一条通道,左边则置房间住人,俗称“竹篙厝”。
  房屋如有几落(进),后一落房屋则必须高于前一落,整座房屋前低后高,寓意后代比前代发达。房屋喜前窄后宽(俗称“布袋厝”),忌前宽后窄(“畚斗厝”),俗谓前者聚财后者散财。
  瓦房多为双坡屋顶,檐头高3米上下,屋深5米左右,门窗开在正面,窗栏杆多用石料。旧时建房讲究门大窗小、厅亮房暗;而且重视山墙脊端的款式,俗称“星头”,根据房屋的用途从“金”、“木”、“水”、“火”、“土”五种星头中选择一种。比较讲究的旧式瓦房屋脊上常用彩瓷碗片雕塑人物、花卉、鸟兽等作为装饰。瓦房屋顶上要盖以偶数行瓦片,瓦沟忌双数,尤其忌十道沟和七行覆八行仰;因为方言中“十槽”音同“杂嘈”,有“心烦”的含义,“七覆八(仰)”也不吉利。
  旧式住宅大门外常有“掩格仔”,实际上是一个大竹屏,用粗篾皮编成,以竹管为框。门楣上固定一支粗竹管作为滑道,竹屏在这滑道上可左右推动以遮掩或露出大门。随着漳州人移居台湾,这种竹屏也东渡海峡,在台湾的一些地方流行到六七十年代。
  (二)土 楼
  土楼是闽西南特有的建筑。土楼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前方后圆等形状,是为防御倭寇、海盗、山贼而建的聚族而居的民用堡垒,也称为“圆寨”。
  土楼大门用厚木做成,有的外包铁皮。底墙用三合土加红糖水、糯米浆及竹片等夯筑而成,底层厚达1米以上,异常坚固。在底墙上盖屋四五层,楼墙多留有枪眼。每层楼分成若干户,可以居家,又留有通道、楼梯,用以交通。全楼的中厅多辟为祠堂,用以祭祀祖先。楼院里凿有水井,居民平时积粮食、搞战备,一旦有事,可以长期坚守。一般土楼住二三十户、一二百人。诏安县官陂乡的“在田楼”直径达94.5米,为全市最大的土楼。
  现在,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聚族而居的封闭性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加上土楼的防御功能已失去其意义,土楼的建造已成为过去,境内2000多座土楼的住户已日见减少。但土楼作为民间传统建筑和珍贵历史遗迹,很有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二、现代住宅
  


  民国时期,境内钢筋水泥的建筑不多,住宅多为土木结构。解放后,城镇基本没有私人建房的情况,单位通过分配旧房解决职工的居住问题。
  6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单位建的职工宿舍,多为砖木结构。内部布局均为单一的集体宿舍形式,水房、厕所公用,房间沿走廊排列,做饭大多在房门口的走廊上。
  80年代,始兴建单元套间式住宅楼,建筑多为混合结构。初期使用预制楼板,后来改用整体浇筑楼板。90年代,开始出现框架结构的住宅楼。住宅楼多为5层至8层,不设电梯。每套住宅的大小与结构不一,但都有卫生间与厨房,水、电、电话、有线电视齐备。
  现代住宅楼的大量兴建,扭转60年代至70年代住房紧张、三代同室的局面。但以往密切融洽的邻里关系也因而被水泥墙所阻隔。
  



