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风俗民情
服务业习俗
2017-06-1208:28:35来源:
  


  漳州服务行业较多,但较具地方特色的选记下面三种。
  



一、报 时
  


  旧时,百姓白天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时间的早晚,夜里则由更夫报时。城里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专职的更夫,每夜听到县衙内更楼打更时就拿着更鼓(一种小手鼓)在各自的范围内走一圈,击鼓报时,一更只敲一下,二更连敲两下,以此类推。居民听到更鼓声就知道时间是几更了。
  民国以后,废除打更,改在正午鸣炮(“隆大铳”)报时。后来又改为正午鸣警笛一响报时。随着钟表的日益普及,社会上的报时服务就被钟表所代替。
  



二、叫大吼
  


  以往,城里的各个角落都有一个专门从事广告服务的人。谁家走失了小孩或丢失了猪、牛等大牲口,就可以雇请这个人到街上去喊话,称为“叫大吼”。叫大吼的人手持纸旗在大街小巷里高声唱道:某地某人丢失小孩或牲口多少,特征如何,找到者应交还某人,谢银若干等等。
  随着有线广播的出现,叫大吼就被广播所代替。但“叫大吼”已成为方言中的词,若有人将不该张扬的事大声说出去就被讥为“叫大吼”。
  



三、殡 葬
  


  过去,漳州专门从事殓葬职业的人称为“土工”。土工是专职的,但不对外招揽生意,平日呆在家里,遇到有人死亡,棺材店或专门为死人诵经(“铺前经”)的人就会介绍丧家上门去找土工。
  对于比较贫穷的丧家,土工要事先讲好价钱;对于大户人家,土工则让丧家随意送红包作报酬。红包要送多次,替死人穿衣时要送红包,以后每唱一次好话(吉祥语)、做完一个仪式都要再送一次。
  民国以后,原由绅士主持的“点主”和“授土”仪式逐渐改由土工包揽,土工在殡葬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推广火葬以后,土工改由火葬场得到死人的信息。改革开放以后,“土工”一词已不再使用,殡葬工作由殡葬管理所统一处理。
  
