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曲 艺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一、锦 歌
  


  原名歌仔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这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是闽南主要民间曲艺之一,流行于漳州各县区以及厦门、晋江、台湾和南洋诸岛华人聚居地。
  唐宋间锦歌初步形成,明代已较为定型完整。它来自民间,以方言演唱,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流畅朴实,富有表现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学易懂,为群众所喜爱,许多农村都有“歌仔阵”、“歌仔馆”。锦歌进入城市后,改用南琵琶、洞箫、三弦、二弦等乐器,唱腔由原来的活泼、粗犷、豪放转为婉约柔细,姿势安逸。曲牌名称,原来的“七字仔”改称“四空”,“大调”改称“五空”、“贝思”。演唱中有时插入几小节南乐,称“曲爿”。农村仍保留原有风格,逐渐形成农村、城镇和原始的月琴三大流派。城镇的“亭”派有八乐吟、乐吟亭、集弦阁、盛音园、进德社;农村的“堂”派有庆丰堂、庆贤堂、东音堂、锦云堂、一德堂、攀和堂;“月琴”派有长泰、华安、平和以及盲艺人的走唱(乞食调)和云霄的“四管齐”。
  明末清初,随闽南人民东渡,锦歌在台湾落户。目前仍在台湾流传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乌乌”。台湾歌仔戏的音乐是在锦歌基础上融合当地民间音乐而成。同时,锦歌也随移居者在南洋诸地流行。民国18年(1929年),漳州锦歌艺人陈丽水、林庭、赖耀山、王清吉、陈胶掠、朱亚、钟青、陈不得等应邀到南洋诸地演唱,以艺会友,并在新加坡兴登堡百代公司灌制唱片40多张。他们演唱的《陈三磨镜》、《审陈三》、《安童闹》、《无影歌》、《赌钱歌》、《大伯公歌》、《尪姨》等,曾风靡一时。
  1950年,漳州市有锦歌社10多个,较著名的有龙眼营锦歌社、霞薰锦歌社、新桥锦歌社、东岳锦歌社和浦南锦歌社。1952年,龙溪县石码成立锦歌剧社,演出锦歌剧《孔雀东南飞》。1956年、1978年应中国唱片公司和香港东方唱片公司邀约,灌制唱片和录制卡式带发行国内外。6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挖掘锦歌传统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记录锦歌曲本26个,曲调150多支。改革开放以后,创作许多新的剧目,如:《思亲》、《寻祖》、《水仙情》、《台湾阿婆看女排》、《乔先生回漳州》等,参加省和全国文艺调演,获得多项奖。1983年,锦歌新秀王素华曾赴新加坡演出。80年代,各地锦歌社团多次集会观摩,加强艺术交流,锦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
  锦歌曲目,故事完整内容较长的称“大柱”,摘唱某些段落为“小折”,传统曲目有一二百个。曲调有杂嘴仔、七字仔、大调、小调等五大类。乐曲以前奏、入曲、后奏组成。曲调音阶一般三度起伏,较为平稳。代表性曲目有《海底反》、《安童闹》、《无影歌》、《赌钱歌》、《尪姨》、《白扇记》、《加令记》等。
  



