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的由来
2020-09-2316:20:59来源:

漳州的由来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是闽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著名“鱼米花果之乡”、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共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厚重的历史人文与激扬的时代活力交相辉映,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竞相迸发勃勃生机,高质量特色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相得益彰,一座开放包容、敢于拼搏、活力四射的工业新城正在形成,“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漳州宏伟蓝图徐徐展开。那么,这座魅力之城的“芳名”是如何来的呢?

微信图片_20200905104912.jpg

据考古发现,漳州在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已有人类活动,后成为闽越族部落支系。《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闽越地划为闽中郡,漳州境域开始纳入秦中央版图。

1600849362987591.jpg

汉至南北朝时,漳州境域以梁山蒲葵关为界,长期分属两个不同的郡县。晋义熙九年(413年),析揭阳立绥安(范围为今漳州梁山以南)。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析晋安郡晋安县,在九龙江北溪下游地区及滨海地置龙溪县,在西溪中上游地区置兰水县(龙溪置县另一说为梁大同六年,即540年)。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兰水、绥安(范围为今漳州南境)并入龙溪县。至此,漳州境域同属龙溪县,这也是漳州旧称“龙溪”的历史渊源。

唐总章二年(669年),镇守龙溪的曾溥年老乞休,又因泉(治今福州)、潮 “蛮獠”啸乱,朝廷晋升归德将军陈政为朝议大夫,率府兵3600人入闽平乱。陈政所率唐军扎营柳营江畔(今江东),打退当地武装,进军梁山蒲葵关下。后来,“蛮獠”首领组织更大规模的狙击,陈政寡不敌众退守九龙山(今九龙岭),且耕且守,并奏请增兵。朝廷命以陈政之兄陈敏、陈敷带领光州固始籍58姓唐军南下驰援。陈敏兄弟奉母魏箴与年仅14岁的陈元光同行,率府兵从光州固始千里南下。途中,陈敏、陈敷不幸相继病逝。其母魏箴领兵入闽与陈政会师。陈政采纳军咨祭酒丁儒之策,瓦解柳营江西当地武装,教化西北山峒的黎民,围歼少数顽固之敌于蒲葵关下,打通了南进的道路,从而进屯梁山外的云霄镇。平乱伊始,受尽劳累病苦,南下将士对北方故土思念情切。陈政指着江水对将士们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并改云霄江名为漳江,此即为后来以命州名埋下伏笔。

仪凤二年(677年)四月,陈政病故于军中,墓葬在云霄将军山麓。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唐军开发南蛮之地。垂拱二年(686),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析龙溪县南境设置一州,辖怀恩、漳浦2县(范围为今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四县及平和县南境)。州治最初设在云霄的西林,因旁有"漳江",故州名为"漳州"。漳州名称的正式出现,就是这样来的。

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奖农助耕,惠工通商,融合汉蛮民族,施行唐化教育,传播中原文化,使处于闽粤间的这一千古蛮荒之地走向初步文明和繁荣发展,成为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衣冠文物的八闽名邦之一。

1600849391525770.jpg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