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 构
2021-03-0115:46:49来源:漳州史志研究室

  




一、唐代机构
  


  垂拱二年(686年)置漳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漳州为漳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漳州。州(郡)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州(郡)辖县初为2个(漳浦、怀恩,怀恩废后为漳浦、龙溪),后增至3个(龙溪、漳浦、龙岩)。漳州属下等州,州(郡)署职官(长官、属官及吏役)则各有分工。县以下实行乡里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以下在域镇称坊、农村称社。
  州(郡)署行政长官 首为刺史(郡署为太守)1员(正四品下,历任刺史多带军职),执掌全州(郡)军政财文大权;次为别驾1员(从五品上,此职自唐中叶后不常设),是刺史的辅佐官员,主管州(郡)署事务,监察属官施政;再次为司马1员(从六品上)专管戎政,包括器械、粮备、军籍授予等。以上3员,合有典狱8人、间事4人、白直(侍卫)16人,分别办理日常事务。
  州(郡)署属官 主要的为:录事参军事(简称参军)1员(从八品上),主管符印,相等于刺史的总务长,有吏2人协理;录事1员(从九品下),主办总录众官署文籍;司仓参军事1员(从九品下),主管户籍、财政、道路、过关所凭照、免除租税、徭役及拖欠税赋,以及兵马草料、迎宾客舍、民事诉讼等事务,有佐1人、吏4人、帐吏1人协理;司田参军事1员(从九品下),主管田园、宅第,计口分给耕作田园,包括世代相传的“永业田”、按官品等级赐给的“荫田”,有佐、吏各2人协理;司法参军事1员,主管审讯、监狱、律令等,有佐1人、吏3人协理;参军事1员至2员,主管来往官员的查核、接待与引导;文学(教官)1员,学生40人,元和六年(811年)废;医学博士1员,主管治疗官民疾病,有学生(即医生)10人。
  (五代十国时漳州属闽国,史志无漳州职官的专门记载。)
  



二、宋代机构
  


  宋初仍实行州、县、乡、里制,但官制有所更改。鉴于唐中期藩镇割据,五代时形成武人横恣之弊,首先州直属中央,不授刺史,只派京官前往“知州事”(即管州事);继而县令也不授职,只派京官前往“知县事”。这样,仍恐知州的权太大,又增设通判以分其权。直到神宗时才企图恢复唐代的官制。熙宁二年(1069年),县以下采用王安石的都保制(保甲制),10家为1保,设保长;50家为1大保,设大保长,10大保为1都保,设保正。元丰八年(1085年),废都保制,仍实行乡里制。但漳州所辖4县,有2县(龙溪、漳浦)沿用都保制,有2县(龙岩、长泰)恢复乡里制。
  州署行政长官 知州事1员,职掌总理州政;通判军州事1员,职掌佐理州政,包括兵食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以及州署公文,属官监察等;添差通判1员,职掌大致同通判,但时置时废。
  州署属官 幕职佥书判官厅公事(简称佥判)1员,由京官推任,协理州政,总管文牍;军事判官1员,职同佥判;军事推官1员,职同军事判官;诸曹录事参军1员,主管州院庶务,纠正诸曹(分科办事的官署)稽违;司理参军1员,主管讼狱勘查之事;司户参军1员,主管户籍、赋役、仓粮、交纳;司法参军1员,主管议法断刑;教授1员,主管以经术行义训诲诸生、督促课试之事。学校设有学正、学录、学直、经谕等官。
  