二、南 词
  


  清乾隆年间,南词由江苏扬州经江西传入龙岩、漳州,流行于今漳州城区、龙海、漳浦等地。据城区漳州南词第五代传人、霞东钧社掌门人颜荣谐介绍,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南词由府官总爷(称和尚总)从江西传入,初称“赣州南词”或“赣派南词”。
  南词原先皆为坐唱形式,演唱者均兼乐手。7人至10余人围坐,每人操一乐器,边奏边唱。开始以打击乐开场,然后奏前奏曲转入演唱,终唱时仍有后奏。主要乐器有扬琴、北琵琶、三弦、二胡、月琴、金刚腿、笙、笛、箫等;打击乐有鼓、北鼓、狼帐、锣、钹、磬、云锣、板等。漳州南词曲调有“南词”、“北调”、“小调”和“十全腔”器乐曲。曲调与唱词配合,成为套曲形式。小调一般为独立或联曲体,以散板、竖板、慢板、沉板、燥板、板腔(八腔)及引、念、白各种摹拟声等。南词基本曲调以“八韵”七字句为主,“北调”以正调、燥板为主,小调仅存30多首,十全腔存40多曲。曲目有《紫燕盗令》、《赐连环》、《花魁醉酒》、《陈姑赶船》、《烟花告状》等。
  南词的主要唱腔有南词(正韵、杂韵)、北调、小词,并有引子,鼓板(快板)等。
  1953年,霞东钧社恢复活动,曾吸收戏曲表演艺术,排演过《秋江》等小戏,先后参加市、地、省文艺会演并多次得奖。1963年,颜荣谐带领一批对文艺有兴趣的青少年组织漳州市工艺生产社,白天生产,晚上学习南词,以培养后继人才,艺术活动一度非常活跃。“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停止活动,至今未能恢复。
  



三、南 音
  


  漳州南音是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亦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属较古老的曲种。漳州南音从泉州传入,主要乐器有洞箫、琵琶、二弦、三弦、拍板、响盏、木鱼、铜铃、扁鼓等。乐曲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闽南渔歌》等。东山县铜兴村,华安县汰内村,漳浦县马坪、官浔、六鳌以及长泰县的南音演唱较为活跃。1984年,漳州市总工会俱乐部组织南音社,定期举行活动。1990年10月,漳州市南音代表队应邀赴菲律宾参加长和郎君总社建社170周年庆祝活动。
  



四、歌 册
  


  歌册(歌仔册)流行于漳州城区、东山、诏安、云霄和台湾,是用闽南方言念唱的唱本。唱词一般是七言四句为一组的韵文,也有五言四句为一组,还有五句韵文,可叙事,也可抒情。近代所编的歌册有“起头”,或称为“引子”,起静场作用;紧要关头留有“关子”,以吸引听众;结尾处叫“激尾”或“煞尾”。歌册在妇女中普遍流行。
  歌册的曲调是一种较自由的咏颂体,与民谣、褒歌、畲歌相近。云霄、诏安、东山的声韵颇带潮腔味道。传统的曲目有《粉妆楼》、《薛仁贵征东》、《玉麒麟》等。
  漳州的歌册与台湾的歌册有着渊源关系。台湾的歌册又称“弹词”。《杨本县过台湾歌》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歌册。
  早期的歌册为木刻本,由厦门会文堂、博文斋刻印,远销台湾,后由当地的竹林书店、捷发书店铅字印刷发行。
  至1990年,歌册仍在漳州一些地方流行,东山县尤其盛行,著名歌手有许甘等;文化干部孙国林还创作新的歌册。
  



五、答嘴鼓
  


  答嘴鼓,又名拍嘴鼓,流行在闽南各地和台湾以及海外侨胞居住地,台湾人民至今叫它触嘴古。
  答嘴鼓表演形式与锦歌的杂嘴仔和歌册近似。一般由二人对讲,斗口、舌战、打浑,诙谐幽默,近似北方对口相声,其对白押韵的韵语要求严格,语言节奏感强。偶尔由一人表演答嘴鼓,也须摸拟二人对说。漳州的答嘴鼓有时还插民间小调,遇较深奥的语句时则加以解说。它的特点是用语韵对话,生动活泼,务求反映敏捷,口舌流利,妙趣横生,运用方言笑料,凭口技巧妙运用,来表达一定主题。它很受人们欢迎。民间的婚丧喜庆常用这种形式,旧社会卖艺卖药以及和尚、道士做法事也常穿插使用,由此广泛流行。
  漳州答嘴鼓传统节目有《目莲救母》、《游地府》、《大食查某(意为贪吃的妇女)》等六七个。
  至1990年,漳州有些地方做佛事、丧事时还有答嘴鼓的活动。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