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风俗民情
行 旅
2017-06-1208:28:35来源:
  


  历史上漳州沿海为斥卤之区,内地林泽荒僻,田少人多,外出谋生者比比皆是。
  明代后期,“漳人多造巨舰,向远夷作贾客”。当时,“澄(海澄县)民习夷者,十家而七”,“富商巨贾,捐亿万,驾艨艟,植参天之高桅,悬迷日之大篷,约千寻之修缆”,载货到东、西洋各国贸易。境内多丘陵沟壑、高山急流,海上又风云莫测,故有“行船走马三分命”的俗语。但漳州居民素有开拓进取精神,一有机会他们就背起行囊,勇敢地闯向外面的世界。
  



一、远行序事
  


  旧时出远门,先依“皇历”择定启程日期,向祖宗和神祗祷告问卜,祈求保佑行旅平安顺遂。俗谚云:“七不出,八不归,初一、十五不来往”。忌农历初一、十五出门;农历逢七日不出门,逢八日不入门。正月要过初五方能出门。出门择日的作法自五四运动时就受到批判,并且已废止很长时间。80年代以来,随着出外谋生、做生意的人增多,此风又起。出门之前查皇历、求神问卦以减少对行旅中的顾虑,这在做生意人当中相当普遍。
  确定启程日之后应向长辈、亲友辞行,亲友则赠言、赠物(旅行用品)、赠款(红包),称为“送顺风”。也有设宴饯行的,饯宴本为远行人致祭路神祈求平安,所以席上只能说“鸿图大展”、“求学大进”、“一路顺风”之类的吉利话;菜肴中不得用鸭,因“鸭”与“押”同音,为路上被扣押的恶兆。行客则要回赠红糖数块,以示不忘家人亲友甜情蜜意。
  旧时,出远门之前,多到平日奉祀的寺庙里用红纸包一些香炉里的香灰,出门时随身带走,以求护身。到了外地的住处将其供奉起来,按时礼拜以保平安。为防止到异地后水土不服,出门人离家之前,要从自家的米缸里带少许米,再从自家的水井或水缸中舀少许水装在瓶中带走。到目的地后将水倒入当地的水井或水缸中,将米混入当地的米中做成饭吃下。俗以为这样就能适应当地的水土,保证身体健康。
  出外归来,首先要向长辈请安,祭告祖宗,然后登门向亲友致谢并赠送礼物。亲友往往回赠线面、猪脚、柑橘、蜜饯等礼品,或设宴接风洗尘,称为“脱草鞋”。带香灰出外的人归来后要到原寺庙答谢、还愿。
  



二、行旅禁忌
  


  旧时,出门人脚穿草鞋,肩背包袱、雨伞,自认“出门人矮三分”,又相信“路在嘴上”,所以在问路、过桥、摆渡、投宿时都要出语谦和,凡事忍让。在狭路上应将安全好走的一边让给老弱病残者,没挑担的给挑担的让路,挑的让抬的。同时要注意入乡随俗,不违犯当地各种禁忌。
  夜间走路不得回头,上山入林不得呼啸,走夜路或山路时同伴交谈不得叫出姓名。听到喜鹊叫是喜,可放心前行;听到乌鸦叫,要大口吐痰。路上遇到动物(路上鸟、路边鱼)不可捕捉;看到蛇交尾要拔下一根自己的头发或扯掉衣服上一颗纽扣;被鸟屎滴到要拿瓦片或石头揩掉并抛向空中,口念吉利话以解晦气。单个人不得下水;过桥时不得披棕蓑、戴斗笠、撑雨伞。在船上就餐,不得将盘中的鱼翻转。路上看到弃婴必须施舍财物,至少要扯一颗纽扣留下;遇到砍大树的人不得与之谈话。在野外宁宿墓地不宿破庙……
  



三、行旅保障
  


  行旅之人喜结伴而行以便彼此照应。旅居他乡异国的人也常结帮以便互相帮助,组成同乡会、宗亲会,且多有会馆。出门人在外一时生活无着,可到同乡会馆“浪帮”(投靠),暂时解决食宿问题。源于漳州的秘密会党如天地会、三合会等,章程中都有出门在外“互助”、“互济”的条文。
  旧时,出门旅行的人以及脚夫、赶车人、汽车司机等,常随身带寺庙里的香灰、符咒或进香朝圣的香袋以“避邪”护身。新中国成立后,在破除封建迷信中这些习俗被革除。80年代,有的汽车司机在车上贴毛泽东画像;90年代,逐渐改挂三平寺的法物或各种神、佛像。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