三、元代机构
  


  元代地方划分行中书省、路、府、州、县5级。漳州路属福建行中书省,属下等路,设总管府,下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南胜(元末改名南靖)5县。县以下为里(都)社制。
  行政长官 达鲁花赤(蒙语,下同)1员,以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掌握符印,有最后决事权,操南人生杀大权,并监督本路行政官员;总管1员,以汉人或南人充任,总管全路事务,兼管内勤、农事,但重大政事受制于达鲁花赤。
  属官 同知1员,佐理全路政务;判官1员,职同同知;推官1员,专职刑狱。
  属署 经历司,设经历1员,知事1员,提控案牍1员,照磨(主办文书、照刷、卷宗的官吏)兼承发、架阁(主管储藏账籍、文案的官吏)1员,辖有通事、译史各1人、司吏30人、贴书60人,主办总管府的行政事务和文书档案。录事司,设达鲁花赤1员,录事1员(此两员都是该司的长官),判官1员,典史1员,辖有司吏6人、贴书12人,主办城市防卫、城厢治安、审理诉讼案件、拘捕审判罪犯。另有本路直辖的儒学教授1员,学正1员,学录1员,蒙古教授1员,书院山长1员,主管学校教育;医学教授1员,阴阳教授1员,主管医药卫生、巫卜祭祀等。司狱司,设司狱及丞各1员,管理狱中囚犯。府仓,设大使、副使各1员。平准行用库,设提领大使、副使各1员,主办田赋征收、管理粮仓和官府物资。杂造局,设大使、副使各1员,主办制造兵器,管理手工业品的生产。惠民药局,设提领1员,负责施舍药品,为民治病。税务(局),设提领大使、副使各1员,负责工商税收的征收。
  



四、明代机构
  


  洪武初,改漳州路为漳州府,府以下为县。漳州府辖县由元代的5个,到嘉靖末年析置为10个,即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南靖、漳平、平和、诏安、海澄、宁洋。县以下龙溪、漳浦仍旧实行里(都)社制;其余8县,实行里甲制。里甲制:即以110户为1里,推举人丁多的户主10人为轮值里长,每年轮流1人为执行里长;10户为1甲,每年轮流1名户主为甲首。
  府署行政长官 知府1员,正四品,主持全府政事,掌府印。辅佐知府的分管长官有同知、通判和推官。同知,原设1员,佐知府理庶务,兼管清军(即清理军伍及训练、赏功、火器、车船、马政等军务);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因沿海倭乱,添设海防同知1员,专管海防事务(同知2员均正五品)。通判,原设1员,佐知府理庶务,专管粮政;正德六年(1511年)增置捕盗通判1员,正德十五年(1520年)又增1员驻扎边区诏安(至嘉靖初裁革);隆庆二年(1568年)裁捕盗通判,万历二十年(1592年)复设,兼驻云霄城(通判2员均正六品)。推官1员(正七品),掌管执行律令,审判刑事、民事案件;府堂上还有司吏10人、典史22人协办。
  府署内部机构及官员 经历司,经历1员(正八品),掌司印,办理本府文书出入,遇有巡行御史,即照会转呈;知事1员(正九品),办理司内事务,有典史1人协理。照磨所,设照磨1员(从九品),掌所印,主办磨勘、照刷,凡公文出入,皆附簿登记,字有差错,就旁圈注;检校1员,辅助照磨,无勋阶品位;所内还有典史4人,协办所务。司狱司,设司狱1员(从九品),掌司印,管理狱中囚犯。
  府署外“杂职” 儒学,教授1员(从九品),总管学事,掌学印;训导4员,分管四斋(学舍),有府学廪膳生、增广生员各40人,附学无数,有司吏1人协办;阴阳学,正术1员(从九品,有官职无俸禄),领阴阳生推测时候;医学,正科1员(从九品,亦有职无俸),领医生医治官吏、军民疾病;税课司,大使1员(从九品),掌司印,主办征收商税、门摊钱等,有司吏1人协理,嘉靖十五年(1536年)裁撤;杂造局,大使1员(从九品),掌局印,主办造弓箭、布匹等物品,副使1员佐大使分理局事,亦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裁撤;僧纲司,都纲1员(从九品,亦有职无俸),领众僧焚香祝圣;道纪司,都纪1员(从九品,亦有职无俸)、副都纪1员,统领道士焚香祝圣;常平仓,大使1员(从九品),掌仓印,主管收支本仓税粮,副使1员,协助大使收支;镇海卫仓,副使1员,职务与常平仓同;丹霞驿,驿丞1员,无官阶,印鉴用条记,主管来往官员接送和政论公文递送,驿吏1人协理。
  