三、建房旧俗
  


  民间认为建造房屋是家庭的百年大计,不仅关系到家庭生活的安全与舒适,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因此不能不十分谨慎从事。首先,必须选择新宅的位置,一般喜欢坐北朝南,屋前开阔屋后枕山,忌墓地和灾凶夭殇的旧宅地。其次,要殷勤招待参加建筑的土木匠师,以为工匠若对房主不满就会以剪纸人、埋木偶或用其他符咒诅书使住宅出现“闹鬼”、发怪声等怪异现象。此外房主、工匠在建筑过程中必须遵照“理路”(习俗规矩)行事。这些规矩在漳属各县(区)大同小异:
  (一)择定宅基
  在建房前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择地,选址之后地理师还须用罗庚测方位,根据山势走向和房主的生辰“八字”确定“分金线”和朝向。灶台、门槛和天井涵洞等也要请地理师摆罗庚确定。有的地方选好房地后要去祭拜土地公,卜问房址和朝向是否吉利。大门忌面对屋顶、柱子、烟囱以避“冲顶”,忌直冲巷道以避煞气。如果朝向不好改动,便竖一石块,镌上“泰山石敢当”字样;或在屋顶搁一漏壶(旧法制冰糖的陶制容器),或在屋檐上挂竹篾编成的圆框、镜、牛轭(有的用红朱笔)以“制煞”。房屋的布置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房门连成一条直线。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山区也多不请地理师择地,只找背山面阳、门前开阔的地段(门面开阔,可建成水泥面晒谷埕)。平原地区多因地制宜,注重采光和空气流通。
  (二)破 土
  动工建房之前应先报知“土地公”以求吉利,俗称“报土”。简单的是用茶、茶点和纸钱祭拜。有的地方祭拜后要请工匠用瓦刀到房基的四角敲一敲,将“寿金”(冥纸的一种)埋到地下,并焚烧寿金,燃放鞭炮。
  房主择吉日请有身份的人挥锄破土,同时鸣炮迎喜,备牲醴拜献土地公,然后安放奠基石。旧时破土要撮土为香祀“杨公”(传为唐僖宗朝司掌灵台地理事的国师杨筠松)以避“土煞”。50年代至70年代以悬挂毛泽东像代替。80年代以后,一般民居建筑,一切从简,有的仅择定吉日破土。
  (三)夯 墙
  地基砌完后,择吉日夯墙。上墙枋(夯墙版)夯土之前房主备几碗甜汤圆及几双红筷祭墙枋,并放鞭炮预祝施工顺利。
  (四)上 梁
  上主梁的仪式最为隆重。房主择吉日请木匠师傅唱吉利话开斧,鸣炮,送红包和毛巾。主梁制成后,在上面贴红纸或扎红布,画上八卦或写“升梁大吉”或挂上米筛。上梁要择吉时,用三牲祭梁,或以糯米红圆敬杨公、墨斗公(鲁班),宅基地不干净的要杀白鸡“制煞”。土、木匠师在墙上分立两端将主梁吊上屋面坡墙上端的垛口,用水平尺校平后安好梁,同时齐声高喊:“添丁发财啊!年年春(有余)啊!”侍立的随声应和匠师的吉利话。主梁安好后木匠要手拿斧头和凿子从梁上走过。上梁毕要放喜炮,摆酒席宴请。席上,土木师傅为上宾,房主的母族和妻族尊长稍次,所有的泥工、木工都应宴请,以表谢意。
  (五)造 灶
  造灶须择吉日,备供品祭灶神,礼拜祷告,燃烧寿金,祈求造成的灶省柴薪、煮食物快熟,清洁卫生,合家平安。造灶须在一天内完工;灶口忌朝东和朝北,俗谓这两种朝向会导致贫穷。旧时,建新灶的几天内不接待客人,家具也不外借。60年代后,多用煤炭炉;80年代后,液化汽灶具渐盛,旧俗随之破除。
  (六)谢 土
  新宅主体工程完成后,应在当年立秋后立冬前祭祀土地神。到土场撮土少许在新宅当院设供焚香致祭,祭毕将土送回原处,并宴请所有帮工的人。80年代后,一般只保留宴请一项;甚或从简,和乔迁一道宴客。
  (七)挖 井
  挖井须择吉日并祭拜土地公。新井完工后要加盖,井内放冰糖和冬瓜糖,寓意井水甜美。启用新井要由属龙的男人去揭井盖,寓意龙送水,水源不竭。
  



四、乔 迁
  


  迁居是家中的大事,乔迁的理路甚为繁复。若要迁入旧宅,需对旧宅作彻底的打扫,必须用扫把将旧宅的每一处(包括屋顶)都扫过一遍以扫除晦气。若旧宅发生过灾凶死人或所谓“闹鬼”等事,必须掀掉屋顶重盖瓦片,称为“见天大吉”。
  入宅定居,要择吉日吉时,民间以乙亥日为一龙入宅,主富贵平安、60年大吉,为最佳乔迁日。己巳、辛未、庚辰、己丑、壬寅、乙未、庚戌等七日为七龙入宅,主招财进宝、四季大吉。入宅时忌讳与外人相遇,故多选择子时、寅时。
  入宅之前户主备保家灯1对,象征出丁;瓦炉1只,象征兴旺发财。同时要做红龟粿,杀鸡宰鸭,答谢神明。良辰一到,全家依长幼排成一队,人数忌四、六、九(可以亲戚凑数),主人手捧斗灯(米斗上点一盏灯)列队首,母舅挑鼎(圆底锅)、柴、米和自旧灶引火点燃的木炭炉及灶君香火,主妇挑桶箍(细篾条)或牛担(牛轭),其余人也不得空手,应拿菜刀、拨火叉、锅铲、扫帚、畚斗等用具随后。
  到达新居后母舅打开大门,众人鱼贯进入新宅。跨进大厅、卧室、厨房时户主都要高声诵吉辞,众人随声应和。主人将斗灯恭敬地放置在厅堂的几桌上,主妇将桶箍或牛轭挂在门楹上,全家将炉火扇旺,烧饭、炒韭菜,并以三牲、米粿、红汤圆等在厅堂祭拜,燃放喜炮。
  入宅的第四天要举办宴席,亲友携礼品、红包、喜炮、贺联前来赴宴。席上以母舅位为最尊,贺联也以母舅联为最显。在乔迁的日子内忌听到不吉利的话和摔破碗盘之类用具。
  今人乔迁删繁就简,大多只保留找吉时、引宅火、贴红联、宴请等几项。
  



五、象征附属物
  


  因房屋所处位置不当(如面对巷道、山尖等)而犯煞气的住户多将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石碣嵌在墙角以镇煞气。
  俗以为建房时在石门框上压一条红布,门框正中挂镜子或龟壳亦可制煞避邪。
  民间以少许五谷、朱砂、桃枝、毛笔、铜钱等物用布包裹,钉在房屋中间的脊檩上避邪。也有在房屋的顶脊上竖一块“李广将军箭”的模型瓦砖用以镇邪。
  在大门的门楣上安一个木制衔剑的狮头或木制的八卦太极图,或用木板书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悬一面镜子,都是为了照妖制煞。
  在大厅的门上放置牛担(轭),象征兴旺有力,有事敢担当,有镇煞祈禳的含义。
  在照壁上书“对我生财”、“吉星高照”等字样是招吉祥之意。漳州人在门楣上标明户主的郡望,在门框或大门上镌刻或书写郡望的对联,则是六朝时代讲究门阀的遗风。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