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蔡璧与鳌峰书院
2021-02-1910:46:13来源:

 

 

福州鳌峰书院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著名理学家、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建,以继承与发展理学为宗旨,集学术研究、整理出版书籍和教学等功能于一体,定期从全省已经取得秀才资格的士子中,招考优秀学生入学,聘请著名学者主持教学。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撤销为止,书院共考取进士163人、举人700多人,是清代福建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书院。

鳌峰书院全图.PNG

鳌峰书院全图 (严利人 供图)

鳌峰书院办得如此出色,与蔡璧、蔡世远父子密切相关。他们以深厚的学问,知行合一的品行,炽热的家国情怀,为初创的鳌峰书院呕心沥血,谋划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蔡璧(1648-1711年),字君宏,号武湖,漳浦人,是鳌峰书院首任山长,为人方正廉洁,被称为全闽之师。他天资聪睿,年9岁即善属文章;年22,补博士弟子员(生员)。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乡里“拔贡”入京,选入太学,两试皆第一。留京5年中,掌权者欲其从政为官,而蔡璧乐于学问,无意入仕。康熙十六年(1677年),其时父蔡而煜为避乱居梁山之麓,蔡璧遂南归讲学、授徒。返漳浦后,声名日重,然而未尝通谒一官以邀半职。陈汝咸以翰林出知漳浦县令,使人导意,欲见蔡璧,不可。后“闻其家近清泉寺,陈乃挟诸生,伪出游,造庐乃得见。退而叹曰:‘今之黄叔度也!’(黄叔度是东汉末年德行高尚的饱学之士)”(见清《漳浦县志》)。

蔡璧博学多闻,平生于经、史、子、集多有涉览,且对《四书》讲解及制艺文章研究尤为精详。他教授生徒不费辞说,语皆切要,于圣贤奥义,多能洞达悉微,把握关键。教士首重器识,善于通过圣贤的言语、事迹,来提升学生的人生格局与思想境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蔡璧年届60,以选贡授罗源县学教谕。当时仕宦多视教职为小吏,以为不能闻达公侯、安邦定国。蔡璧慨然应曰:“天下之治乱在人才,人才之盛衰由学校,学校之责任在官司,吾其可苟焉已乎?”阐明官正国治、教育兴邦的思想。他虽年值耳顺,却不辞辛劳,亲为诸生讲论文章、评析经义,从不因琐屑而稍有倦怠。讲论中,“至有不平处,则义形于色”,一股浩然正气填塞胸臆,其坦荡磊落之行谊,常为士气主盟。后转教于侯官、连江等地,任职期间,多所造就,声望弥高。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名儒张伯行巡抚八闽,在于山鳌峰之麓,创建鳌峰书院,意欲重兴理学、大振文教。时蔡璧已名扬九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台湾列入版图后之翌年,改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布政使司,遂称“九闽”〕,“自乡党族戚以及四方之君子、当道之贤大夫,人人服其德量而乐道其高风。”张伯行亦早闻其贤,故延请为书院山长,使教以经史,弘扬程朱理学,讲明正道以裨益士习。

蔡璧培养学生,注重道德品行,“论学以躬行为本,不以空谈性命为高;读书要归于根柢深厚,返求诸身而自得之。”教人读书讲求循序渐进,而后返归身心,切己体察。他以“经、传、子、史及宋儒诸书各以次授,每日限以工程,而使之体认,曰:‘返之身心可以寡过,措之笔下可以为文。’”掌教期间,为力挽空疏学风,主张为学应师法古圣先贤,本其行事以就道思齐,曰:“见古人之行事、立言,而反求诸己。其流于不肖者,鲜矣。”在书院,凡于政事有所裨益,知无不言,诸生咸服其教,故而“品定其文字而不启争端,规箴其短长而不生怨怒,伪者献其诚,慢者致其恭”。他秉持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观点,平日教授生徒注重“笃伦理,严义利”,认为“本此而行之,古人不难至”。希冀通过立志,与学问上不断充实完善,对社会作出不朽的建树。其间组织编纂理学丛书《正谊堂全书》,总其大纲并指导门人校订周、程、朱、张等先儒著作。还曾诠释《朱子学约》数条,为书院学风奠定基础。张伯行对此深为赞赏,曰:“第依蔡先生样。”

张伯行抚闽三年,任上先后考核官吏两次,未尝举荐一人。他信服蔡璧道德与学问,欲举其行谊于朝廷。蔡璧闻说,力辞衰老,于是此事乃作罢。后又得知蔡璧家贫,所居萧然四壁,遂欲提高其薪俸以作资助,蔡璧辄言:“家口少,无内顾,此间月给足用也。”故巡抚对其愈加敬重,不敢对他在钱物上照顾,恐有损其清名。

蔡璧主持书院间,人才极盛,肄业(古人称,师授生曰授业,生受之于师曰受业,习之曰肄业)生多高第而去,使鳌峰书院“文薮”之称闻名远近。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蔡璧因年老多病乞归漳浦。

康熙五十年(1711年),蔡璧病危,七月初一日因病不治,与世长辞,享年64岁。卒赠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祀罗源县学名宦祠、鳌峰书院名师祠。后张伯行为之作墓志铭旌表其人,曰:“先生之学,惟则古称先,不为剽窃之言,表暴之行,而人信服之,盖以盛德也。”

蔡璧生性耿介高洁,能将圣贤道理化于实践,一生履行孝道,勉力奉养双亲始终如一。他以诚待人,尝自言曰:“吾一生惟无私可以取信于人。”从教三十余年,教诲生徒竭尽心力,而“未尝营一田产”。每以育才匡正天下为己任。其德性与学问,成为后来者的矩范与榜样,更深深影响着子孙、学生和后人。

 

 

编辑:陈坤山 杨静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