五、清代机构
  


  大体沿袭明代省、府、县制。省、府之间所设的道,是沿用元代的行政区域名称,但实际不算正式的行政区划,道署(设在漳州的称“海防汀漳道”)官员专管海防事务,不管地方行政。漳州府辖县,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前,仍是明代的10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起,因龙岩县升制为福建省的直隶州,并割漳平、宁洋2县归属该州,漳州府仅领龙溪、漳浦、长泰、南靖、平和、诏安、海澄7县。乾隆八年(1743年)立石码厅,嘉庆元年(1796年)立云霄厅,漳州府乃辖7县2厅(均系散厅,为次县级)。县以下,实施“邻保检察法”:10家为1甲,设甲长,百家为总甲,设总甲长,实行连坐治安,汉人1人犯法,知情不报,则其余9家和甲长、总甲长都要被治罪。康熙四十年(1701年)颁行“保甲令”,对城乡民户人口重新登记,每户发一纸牌,写明人口姓名、性别(人口增减都要及时填报),每10户立1牌头,10牌立1甲头,10甲立1保长。
  府署官制(机构、职官、职能)完全仿照明代,但府署的职官、属官有一部分被逐步裁减。如同知,在顺治初仍旧2员,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裁去管理清军的同知1员;通判,开始时粮、捕通判并设,为2员,顺治七年(1650年)粮、捕归并为一,只剩1员。
  漳州历朝机构及官员任免、职务变更,随地方政制的变革而变化,州(郡)、路、府及县行政长官均由朝廷委任外籍人充任,一般3年一任。
  

 表31-1

唐至清漳州行政官员名表



朝代

官职名称

姓 名

籍 贯

就、任职时间

附  注

刺史

陈元光

光州

垂拱二年(686年)


刺史

陈 珦


先天元年(712年)

元光子,生于漳州

刺史

殳伯梁


天宝间(742年至755年)


刺史

陈 酆


天宝间(742年至755年)

陈珦子,生于漳州

刺史

陆 某


至德至大历间(756年至779年)

失名,以员外郎任

刺史

张 九


至德至大历间(756年至779年)

失名

刺史

陈 谟


建中间(780年至783年)

陈酆子,生于漳州

刺史

柳少安


建中间(780年至783年)


刺史

张 登


贞元间(785年至804年)

任期七年

刺史

李 登


贞元十七年(801年)


刺史

韩 泰


长庆间(821年至824年)


刺史

吕 某



失名,与白居易同时期

刺史

张 怡


会昌、大中间(841年至859年)


刺史

郑 薰


大中间(847年至859年)

任期三年

刺史

林简言

福清


大中间进士及第,官终漳州

刺史

李正己



字济翁,《文献通考》作李匡义

刺史

崔 衮


咸通间(860年至873年)

见咸通四年开元寺塔及张滨诗

刺史

王 佩


咸通间(860年至873年)

见咸通十四年三平寺碑

刺史

黄 碣

闽县


以战安南有功而任刺史

知州事

陈文



见《通志》

知州事

刘 援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以衙尉寺丞任

知州事

于 诩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一作翊,以将作监丞任

知州事

张 徹


雍熙四年(987年)

以资善大夫任

知州事

邵 某


至道二年(996年)

失名,以国子监丞任

知州事

司空坦


咸平二年(999年)

以比部员外郎任

知州事

石 某


咸平六年(1003年)

失名,以国子博士任

知州事

王言徹


景德二年(1005年)

以太常博士任

知州事

召成范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以太子中允任

续表

朝代

官职名称

姓 名

籍 贯

就、任职时间

附  注

知州事

舒 雄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

以都官员外郎任

知州事

王 冕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以屯田员外郎任

知州事

刘有方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

以殿中丞任

知州事

刘 滋


天禧元年(1017年)

