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工艺美术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一、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兴于明。明初,漳州曲文斋、多文斋等书坊兼营年画,较出名的是颜锦华书坊。颜家从明永乐年间开始印制木版年画,逐渐发展为有画、刻、印工60多人的年画作坊(俗称“红房”),产品达200多种。清代漳州版画较流行的作品有福、禄、寿、喜、门神,以及避邪的“狮头”,娱乐的“葫芦迷”,还有以神话、小说为题材的连环画和民俗活动的图案、花卉等。版画多是用于逢年过节及婚丧喜庆的室内装饰。漳州版画在艺术形式上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朴实,又兼有江南年画的秀美雅丽,富有乡土韵味。特别是用黑纸印制的年画,为其他地区所罕见。
  



二、棉花画
  


  漳州棉花画,原名棉堆画,始创于1964年。黄家声、游秋源以脱脂棉花、金丝绒、桃胶为原料,运用扎、塑、贴等技法塑造,以花鸟松鹤山水国画为背景,镶入精致的玻璃镜框,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棉花画。它具有构图新颖、造型生动、立体感强的特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棉花画濒临人散艺绝的境地。80年代以来,棉花画艺人落实政策归队,从艺人员不断增加,经不断摸索创新,艺术水平不断提高,题材日渐扩大,画中不仅有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还塑造人物形象。棉花画分小品、条幅、中堂等种类,有圆形、扇形、方形、椭圆形、挂式、座式、台式等多种规格,有普通棉花画、双层棉花画、金丝棉花画、闪光画、玉翠画、锯字画、立体电子音响棉花画等7款50多个品种。
  漳州棉花画创始人之一黄家声的代表作品有“松鹤延年”、“玉羽献瑞”等。“松鹤延年”是以青松白鹤为题材,寓以高洁长寿之意。画中青松具有潜虬之姿,耸峭之势;白鹤则雪羽丹顶,仰首高鸣,配上素雅的山水彩霞背景,画面显得清新、高雅,富有韵味。“玉羽献瑞”是一对洁白的孔雀站立在峥嵘的岩石上,两相顾盼,似在窃窃私语,互诉衷情。背景衬以老枝红叶,整个画面秀丽脱俗,格调高雅。漳州棉花画创始人之一游秋源在棉花画的基础上,利用晴纶绒线和涤纶银线色彩鲜艳、质感优良和光泽闪亮的特点,大胆创新了绒线画和银线画,成为独具一格的新工艺美术珍品。他的代表作品有大型的绒线画《孔雀》、银线画《鹦鹉红叶》。
  1983年,黄家声的棉花画作品获全国工艺美术展评会创新奖、全国第五届工艺美术展览会创新二等奖。其作品先后参加日本东京展览会、加拿大蒙特利尔“人与世界”展览会、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亚太地区博览会展出,深得国外友人好评。
  