  附:不正当行业习俗
  旧时,漳州一些人靠搞迷信、卖淫、求乞等不正当的方式谋生,当时社会也容许他们以此为生计,这些人遂成为社会阶层的下层。其中搞迷信和求乞的谋生方式带着较深厚的地方特点。
  一、迷信行业
  漳州居民自古信鬼尚巫,以从事各种迷信活动为生的人历来不少。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政府严禁,此类人转入地下营业。80年代以来,他们又纷纷出来公开或半公开营业,有的甚至借现代科学之名以大行其道。
  旧观念认为,从事迷信活动的人泄露天机,不得善终。俗传欲从事迷信行业的人要先带一碗饭进厕所,放在茅坑的踩板上祭告神明,在贫穷、绝后和短命这三种厄运中认选一种,誓毕将那碗饭踢入粪坑中,其后此人搞迷信活动才会灵验。过去巫觋神棍的收入多用于敬奉鬼神或给寺观“添油香”,本人及家庭的生活不敢露富。近年来迷信活动的商业性逐渐加重,靠迷信活动发家致富的屡有所见。
  漳州的迷信行业五花八门,除了地理先生、择日先生常由其他职业的人兼任之外,大多将迷信活动作为主业。
  (一)上 童
  近似北方的“跳大神”。上童必须先焚香祈祝,童乩(神棍或神婆)坐在椅子上念念有词;随即双腿上下抖动,自称为神明附体。于是就代该神明回答问神者的请求,有时也以扶乩的形式作答。另有一种由翁姨(神婆)设坛召神,并上坛作巫舞为问事者消灾求福,称为“跳翁姨”。
  至于在迎神赛会时某些人突然进入亢奋状态,举措暴烈,甚至于自伤自残,俗以为这种人是偶然被神附体,称为“生童”,不属于职业神棍。
  (二)算命与看相
  过去算命先生多为盲人,60年代一度绝迹。现在又出现不少,多为明眼人;而且自称算命、看相、卜卦无所不通,遇到凶的命、相、卦,还能指点祈禳和规避的方法。
  旧时,漳州有多种多样的卜卦形式:
  签卦 卦者(多为盲人)以和筷子一般长短的竹签为卦签,装在竹筒内,在街上边走边抖动竹筒,让卦签在筒内跳动发出响声,吸引人抽签问卦。
  鸟卦 卦者训练一只画眉或其他鸟,顾客问卦时,鸟就从卦签堆里叼出一支签,卦者根据该签占断吉凶、未来。
  米卦 卦者(多为盲人)将少许米粒装在小竹筒里,顾客用手指从筒里夹出米粒让卦者触摸,卦者根据问卦者三次夹出米粒的情况来占卜吉凶、成败。
  歌卦 卦者弹奏月琴招徕顾客。有人问卦时,卦者将吊在琴把上、写有许多歌曲名目的转子转动起来,问卦者随手抓一支卦签,卦者根据卦签指定的歌名弹唱一支吟诵古代故事的歌;然后问卦者提出占问的事项,卦者即按刚才吟诵过的古代掌故来占断吉凶、前途。
  乌龟卦 卦者使用一个边上刻有记号的圆盘,盘中央立一转子,转子上用木刻一只乌龟。顾客问卦时卦者转动转子,并根据转子停止时龟头所指的记号来占卜吉凶、判断可否。
  (三)巡家庭
  干这类营生的巫觋一般是上门行事。焚香祷告后,便以神明启示估量求卜者,揣述这一家的每个在世者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求卜者可以详细询问远在外地的家人的情况,但是不得询问已去世家人的情况。据说违犯这一禁忌会触犯神灵,巫觋当时就能发觉并加以惩罚。
  (四)牵 亡
  又称“关亡”或“巡阴”。女巫在欲与故世亲属对话者之前“入定”,声称已进入阴间。不久她就描述某个鬼魂来找他的亲友,并模仿死者的声音语气与亲人对话。求者能否如愿,以及哪个鬼魂先来到,全由女巫决定。
  (五)舁神求药
  民众有疾求神,神棍便舁神像沿家求取药草,指定某家庭院内栽种的草药(如车前草、茜草等)为神明指点的灵药,采来给病人服用。50年代以后,这种迷信活动已被禁绝。
  上述迷信活动,都是借鬼神谋生;散布鬼神主宰命运的思想,传播宿命论,愚弄百姓。有的延误疾病医治,甚至造成人身死亡。人民政府一向禁止,加以取缔,但屡禁不止。
  二、乞 丐
  历史上漳州乞丐往往结帮。南宋时,强乞的叫化子“入人家厉色峻辞,如诛所负,排门逐户,无一放过,应之稍迟,便出恶口,人户畏惧,不敢讥呵”。
  清代,漳州的流丐“数十成群,冲门打户,日乞夜盗,硬索灶米,弄得鸡犬不宁”。清末,一批乞丐强占南山寺作为乞丐营。平时四出求乞,乘间盗窃财物,如逢人家有红白喜事,便结伙上门勒索。
  乞丐的乞讨方式除了通常用卑言戚语求得怜悯而得到施舍之外,还有以下几种强乞法:有的故意弄得浑身污垢,腥臭难闻,靠近时使人无法忍受;有的身上长疮发脓,蛆虫在痈面上出入,求乞时掀开衣服,露出痈疽,使人目不敢视;有的还故意制造冲突,拿头往人身上或墙上、桌角上撞,抹一脸血,然后躺在地上说“今天我死给你埋!”死赖活乞。办喜事的人家或新开张的店铺遇上这种难堪事,只得与乞丐头协商,破财消灾。
  清末民国初,有了警察,丐帮哄乞、强乞的情况有所收敛。但丐帮仍继续存在,各地乞丐都住在乞丐营里,未经乞丐头的允许,不得在本地行乞。墟日丐头带领丐帮到集市上行乞,其他日子丐头划分地段让众丐向城乡居民行乞。丐头还负责处理乞丐的盗窃事件。居民衣物、鸡鸭被偷可投诉丐头,丐头暗中调查,查出后即将原物归还失主。
  当地有人娶亲时,丐头也手捧鞭炮和花烛,带领众丐向娶亲之家贺喜。办喜事之家要另设喜筵宴请众乞丐。席后丐头收回鞭炮和花烛以备下回使用。
  当地水、陆发现无主死尸,丐头会手捧一捆鞭炮和一对花烛向店铺募捐埋尸的工钱,向慈善机构领款购买棺材,然后带领众丐收埋死尸。
  春节前,丐头拿着印有吉祥字样的红纸条(称“葫芦单”)沿街敛钱,店主付给一定数量的钱,得到一张葫芦单,将其贴在店前显眼处。其他乞丐见到红纸条便自动离此到别处乞讨。
  新中国成立后,乞丐作为游民无产者受到很好的安置,乞丐营从地方上消灭了。后来虽有乞丐,但都属个人行为,滋扰社会治安的丐帮成为历史陈迹。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