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史实纵横
红色漳州
2020-09-2315:56:29来源:

                 红色漳州

漳州地处福建省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革命历史悠久、党史资源丰富,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城市。全市共有平和县、诏安县、南靖县、芗城区、龙海市、漳浦县、云霄县、华安县等8个原中央苏区县。作为中国共产党一个组成部分的漳州党组织,其发展历程就是党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伟大奇迹的真实写照。

1600847931974253.jpg

平和暴动纪念馆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漳州就一度被誉为“中国南方革命中心”“中国革命青年和社会主义者的朝圣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漳州一批革命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革命运动,在斗争中迅速成长。1926年,漳州各地纷纷建立共青团和中共地方组织,成为福建省最早建立党团组织的地区之一,并于1927年成为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诞生地。1928年2月,福建省第一支具有红军雏形的革命武—福建省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在平和创立;3月8日,党领导的平和暴动,打响了福建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拉开了“福建工农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并着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使漳州革命斗争走在全省的最前列。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苏区红军攻克漳州,进一步促进闽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漳州大片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漳州地方组织和红军游击队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闽粤边游击区成为南方8省15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漳州300多名游击健儿整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一营北上抗日,而留在各地坚持斗争的党组织,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反顽斗争,使漳州革命老区成为党在南方重要的战略支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漳州地方组织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武装斗争和第二条战线斗争,终于迎来了漳州全境的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福建省委的领导下,中共漳州地方组织带领全地区人民,以高昂的斗志和满腔的热忱,投入到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工作中,积极开展剿匪反霸、民主建政、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重大的贡献。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了闻名省内外的谷文昌精神、龙江风格和太平之风等先进典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漳州开始了历史性转变。全市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完成了新时期农村变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使漳州整个国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向速度、质量、效益转变,经济格局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1985年实行地改市后,漳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紧紧把握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从当地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路子。新世纪初期,更是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这一主线,大力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漳州的富美基础。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漳州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加快打造工业新城、建设富美新漳州,当好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先锋。

回望历史,思绪万千;展望未来,豪情万丈。我们必将坚持初心使命,奋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全方位推动漳州高质量发展跨越,谱写漳州发展新篇章。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