以屯田员外郎任

知州事

吴耀卿


天禧三年(1019年)

以太常博士任

知州事

刘 起


乾兴元年(1022年)

以职方员外郎任

知州事

章 迪


天圣二年(1024年)

以职方员外郎任

知州事

刘有政


天圣五年(1027年)

以工部之属虞部员外郎任

知州事

林休复


天圣八年(1030年)

以刑部之属比部员外郎任

知州事

陈永锡


明道二年(1033年)

以工部之属虞部员外郎任

知州事

刘 适


景祐四年(1037年)

以都官员外郎任

知州事

丁 诵


康定元年(1040年)

以工部之属虞部郎中任

知州事

萧 緕


庆历三年(1043年)

以都官员外郎任

知州事

凌景阳


庆历七年(1047年)

以都官员外郎任

知州事

方慎从


皇祐二年(1050年)

以屯田郎中任

知州事

杜 彬



以工部之属虞部员外郎任

知州事

许 巽



见《通志》

知州事

章东之



以刑部之属比部员外郎任

知州事

向 综



以兵部之属驾部郎中任

知州事

郑 偕


嘉祐三年(1058年)

以屯田郎中任

知州事

葛 闳


嘉祐六年(1061年)

以职方郎中任

知州事

陈 侁


嘉祐八年(1063年)

以都官郎中任

知州事

郭 永


治平二年(1065年)

以少府监任

知州事

臧论道


熙宁元年(1068年)

以都官郎中任

知州事

宋 宜


熙宁四年(1071年)

一作宋直,以太常少卿任

知州事

许 当


熙宁六年(1073年)

以太常少卿任

知州事

马 渊


熙宁六年(1073年)

以职方员外郎任

知州事

郑 蒨


熙宁九年(1076年)

以工部之属虞部郎中任

知州事

陈 冽


元丰元年(1078年)

以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黄 稹


元丰六年(1083年)

以朝请大夫任

续表

朝代

官职名称

姓 名

籍 贯

就、任职时间

附  注

知州事

杨孝孺


元祐元年(1086年)

以朝奉郎任

知州事

曾孝绰


元祐三年(1088年)

以朝奉郎任

知州事

蔡 立


元祐六年(1091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范 峒


元祐七年(1092年)

以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陈觉民


元祐间(1086年至1093年)

尝知漳州。见《通志》

知州事

徐师贡


绍圣元年(1094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陈元老


绍圣元年(1094年)

见《通志》

知州事

杨嘉言


绍圣四年(1097年)

以朝散郎任

知州事

王 譔


崇宁三年(1104年)

以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王嘉言


崇宁四年(1105年)

以奉议郎任

知州事

陈次升


崇宁五年(1106年)

以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方 谷


大观元年(1107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陈先知


大观四年(1110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江 


政和二年(1112年)

以朝请郎任

知州事

宋 观


政和四年(1114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李 


政和七年(1117年)

以奉议郎任

知州事

陈显仁


宣和元年(1119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胡 惕


宣和二年(1120年)

以朝奉郎任

知州事

李 康


宣和四年(1122年)

以朝散郎任

知州事

方 翼


宣和五年(1123年)

以承议郎任

知州事

余 沺


宣和七年(1125年)

以朝散郎直秘阁任

知州事

陈公格

福 清

建炎二年(1128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綦宗礼


建炎四年(1130年)

以直学士通直郎任

知州事

黎 确


绍兴二年(1132年)

以左中散大夫任

知州事

吴次宾



以左朝奉郎任

知州事

王辟章


绍兴三年(1133年)

以左朝散郎任

知州事

陈国瑞


绍兴三年(1133年)

以左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马 


绍兴四年(1134年)

以在朝请郎任

知州事

廖 刚


绍兴六年(1136年)

以直学士左朝散郎任

知州事

胡 铨


绍兴间(1131年至1162年)


