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议》着重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议》还提到: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等,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建议》庄重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追求的重要目标。我们党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其次,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我们党始终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进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再次,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我们党始终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真正有前途、有力量的国家和民族,必然有其灿烂的文明、辉煌的文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更需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的重要职责是存史资政育人,在文化领域范畴,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方面面,都有史志部门的责任和担当。
其一,存史展现了史志部门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职责。总结并阐发上下五千年中国的文明史,将其灿烂的文明、辉煌的文化总结好、阐发好,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职责,其意义不言而喻。
存史是我们史志工作者开展史料征集、研究和编纂的主要业务和立足之本。存史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我们资政育人的水平。离开史料的征集和研究,资政育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多年来,我们立足于这项根本职责,征集、编研了大量的史志成果,这对于人们了解历史的进程、了解灿烂的文明、了解曾经出现过的辉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党史研究成果,对于人们深刻认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以此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所以,我们做好存史工作,深入研究漳州五种精神,就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根本职责、具体职责。
其二,资政展现了史志部门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地位。深入研究中华文明史,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史志部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资政是我们史志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资政,就是要通过深入的研究成果,用党的丰富历史经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自古以来,鉴今、资政就是史学的内在品格,是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的史志中,蕴涵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特别是党史中,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在历史上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经验,能够为贯彻高质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能够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能够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也能够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出,要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们史志工作者要善于挖掘、总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出一批有质量、有高度,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成果,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史志智慧和力量。
其三,育人展现了史志部门对文化强国建设的特殊作用。不断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宣传弘扬革命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育人也是史志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育人,就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党史宣传和教育,在引导舆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上发挥作用。”中华民族素有从读史学史中提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境界的追求。我们党历来重视运用历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注重从党的历史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注意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不断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出,要“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的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在这方面,史志育人具有特殊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史志成果转化。史志成果转化,主要可分为纪实类史志作品和文艺类史志作品,但首先要重视推出还原和反映真实历史的史志纪实类作品,这类作品往往采用符合时代特点、适应大众需求的内容和形式,与学术性强的史志研究成果相比较,其优势在于更具应用性、通俗性和普及性,更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和观赏兴趣,更能直接发挥育人的效果。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推出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史志文学文艺作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新期待,扩大史志成果的可接受度和受欢迎性。特别是要走出去,深入宣传教育,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涉及党史方志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展示我们的史志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的特殊地位,展现史志育人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