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风俗民情
艺人习俗
2017-06-1208:28:35来源:
  


  旧时,漳州艺人种类很多,主要是戏班演员和江湖艺人。演员靠演出的收入生活,整个戏班要密切合作。江湖艺人往往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活动。由于方言的限制,多数戏班的演员均为本地人;而走江湖的流浪艺人却多为外地人,俗称“凤阳”。
  昔日漳州城乡都流行说书,各地都有固定的“讲古场”。“讲古”(说书)能吸引很多听众,但听众听讲古一般不付钱或只付很少的钱,因而“讲古仙”(说书人)一般不靠此业为生,大多只是出于业余爱好。
  漳州戏班历史悠久。南宋时,“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虽遭道学先生反对,但屡禁不止。至明代,每年秋收之后“优人作戏,号曰‘乞冬’,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广会观众”。
  成立戏班时要先“安馆”,师傅将写有祖师爷田都元帅等神名的红纸贴在向西或向南的墙上设坛。案上摆香烛、盐米、白胖饼和青葱、松明等物,葱和松明寓意“聪明”。师傅点一大把香到门口请神入坛就位,先撒盐米,然后将香分给徒弟,并令徒弟用手指捅破白胖饼,谓之“打破脸皮”。安馆之后师徒摆宴聚餐。
  在新落成的戏台上,或为新塑菩萨或新建庵庙、桥梁、水井、验尸棚以及最近吊死过人的地方等演出之前必须先“洗台”,以免艺人受凶神恶煞克伤。洗台时台上置新的小烘炉,烧起木炭,并备有白鸡角(雄鸡)1只,盐拌米1碗、菜刀1把,若干冥纸、黄连纸、香烛等。打鼓、锣、锤的乐手数人口含1寸长的稻草秆,扮作牛马以瞒过凶神。一切准备好时鸣锣为号,锣鼓声大作,扮作钟馗的演员一跃上台,将烘炉踢下台,挥剑舞蹈驱鬼并撒盐米、烧冥纸焚香,把黄连纸挂于戏台的四周柱上,最后将白鸡角斩头(或割鸡冠),带鸡冲下台,边跑边舞,将鸡血在新建的场所四处涂抹,再跑回戏台。戏班洗台时群众均关门闭户,生怕被凶神“煞”着。
  除了丧事戏外,每场日戏开演之前必须先演“跳加官”的节目。演员带绣有“天官赐福”或“加官进爵”等字样的缎布上场,并为要来看戏的头面人物预先写好“某某大官指日高升”的红纸条,向观众展示后挂在戏台中央的桌前。演员戴面具、穿蟒袍、执笏,舞蹈时用笏向红纸条指三下。被跳加官祝禄者照例要赏红包给戏班,另外还要演“王母祝寿”和“观音送子”(或“张仙送子”),合称“三出头”。
  在戏班里,鼓师点鼓定节奏,是乐队乃至戏班表演的总指挥,位置很重要。舞台上正鼓的座位称师傅椅,外班的师傅如不经邀请坐上此位置,则被视为来“拼馆”、唱对台戏。丑角也享有较高的地位,每年戏班“开棚”(首场演出)时要等丑角先动笔化装,谓之“开笔”,其他演员才可开始化装。丑角在台上的道白和舞蹈可以不受法规、戒律约束,出言无罪。有的戏班连吃饭时都由丑角先盛第一碗饭。
  扮演关公的演员化装后即认为神明已附身,必须进入角色;在演出和卸装之前不得轻举妄动,随意讲话、抽烟和大小便,以免冒犯神明,使整个戏班遭殃。扮演关公、包公等著名人物时,要故意在化装时画些破绽,以免太像,使这些神灵附在演员身上不肯离去。
  戏班生活场所不定,蚊帐内就是私室,蚊帐垂闭,非请勿进,任何外人均不得掀开,对女演员更是如此。凡行内的艺人来戏班投宿,无论过去的关系好坏,都必须热情招待。如来投宿的艺人生活有困难,戏班必须尽力资助,或帮其找职业。
  因为玉犬、金鸡是田都元帅的侍从,所以演员严禁吃狗肉,也不得吃公鸡肉,但可以吃母鸡肉。
  民国时期,女性开始加入演员的行列,戏班里的红角也成为“戏箱”(戏迷)们的偶像。男“戏箱”多崇拜某旦角,常义务替戏班挑“戏笼”(道具箱)奔走四方。富有的女“戏箱”会在演出时将银钱和金戒指等掷到戏台上。
  漳州解放之前,俳优的社会地位很低,青春年华一过又无其他技艺和福利保障,故有“做戏头,乞食尾”的俗谚。戏班主用钱将贫苦人家的男孩买来或包来当演员,称为“绑戏仔”。家长要在相当于卖身契的合约上划押,才能拿到约值十担谷子的“绑身钱”。在包定的年限内家长不得与孩子见面。在“绑身”学戏期间,小演员没有分文报酬,班主只供给食宿和寒暑各一套衣服。戏班的规矩很严酷,有的戏种(如潮剧)的班主不让小演员吃饱,以致营养不良,甚至在学艺的数年之内都不让洗澡,以此推迟其青春发育期,目的在保护其童声以扮演女角。艺人学艺,常受叱责、打骂,毫无人身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