三、剪 纸
  


  剪纸在漳州已有悠久历史,不仅用于喜庆,也用于丧事。据志书载,宋代“元夕自初十放灯,十六夜,乃祀神祠……剪彩花备极工巧”,“家礼奠用香烛酒果已是随俗……剪纸为车马人物”。民国时期,剪纸是妇女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流行于漳浦、云霄、长泰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剪纸技艺有很大改进。漳州剪纸风格,重在镂空,线条流畅纤细,形象求实,图文并茂,有些还衬上金纸或其他色纸,更显绚丽多彩,富有艺术感染力。中国美术装饰家郁风来漳采风时,对剪纸给予很高评价。漳州剪纸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寿庆有“蝙蝠寿幅”,婚庆有“龙凤双喜”,灯花、窗花有飞禽走兽、花卉瓜果、水族爬虫、古代人物,年糕年饼有团花。敬神祭祖用剪纸贴在祭品上称“彩衣”。剪纸除花纹图案外,还配有文字,猪羊配“六畜兴旺”,“鸡衣”配“金鸡报晓”,“鱼衣”配“年年有余”,“蕉衣”用“招财进宝”,年糕年饼配“合家平安”、“花好月圆”,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纯朴的祝福。1955年,漳浦剪纸艺人黄素、陈金的作品参加省第一届剪纸作品展览会,作品入选《福建剪纸集》。1960年,漳浦艺人黄素所剪作品为中央美院收藏,并多次参加省、全国和送往国外展览,名闻遐迩。1965年,黄素调入市工艺美术厂从事剪纸专业创作。黄素剪纸擅长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神仙人物,剪工纤细流畅,风格秀丽明快。代表作有“龙飞凤舞”、“老鼠娶亲”、“八仙”等。陈金剪纸擅长装饰图案,技艺精巧玲珑,格调古朴典雅,代表作有“茶壶花”、“烛台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她们剪出的艺术形象,神形兼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趣。
  改革开放后,剪纸从题材、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变化,出现“展望宏图”、“祖国万岁”、“曙光高照”、“海岛早晨”、“少先队养鸡场”等反映新时代生活的作品。至1990年,漳浦县已有剪纸艺人100多人。有7人参加中国剪纸协会。后起之秀陈秋日曾应邀赴日本和斐济作剪纸表演。全市已有1000多幅剪纸作品被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和港澳地区珍藏。
  



四、刺 绣
  


  刺绣是漳州传统的手工艺。漳州刺绣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后期,驰名海内外,被誉为“漳绣”。“漳绣”工艺母传女、嫂传姑,农村宗亲相传,女孩从小就学绣手帕、鞋面,采用民间剪纸为绣稿。
  清末民初是漳绣兴盛时期,较著名的是甘棠村的垫凸金线绣,康山村的双面绣,上墩村的丝线绣,西洋坪的打只绣。漳绣技艺能绣各色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刺绣工具有棚架、搁手板、绷线,各号绣针、剪刀等。刺绣针法有缠针、扣针、贴绣、齐针、接针、打籽、铺针、钉金、双面针、套针、过桥针、擞针、叠针等20多种。各种针法都有一定用途,有些针法也可混用。绣出的作品色彩层次清楚,镶色合理,接色顺和,达到光、亮、齐、密、净、洁、凸的艺术效果。漳绣的艺术特色是构图严谨,形象优美,神态生动,色彩瑰丽。特别是垫凸金线绣和打只绣、双面绣,绣工精细,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浮雕效果明显。用垫凸金线绣出的龙、凤,栩栩如生,似有腾云而起之势。
  刺绣品主要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其他用品。漳绣在明清时代是朝廷贡品,又是著名的出口商品,清代至民国初期,漳州经营织绣行业的作坊达几十家,大者容有绣工千名之多。后来由于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生产逐渐凋零,几近失传。
  1950年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漳绣恢复了生机。1954年刺绣艺人陈招春与母亲陈婉合作的数件木偶战甲参加国际工艺展览会得到好评,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奖章一枚。1955年,政府把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刺绣合作社。1956年,漳绣《丹凤朝阳》在首届全国刺绣评比会上获优秀奖。1962年,陈招春、占宝的《云龙》、《喜鹊开屏》、《英雄花》、《奔马图》等作品参加省工艺品展览,被评为优秀作品。
  “文化大革命”期间,漳绣被诬为“封、资、修”产物而停产。改革开放后,漳绣逐渐恢复。1982年,陈招春、占宝又创作“青缎百寿衣”和“喜鹊双面绣”,获省工艺美术展销会的优秀创作奖。漳绣除内销外,还远销东南亚一带。
  至1990年,漳绣除传统的手绣外还有机绣。机绣以速度快捷、实用性强、针法灵活、色彩艳丽而受欢迎。手绣以独特的魅力,与机绣比翼齐飞。如今,漳绣的专业生产厂家漳州刺绣厂,已具相当规模,产品从横彩、桌帷、戏袍发展到以出口为主的装饰日用品。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