续表

朝代

官职名称

姓 名

籍 贯

就、任职时间

附  注

知州事

李弥逊


绍兴九年(1139年)

以直学士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韩 岊


绍兴十年(1140年)

以左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李 庄


绍兴十二年(1142年)

以右朝议大夫任

知州事

张成大


绍兴十四年(1144年)

以右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刘才邵


绍兴十六年(1146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王 模


绍兴二十年(1150年)

以右奉直大夫任

知州事

邓邦宁



以左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温 革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

以左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陆 涣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

以右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赵叔涔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

以左中奉大夫任

知州事

陈康侯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

以右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赵 澳



以左朝散郎任

知州事

逢汝舟



以左朝请郎任

知州事

王希亮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林孝泽



以左朝请郎任

知州事

赵不溢


乾道三年(1167年)

以左中奉大夫任

知州事

高 禹


乾道五年(1169年)

以右宣义郎任

知州事

刘 度



以左朝请郎任

知州事

何 侑


乾道九年(1173年)

以右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王 炎


淳熙元年(1174年)

由枢密史贬任,二年五月再贬袁州

知州事

刘敏求


淳熙二年(1175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赵公绸


淳熙三年(1176年)

以承议郎任

知州事

林 椿


淳熙五年(1178年)

以朝请郎任

知州事

刘敦义


淳熙七年(1180年)

以朝奉郎任

知州事

陈仲谔


淳熙九年(1182年)

以朝请郎任

知州事

何 万


淳熙十年(1183年)

以朝请郎任

知州事

黄启宗


淳熙十一年(1184年)

以朝请郎任

知州事

林元仲


淳熙十三年(1186年)

以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傅自得

晋 江


见《通志》

续表

朝代

官职名称

姓 名

籍 贯

就、任职时间

附  注

知州事

傅伯寿

晋 江

淳熙十五年(1188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朱 熹


绍熙元年(1190年)

以朝散郎任

知州事

邓 驿


绍熙四年(1193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陈 守


绍熙四年(1193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赵伯逷


庆元元年(1195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傅伯成

晋 江

庆元三年(1197年)

以朝散大夫任,伯寿之弟

知州事

陈 朴


庆元五年(1199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方 铨


嘉泰元年(1201年)

以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俞亨宗


嘉泰三年(1203年)

以朝请郎任

知州事

毛 崈


开禧元年(1205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林行知


开禧三年(1207年)

以朝奉郎任

知州事

薛扬祖


嘉定元年(1208年)

以朝散郎任

知州事

钱 


嘉定三年(1210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赵汝


嘉定四年(1211年)

以奉议郎任

知州事

庄 夏


嘉定六年(1213年)

以朝请直秘阁任

知州事

胡 楶


嘉定七年(1214年)

以承议郎任

知州事

张声道


嘉定九年(1216年)

以朝奉大夫任,光绪府志作张声远

知州事

叶元汴


嘉定十年(1217年)

以朝请大夫任

知州事

傅 壅


嘉定十二年(1219年)

以朝奉郎任,伯成之子

知州事

郑 昉


嘉定十四年(1221年)

以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危 稹


嘉定十六年(1223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陈 宓

莆 田

嘉定间(1208年至1224年)

历知漳州

知州事

方 淙


宝庆二年(1226年)

以朝奉郎任

知州事

赵伯骏


绍定元年(1228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吴 燧

同 安

绍定二年(1229年)

见《通志》传

知州事

江 模


绍定三年(1230年)

以奉直大夫任

知州事

李 勋


绍定五年(1232年)

以朝散大夫任

知州事

卓得庆

莆 田

绍定间(1228年至1233年)

见《通志》传

知州事

赵以夫


端平元年(1234年)

以朝请郎任

续表

朝代

官职名称

姓 名

籍 贯

就、任职时间

附  注

知州事

郑 寅

莆 田

端平三年(1236年)

以朝议大夫任

知州事

李 韶


嘉熙元年(1237年)

以朝奉大夫任

知州事

张 


嘉熙三年(1239年)

