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影视创作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漳州电影艺术创作是新中国成立后,以同外地制片厂合作和与地方戏剧联姻的形式出现并发展的,全市未建立单独的制作系统。
  1952年12月,漳州南江木偶剧团应邀参加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闽南傀儡戏》的拍摄,表演了布袋戏《大闹天宫》,为首部黑白舞台艺术纪录片。1955年10月,杨胜、陈南田主演的布袋戏传统剧目《雷万春打虎》和《蒋干盗书》,拍摄选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彩色木偶片《中国的木偶艺术》。继之,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记录杨胜的艺术生涯和优秀剧目的《掌中戏》,还有《掌上艺术》、《新花迎春》(布袋戏《智取威虎山》片断)、《八仙过海》,以及国内首部宽银幕多集木偶戏《擒魔传》等7部影片。其中《掌上艺术》和《八仙过海》获福建省首届电影优秀作品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的普及,芗剧、布袋戏也跻身荧屏。1982年,漳州木偶剧团庄陈华带领的小分队到上海演出,应中央电视台制作中心之请,表演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狐假虎威》和《此地无银三百两》。尔后,漳州木偶剧团又和福建电视台携手创作、摄制《黑旋风李逵》(5集。该剧获福建省首届电视优秀作品奖,其中第二集参加建国35周年全国电视节目展并获一等奖)、《如此打虎英雄》、《南北少林大比武》、《洞房之夜》。1984年12月,中国福建木偶影视制作中心在漳州成立,青年木偶表演艺术家杨烽任董事长。翌年录制了10集木偶电视剧《岳飞》。该剧编、导、演以及舞美、音乐设计均为漳州木偶剧团的艺术家(制作中心只存在1年多,《岳飞》是该中心摄制的惟一一部电视剧)。1986年9月,由漳州市实验芗剧团和厦门电视台合作摄制了根据芗剧《加令记》改编的首部戏曲电视艺术剧《八哥的传说》(3集)。同年12月,又由漳州市芗剧团与省电视艺术中心合作摄制了《秋风辞》(对白有普通话及闽南话两种版本),该剧参加全国评奖获电视剧多本剧三等奖。此外,漳州各专业剧团先后与厦门电视台、漳州电视台、漳州有线电视台合作摄制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钗头凤》等戏曲舞台艺术片。
  漳州电视剧的创作起步较晚,较成功的作品有根据原中共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事迹编写的由福建电视台漳州记者站摄制的《谷文昌》(3集)。该片是富有漳州地方特色和人情风貌的专题文艺片,获福建省首届文艺百花奖三等奖。
  漳籍电影艺术家汤晓丹是中国著名电影导演。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于华安县仙都乡云山村。民国19年(1930年)执导粤剧片《白金龙》一举成名。民国23年应聘到香港,先后导演过《最后关头》、《民族的吼声》等15部爱国影片,深受港澳、南洋观众的欢迎。日军占领香港后,逼迫汤晓丹导演炫耀日本皇军“武运长久”的纪录片《香港攻略》,他拒不屈从,改名换姓乔装难民离开香港。民国32年经桂林回到重庆,为中国电影制片厂导演警匪片《警魂歌》获得成功。抗战胜利后,为上海、国泰、中央等影片公司拍摄《天堂春梦》、《苏凤记》等揭露丑恶社会现实的影片。新中国成立后,汤晓丹先后导演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不夜城》、《红日》等脍炙人口的名片,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导演之一。1976年以后,又相继导演了《傲蕾·一兰》、《廖仲恺》等名片。
  汤晓丹从影50多年,导演影片50余部,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作品多次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1984年,汤晓丹获第四届金鸡奖最佳导演称号。
  1989年10月28日至29日,华安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与电影公司联合举办“汤晓丹电影艺术回顾展”,共上映他执导的《红日》、《水手长的故事》、《傲蕾·一兰》、《南昌起义》、《荒雪》5部影片,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