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风俗民情
商家习俗
2017-06-1208:28:35来源:
  


  漳州商家习俗从经营方式、供奉神、商号的起名、开张的程序、东家与伙计的关系,到招徕顾客的方式等,都与全国汉族地区的习俗基本相同。但在具体细节上又别具地方特色。
  旧时,漳州行商、走贩和服务行业小手艺人的经营方式以及城乡墟集中的交易方式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一、商 号
  


  漳州的商店自明代起数量渐增。嘉靖年间(1522年至1566年),漳州城里有街道25条;万历年间(1573年至1619年),海澄的月港桥上有店屋100多间。清代,地处山区的南靖县城也有9条街道。这些老式商店一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逐渐消失。
  (一)商店格局
  漳州老式商店临街的一面有一门一窗。门不大,偏在一旁,既接纳顾客,也供店主或房东的家人出入,因此开店门并不表明是在营业。商店的窗称为“店窗”,与传统住宅的石框小窗户不同,它是宽大而且没有栅栏的,占据着临街墙的大部分。店窗的上下嵌有凹槽,关闭时一排木板顺次镶嵌槽内锁定。
  店窗板卸下后通常放在窗前,窗板和窗台上摆些小件商品,店窗的后面是柜台,买卖在柜台上进行。店窗开启就表示开始营业。
  民国时期,商店逐渐拆掉临街的墙,而用一排插入凹槽中可拆卸的厚木板来代替,其中两片插在门臼中可当作门启闭。这实际上是将“店窗”扩大到代替整堵墙,即将店门也融于其中。六七十年代较轻巧的铁门替代笨重的可拆卸木板墙。80年代起,卷帘式的铝合金店门逐渐普及,店内的柜台橱窗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店内特意设置神龛,供奉陶朱公、赵公元帅(财神)、关公。店家以财利为重,门上多贴有“财源广进”之类红联。讲究开门的第一笔交易,第一笔交易必求事成,入财气;反之,事不成,必触晦气。“发”成为商家追求,数字爱“8”(广州话“八”与“发”谐音),年节喜食发菜、发粿。
  (二)经营特色
  老式商店的经营讲究人情。传统的商家都遵奉“和气生财”的信条,讲信誉、讲人情。
  旧时的商店常在柜台上备有茶水和烟丝招待客人,伙计见顾客进门就端茶水敬客,或为主顾装一袋烟丝并点上火。店主也会笑脸相迎,温语招呼。客人离开时,无论是否买货都要以礼相送,并说“下次再来交关(交易)”。药店、棺材店送客时忌说“再见”之类的客套话,而要说“行好”、“宽宽”、“顺顺”之类。
  俗话说:“无赊无欠不成店。”商店的老主顾一般可以赊欠,年终结算时店主向欠户分发欠账清单;按旧例,不得赊欠过年,欠户应在除夕之前来付账。
  过年后重新开店要祀神,放鞭炮。一般商号正月初五开张,药店、棺材店开张日期应推后。药店在春节期间营业须用红纸包药。
  现在的商店一般在大年除夕下午歇业半天,正月初一照常开张。
  (三)雇 工
  商号里的伙计须从学徒做起,学商的期限为一年以上。学习期间除了店里的业务之外还要为老板干家庭杂务;老板只供三餐,寒暑各给一套衣服,有的给少量的零花钱。
  店主雇用伙计以一年为期,商定条件后签订合约。店主除支付工资外还负责伙计的伙食,每月初二和十六日店主设酒肉祀土地公和财神,祭后宴请伙计,俗称“做牙”。腊月商务繁忙,工资加倍,称为“双关”。
  腊月十六的“做牙”特别隆重,店主在尾牙的酒席上分发红包,同时暗示来年雇员的去留。席上东家向某个雇员敬酒就暗示这个雇员将被解雇。有的东家不敬酒,店员就席时座前的筷子头朝外放就表示这个店员将被继续留用,筷子头朝里放则暗示不再雇用。有的用别的方式:上菜时全鸡盘的鸡头对着谁,谁就要另谋他就;若鸡头对着东家,则表示来年要留用全部雇员。另外,送双包红包也表示辞退。在酒席上用暗示的方式,雇主和雇员彼此不言自明。
  