以朝议大夫任

知州事

徐 


嘉熙四年(1240年)

以奉直大夫任

知州事

常 挺

连 江

嘉熙间(1237年至1240年)

见《通志》传

知州事

黄 朴


淳祐元年(1241年)

以朝奉郎任

知州事

方 来


淳祐三年(1243年)

以集英殿修撰任

知州事

王 璞


淳祐七年(1247年)

以朝奉郎任

知州事

章大任


淳祐八年(1248年)

以朝散郎任

知州事

陈 栩


淳祐间(1241年至1252年)

见《浙江志》

达鲁花赤

要忽难


至元十四年至三十一年(1277年至1294年)


达鲁花赤

迭理弥实

西 域

至正间(1341年至1368年)


达鲁花赤

伯 颜


(后)至元间(1335年至1340年)


总 管

胡景昌

龙 溪


官至亚中大夫,轻骑都尉。光绪志作胡克昌

总 管

高 傑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总 管

张泉逸


延祐间(1314年至1320年)


总 管

金 玙


(后)至元间(1335年至1340年)


总 管

罗 良

长 汀

至正间(1341年至1368年)


总 管

张三八




知 府

 君助


洪武元年(1368年)

失姓

知 府

潘 琳

山西平阳

洪武元年(1368年)

一说维扬人

知 府

许 荣

江西永丰

洪武八年(1375年)


知 府

白 寿

山东峄县

洪武间(1368年至1398年)

以监生擢知漳州

知 府

徐 恭

江西永丰

洪武十三年(1380年)之后


知 府

胡添锡




知 府

王仲谦


洪武间(1368年至1398年)


知 府

李 晟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知 府

钱古训

浙江余姚

洪武间(1368年至1398年)


续表

朝代

官职名称

姓 名

籍 贯

就、任职时间

附  注

知 府

游仲桂

阳  江

洪武间(1368年至1398年)

以人才荐举任

知 府

薛 某



失名

知 府

叶 亨




知 府

殳文通

浙江嘉兴

宣德元年(1426年)


知 府

甘 瑛

江西丰城

正统二年(1437年)


知 府

李 春

江西丰城

正统十年(1445年)


知 府

马嗣宗

直隶大兴

景泰元年(1450年)


知 府

谢 骞

当  涂

景泰四年(1453年)

以御史出知漳州府

知 府

周天民

四川巴县

天顺五年(1461年)


知 府

童 信

浙江金华

天顺七年(1463年)


知 府

潘本宜

广东博罗

成化二年(1466年)

“宜”,光绪志作“愚”

知 府

王 文

山西潞州

成化四年(1468年)


知 府

张 璝

广东番禺

成化十年(1474年)


知 府

姜 谅

浙江嘉兴

成化十五年(1479年)


知 府

刘 瀚

吴  江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知 府

邝 文

广东南海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知 府

汪 凤

江西弋阳

弘治四年(1491年)


知 府

彭 桓

江西吉水

弘治十四年(1501年)


知 府

罗 列

广东南海

弘治十六年(1503年)

历监察御史

知 府

陈洪谟

湖广武陵

正德五年(1510年)

官至兵部侍郎

知 府

潘 旦

婺  源

正德九年(1514年)

官至刑部侍郎

知 府

锺 湘

兴  国

正德十一年(1516年)


知 府

张 鹏

四川洪雅

嘉靖元年(1522年)

以御史出知漳州

知 府

詹 莹

湖广麻城

嘉靖三年(1524年)

历官至福建参政

知 府

陆 金

吴  江

嘉靖七年(1528年)


知 府

孙 裕

浙江鄞县

嘉靖十二年(1533年)


知 府

顾四科

浙江钱塘

嘉靖十九年(1540年)


知 府

卢 璧

直隶日于昭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知 府

李 侨

四川建昌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知 府

曹三旸

江苏宜兴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知 府

李光宸

广东南海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知 府

桂嘉孝

四川成都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知 府

唐九德

湖广湘潭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知 府

葛 纶

江苏昆山

隆庆二年(1568年)


