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史实纵横
记亲历漳州解放庆祝大会盛况及漳州城区的变化
2020-02-2715:45:45来源:

(一)

  漳州一解放,我被安排在军管会文教部工作,办公地点在中山公园里面的仰文楼,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和漳州解放的庆祝盛会,现追记如下。

  漳州城,就是现在的芗城区,1949919日解放。101日,漳州人民在欢呼声中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欢庆漳州回到人民的怀抱。

  为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和漳州解放,漳州军管会决定召开一次隆重盛大的庆祝大会。101日下午,在省立龙溪中学(现漳州一中)会议室召开筹备会,会议由军管会文教部罗晶部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机关、团体、学校、工会、部队等代表。会议决定:一是107日下午5时在中山公园召开庆祝大会,各单位组织人员整队进场,会后游行。二是101日至7日为国庆宣传周,各单位文娱宣传队上街宣传,教唱国歌,机关、团体、居民、住宅要悬挂国旗,工商联负责在大街、巷口结彩牌。三是除执行任务者外,一律放假3天。

  1949107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新生的漳州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和漳州解放的盛大集会。那天秋风凉爽,日暖大地,漳州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山公园,争相参加庆祝大会。下午5时,卢叨、李伟、丁乃光、陈文平、李承尧、马兴元、罗晶等党政军的领导同志健步登上主席台。主席台上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巨幅画像,庄严隆重的庆祝大会开始了。

  整座漳州城沸腾起来,放眼望去,数不清的红旗、横幅,不断涌入的人流,真是旗的海,人的河。猎猎飘动的三角旗,就像奔腾不息的河流,那震耳欲聋的口号声、鞭炮声、腰鼓声汇成一曲曲胜利的交响,在人们的耳边回荡。欢欣鼓舞、满脸欢笑的工人、农民、学生、解放军指战员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向前涌动。中山公园内掌声四起,欢声雷动,到处是人头攒动,到处是欢声笑语。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红色横幅显眼夺目,“毛主席万岁”“坚决拥护中央人民政府”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唱响公园内外,拉歌应唱此起彼落,掌声雷动。

  庆祝会完毕,盛大游行开始,部队先导,工人、农民、学生、机关、居民依次跟进,游行队伍雄伟有序。游行路线由中山公园经香港路、厦门路、延安路、新华西路,终点到马肚底体育场。

  欢腾的游行队伍,人们手执国旗、彩旗、红旗、三角旗,欢呼雀跃,沿途歌声、口号声、鞭炮声震荡整座漳州城。腰鼓队、秧歌队、五彩缤纷的文艺队,伴着音乐节奏载歌载舞地行进。部队表演富有民族特色的《兄妹开荒》的折子戏,吸引无数围观的市民,这样赏心悦目的场面,漳州人民还是第一次看到。游行队伍经过之处,万人空巷,大家扶老携幼涌向大街两旁。漳州的街道变成了人们的河流,整座漳州城成为欢乐的海洋,漳州大地呈现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漳州人民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庆漳州解放。

  原计划当晚在中山公园由解放军文工团演出歌舞剧,因游行时间拖长了,演出改在第二天夜间。那晚,部队文工团表演了《血泪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精彩节目,连演3场,深受漳州市民欢迎。

(二)

  解放70年来,我在漳州工作和生活,经历过风风雨雨,一直到离休,见证了漳州的巨大变化。解放初期漳州有“三怪”,电话不灵、电灯不明、街道不平,现在这“三怪”早已成为历史。

  首先是通讯的变化:漳州的电话,经历了从“不灵”到“灵”的历史,解放初期的电话相当落后,在1980年以前全部是手摇电话机,接线速度慢、信号不好。全市没有一根水泥电杆,电线杆全是木制品,一遇风吹雨打,不是杆倒就是通话不灵,通话声音像蚊子叫,喊破嗓子还是听不清。长途电话没有国际线,漳州与外界通讯联系仅靠几条悬挂在天空中的明线。