二、小商贩与小手艺人
  


  小商贩没有阔绰的门面和耀眼的广告,小手艺人没有自己的作坊和名气。他们要招徕顾客须花更大的气力,有的要在市场上高声吆喝,有的要赴墟赶集,有的要串街游乡。
  (一)吆 喝
  旧时,小商贩叫卖某种物品都有固定的语句和音调。如卖油条的小贩唱:“油炸粿,哟喂噢!”卖白糖鬃(用新熬出来的糖拉成糖丝块)的小贩唱:
  

  现在,商贩吆喝不再有抑扬顿挫的音乐性,他们只是高声地叫喊所卖的商品名称,最多再加上“便宜”、“快来买”之类口头广告词。听起来虽直捷了当,却趣味索然。
  小商贩与小手艺人往往用特别的声音来代替吆喝,向附近的居民通告:这里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卖杂细的(货郎)摇“玲珑鼓”(拨浪鼓),卖馄饨的打碗匙,卖猪肉的吹海螺,卖熟面的打竹板,卖蜜饯的打小钟,卖麦芽糖的敲小锣,卖冰棒、冷饮的摇小铃,卖蚵煎的敲煎盘,钉铜(修小五金)的打串铁片,阉猪的吹短箫,算卦的上下响动卦签盒……
  (二)串街游乡
  卖点心、零食的小贩多在城镇的大街小巷里巡回,杂货郎和小手艺人则要到农村里去找业务。
  货郎进村就在开阔的场所向村民展示商品;做完生意离开时要记下村民需要的货品,等下回进村时再带来。
  铁匠挑着工具到乡下,村民会给他安排住的地方,他在住处为各个农家打造或修理农具。请他干活的农家会供应他当天的伙食。为农家服务的其他小手艺人也受到同样的待遇。
  剃头匠挑着剃头担游行城乡,担子的瓦炉中烧着加冬木,这种木柴耐燃但燃烧的温度不高,所以炉上的盆水总是温而不烫,适于洗头。剃头匠一般是上门服务,有的除了剃头还为人刮痧和推拿按摩,顾客接受按摩后有的会当时入睡。还有的人专门以推拿按摩为生,称为“捶拳仔”;从事此业的多为吸食鸦片的中年人,晚上沿街敲着“快板”,为较富裕的老年人服务,赚钱度日。
  收废品的商贩穿行于大街小巷,也常下到农村中。他们的“笼担”(一担篾箩上面盖着浅筐)盖上有的摆着一大块糖(俗称“上海膏”),他们收购鸡鸭毛、骨头和废铜烂铁,对孩童多用“铁凿”敲切糖块交换。农家对他们的到来既欢迎又担心,高兴的是平日存积的废品可以脱手,担心的是他们引诱小孩将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去换糖块。
  




三、墟 集
  


  城乡的集市贸易由来已久。明代,北溪的龙潭“有日中之市,上下游舟次鳞集溪北,熙攘者以此为最”。清代,龙溪有23个市场、17个墟集,南靖有4个市场、31个墟集。市场每日都有交易,交易在上午进行的称“早市”,交易在下午进行的称“晏(晚)市”。每个墟集自行约定在农历每旬的两日或三日为“墟日”(交易日)。
  “墟”和“市”都分成专业性和综合性两类。由于各个墟集的墟日不同,一些商贩和小手艺人经常是今天赴甲墟,明天赴乙墟,后天赴丙墟,以多赴墟来增加营业额。
  漳州历史上有很多专业性(单一货种)的集市:鱼市、菜市、果子市、米市、糖市、麦仔市、柑仔市、花市、杉木市、牛墟、竹木墟等。在每种专业性集市上的交易都有其特殊的规则:牛的集市交易多由牛牙(经纪人)主持,成交后牙人收取一定的介绍费。在竹木集市上谈生意往往要避开众人,防止第三者插手,彼此用手指表示价钱,不出声地讨价还价;有的甚至将手伸进袋里,互相摸手指讨价,使外人连手都看不到。在其他集市上牙人也很活跃,除说合买卖外,还掌秤、计费,有的还开单;其他集市也有各自的行话、手势、隐语,行外人无法窥其秘密。
  赶赴综合性集市的除农户和商贩外,还有铁匠、剃头匠、五金匠、“凤阳”(江湖艺人)等。因赶集时多挑着担子,回家时装上换回或买回的东西。可见以物易物曾经是墟集的主要交易形式。综合性集市不像专业性集市那样有很多外地客商,在集市上交易的大多是熟人,因而交易中的赊欠很普遍。在墟集上卖猪苗时常要让买主赊欠部分价款,猪苗如平安无病,到下一个墟日,买主会来付清欠款。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