知 府

罗青霄

四川忠州

隆庆四年(1570年)


知 府

刘志业

浙江鄞县

万历二年(1574年)


知 府

曹 铣

华  亭

万历七年(1579年)

华亭,一在江苏,一在甘肃

知 府

陆从平

华  亭

万历八年(1580年)


知 府

周 铎

江苏太仓

万历九年(1581年)


知 府

李载阳

湖北蕲州

万历十四年(1586年)


知 府

李日文

江西金溪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知 府

杨维岳

浙江余姚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知 府

韩 擢

广东博罗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知 府

方学龙

浙江淳安

万历三十年(1602年)


知 府

闵梦得

浙江乌程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知 府

袁业泗

江西宜春

万历四十年(1612年)


知 府

汪康谣



进士,见康熙府志名宦迹

知 府

侯应嘉

乐  清

万历间(1573年至1619年)

见《浙江志》

知 府

杨 瀚

漂  水

天启元年(1621年)

见《开元寺志》

知 府

施邦曜

浙江余姚

天启间(1621年至1627年)


知 府

曹 荃


崇祯七年(1634年)


知 府

胡学戴




知 府

金丽泽


崇祯末年(1642年前后)

旧志有简传

知 府

祝登元


顺治三年(1646年)


知 府

罗丽辰

正红旗

顺治五年(1648年)


知 府

张 延

江 南

顺治七年(1650年)


知 府

房星烨

正黄旗

顺治九年至十一年(1652年至1654年)

光绪府志作房星煜

知 府

钱光泰

河北顺天

顺治十二年(1655年)


知 府

齐赞枢

正黄旗

顺治十七年(1660年)


续表

朝代

官职名称

姓 名

籍 贯

就、任职时间

附  注

知 府

邓自辛



见《通志》

知 府

钱震朗



见《通志》

知 府

邓廷罗


康熙二年(1663年)

见《通志》

知 府

王得善

河北涞水

康熙三年(1664年)


知 府

孙芳桂

宣府右卫

康熙四年(1665年)


知 府

刘梦兴

河 南

康熙六年(1667年)


知 府

孙 扬


康熙九年(1670年)


知 府

胡献瑶

胶 州

康熙十二年(1673年)


知 府

周 昌

正蓝旗

康熙十六年(1677年)


知 府

吴延贵

辽宁奉天

康熙十八年(1679年)


知 府

袁 珩

顺天香河

康熙二十年(1681年)


知 府

白 辉

山 西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光绪府志作康熙二十三年

知 府

汪世印

正红旗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知 府

靳治扬

镶黄旗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知 府

卫台揆

山西曲沃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知 府

刘 芳

正白旗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知 府

赵完璧

浙江山阴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知 府

魏荔彤

河北木百乡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知 府

李秉衡

正红旗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知 府

耿国祚

河北大兴

雍正二年(1724年)


知 府

潘体丰

山东乐陵

雍正五年(1727年)


知 府

李治国

山东历城

雍正六年(1728年)


知 府

杨一正

陕西武功

雍正七年(1729年)


知 府

张嗣昌

山西浮山

雍正八年(1730年)


知 府

杨一正

陕西武功

雍正八年(1730年)

再任

知 府

张嗣昌

山西浮山

雍正九年(1731年)

再任

知 府

王之琦

浙江山阴

雍正十年(1732年)


知 府

高元崑

江苏江都

雍正十一年(1733年)


知 府

童 华

浙江会稽

乾隆二年(1737年)


知 府

梁须楩

正白旗

乾隆二年(1737年)


知 府

王德纯

镶白旗

乾隆三年(1738年)


知 府

徐 林

浙江钱塘

乾隆四年(1739年)


知 府

萧 侅

广东平远

乾隆五年(1740年)


知 府

张廷球


乾隆六年(1741年)