  建国前的电话,只是达官贵人的专用品,到了80年代,多是机关、企事业单位才有电话,直到90年代漳州安装程控交换机,电话不灵的历史才宣告结束。

  现在的电话已走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各色人群都有手机,4G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形成立体通讯网络,低空有WIFI、中空有4G无线、高空有卫星通信的多层叠加的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成为无线宽带城市。

  其次是电力的变化:1949年前,漳州军管会派军代表进驻漳州电厂,这时的漳州电厂总容量138千瓦,年发电量6.05万千瓦,职员28人,工人22人。

  漳州电厂始建于19164月,由地方人士蔡荣堂等人合资创办,厂址设在陆安东路25号(现为新华东路27号)。解放前,政局动荡,加上经营不善,线路破损率达54%,设备多年带病运行,零部件进口不易,修理费用无来路,导致机组时开时停,长期处于低电压运行,供电区域一再缩小,供电范围局限在新华东一带供富户商贾照明之用。整个市区没有一盏路灯,夜间行人只能随手携带灯笼、防风灯或者靠商户照明的余光。白天不供电,就算夜间也只供6小时照明电。供电结束时间到了,电厂便发出停电讯号,用电的商行立即准备煤油灯或汽灯。当时漳州流行一句话“街头安电灯,街尾点汽灯”“电灯的光度不如蚊香的强度”。老百姓对电厂的电灯不叫电灯,而叫“电香”。

  70年来漳州电业突飞猛进,漳州的电力快速发展,目前日夜供电,覆盖城乡山区,每到夜晚,整个市区灯光璀灿,彻夜通明。

  其三是城市的变化:19499月接管漳州时,漳州是一座又破又旧又低矮的城市,街道布满了条石、砖块、黄土、泥沙路,路面坑坑洼洼崎岖不平,起风时沙尘飞扬,下雨天路面变成“水泥”路,上路出行很不方便。街道又窄又脏,一个人站在路中心,左手可以买香烟、右手可以买火柴。市区面积不大,老百姓说“城里放鞭炮,四邻八乡全听到”。当时街道叫“四无街道”:一无人行道,二无路灯,三无排水沟,四无水泥路。

  房子的建筑多是砖混结构,低矮平房,很少有四层以上楼房。回想我一家六口人,挤在十多平方的破小房间,风吹怕倒,大雨怕漏。吃、喝、拉、撒全在里边,一住好几年。房间仅容一张床,小孩睡床上,大人睡地板,客人睡伙房。一直到1980年才有了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的家。

  70年后的漳州,住宅建设不断加快,居住条件不断完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宽阔顺畅通行,生活区完美优雅。

  其四是服饰的变化:50年代是蓝色(服装)的世界,60年代是棕色(服装)的天下,70年代是绿色军服时髦。进入80年代,各种各样的服装铺天盖地涌进服装市场,牛仔裤、连衣裙、“封建头民主肚”的服装开始流行,90年代以来更是花样繁多的花花绿绿世界。

  几代人习惯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已成为历史,如今人们对衣服着装的要求已不再是买买用用了,而且要求重场合、重款式、重面料,主要花色不断求新求异,越来越强调质量要好、个性化要强、品牌要响。

  其五是饮食的变化:解放前吃过龙眼核、香蕉头、地瓜叶、空心菜,想吃大米、面粉不敢想。建国后党政领导认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大抓粮食生产,大家有饭吃,到了1958年放开肚皮大吃饭,后来三年困难时期是“瓜菜代”,食品开始凭票定量供应,所有日常用品都是凭票排队购买,有粮票、肉票、蛋票、糖票、油票、布票、煤票……没有票什么都买不到,生活过得紧巴巴,只好偷偷家里养几只鸡,生蛋滋养身体,但又怕被“割资本主义尾巴”。

  如今,由过去的想吃吃不到,变成想吃就吃,到处是风味小吃、大排档、酒家、饭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用什么就买什么,真是天壤之别。

 

  (作者系离休干部)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