知 府

周 岱

镶红旗

乾隆八年(1743年)


知 府

金 溶

河北大兴

乾隆十年(1745年)


知 府

魏 嵉

云南昆明

乾隆十五年(1750年)


知 府

奇灵阿

正黄旗

乾隆十九年(1754年) 


知 府

暴 煜

山西屯留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知 府

余文仪

浙江诸暨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知 府

蒋允焄

贵州贵筑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知 府

刘 增

镶红旗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知 府

张 挺

泾 阳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泾阳县,一在甘肃,一在陕西

知 府

张 镇

广东海丰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知 府

李师敏

山东惠民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知 府

李维钰

河北遵化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知 府

双 鼎

正白旗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知 府

姚 棻

安徽桐城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知 府

黄 彬

四川汉州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知 府

史梦琦

江苏阳湖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知 府

金 城

正白旗满州

乾隆六十年(1795年)


知 府

景 文

正蓝旗满州

嘉庆四年(1799年)


知 府

方应恒

湖南巴陵

嘉庆六年(1801年)


知 府

景 敏

正白旗

嘉庆九年(1804年) 


知 府

特通阿

镶蓝旗蒙古

嘉庆九年(1804年)


知 府

裘增寿

江西新建

嘉庆十二年(1807年)


知 府

英 泰


嘉庆十八年(1813年)


知 府

李赓芸

江苏嘉定

嘉庆十九年(1814年)


知 府

毕所

山东文登

嘉庆二十年(1815年)


知 府

方传穟

安徽桐城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知 府

陆 言

浙江钱塘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知 府

周 镐

江苏金匮

道光元年(1821年)


知 府

戴嘉谷

江西大庾

道光三年(1823年)


知 府

许原清

华  亭

道光九年(1829年) 


知 府

童宗颜

四川新津

道光十五年(1835年)


知 府

王衍庆

山东聊城

道光十七年(1837年)


知 府

胡兴仁

湖南保靖

道光十八年(1838年)


知 府

王衍庆

山东聊城

道光二十年(1840年)

再任

知 府

赵 镛

江西南丰

道光二十年(1840年)


知 府

黄德峻

广东高要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知 府

褚 登

江苏靖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知 府

王广业

江苏泰州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知 府

赵 镛

江西南丰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再任

知 府

王用宾

安徽怀宁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知 府

徐 耀

北京宛平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知 府

方宝庆

安徽桐城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知 府

庄受祺

江苏阳湖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知 府

王广业

江苏泰州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再任

知 府

周之培

河南祥符

咸丰元年(1851年)


知 府

王广业

江苏泰州

咸丰元年(1851年)

元年回任,三年、九年再任

知 府

文 秀


咸丰三年(1853年)


知 府

金 崇


咸丰四年(1854年)


知 府

王肇谦

河北深泽

咸丰四年(1854年)


知 府

耿日椿

河北新城

咸丰六年(1856年)


知 府

王 澍


咸丰七年(1857年)


知 府

周立瀛

江西安福

咸丰八年(1858年)


知 府

杨福五


咸丰八年(1858年)


知 府

周立瀛

江西安福

咸丰九年(1859年)

再任

知 府

高会嘉

江西彭泽

咸丰十一年(1861年)


知 府

北克丹布

正蓝旗满洲

咸丰十一年(1861年)

同治三年阵亡

知 府

马 珍

四川松潘

同治三年(1864年)


知 府

刘惠人


同治四年(1865年)


知 府

杨庆容


同治六年(1867年)


知 府

朱以鑑

广东澄海

同治六年(1867年)


知 府

张其曜

浙江会稽

同治七年(1868年)


知 府

杨先泽

贵州贵筑

同治七年(1868年)


知 府

许善器

浙江德清

同治十三年(1874年)


知 府

沈定均

湖南岳阳

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三年(1874年至1877年)


知 府

吉 昌

吉林长白

光绪五年(1879年)


知 府

孙传衮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知 府

陈嘉言


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1903年至1911年)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