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书画创作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一、绘 画
  


  唐开元年间,“以书画之凤阁”的钟绍京贬任怀恩县尉,遂开诏安书画风气之先河。尔后历代名家辈出。宋有陈北溪,元有龙溪女画家黄玉规,明有黄道周、沈起津、徐登第、方映辰、蔡潮、卢振明、游瀛州、张维藩,清代有康瑞、刘国玺、谢廷爚、沈锦州、沈瑶池、谢琯樵、马兆麟、汪志周、黄同楷、张存诚、刘渡等。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州画坛创作活动最为活跃。有不少画家的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博得好评。
  漳州的绘画从历史上看,是以中国画为主。民间民俗绘画较有特色的是木版年画。此外,还有吸收借鉴外来艺术的年画、版画,以及从西方引进的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等。
  (一)中国画
  中国画创作是漳州地区美术创作活动的主流。唐开元年间,怀恩县尉钟绍京,活跃这一地区的书画风气。宋代,知州朱熹、学者陈淳等工书善画,漳州至今尚有“陈北溪,好字画”的民谚。元代,黄玉规(女)以《九畹图》闻名遐迩。明代,著名理学家黄道周亦擅长书画。清代有康瑞、沈瑶池、谢琯樵、汪志周、马兆麟等名家。其中谢琯樵曾多次东渡台湾讲学,在日本、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马兆麟的画吸收海派艺术风格,对漳州画坛影响较大,其国画作品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荣誉奖。民国初,林嘉《达摩图》被泉州开元寺藏经阁视为国家艺术珍品而加以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漳籍旅居外地的国画家有:施香沱,旅居新加坡,曾任新加坡美术学会主席。沈耀初,被评为台湾十大美术家之一,他的画构图新异奇崛,造型简洁传神,意境幽蕴深邃,曾获台湾学会最高荣誉金爵奖。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坚,所作花果、山水画,重写情写意,略形取神,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韵味和个人艺术特色。漳籍著名画家还有福州画院画师沈锡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其宽,华侨大学教授沈长城等。扎根本土、活跃于漳州画坛的主要国画家有黄稷堂、汪海青、马海髯、黄士杰、林彬、欧阳斌、沈汉桢、林少丹、徐序行、许沙洛、沈荣添、方枫、林俊龙、林育培、苏美隆、高继文、沈吉文、谢学文、李淑华、曾坚、黄启根等。其中,黄稷堂20年代就学于上海美专,曾任漳州画院首任院长,国画作品《梅》、《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林少丹早年出自民间画坛,后为漳州画院画师,国画名品《钟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林俊龙自学成才,曾任福建画院高级画师,国画《巡医又过大娘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他画家的作品,或被选入全国美展,或被选送出国交流。1953年,汪海青的中国画《蓼花》入选全国第一届美展。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林俊龙的作品《元宵圆》入选;1986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展,林俊龙、苏米隆、林育培、曾坚、黄启根、王少华、陈满根7位作者的12幅国画作品入选展览。
  (二)油画与水粉画
  油画,俗称西洋画,本世纪初始从欧洲传入。漳州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名家,有中国油画的先驱者谢投八、周碧初。他们早年均留学法国,学成回国任教,致力于油画艺术的创作和教书育人。
  谢投八(1902年至1996年) 漳州市海澄人。他和好友徐悲鸿积极倡导实用美术教育及美术教育改革。他的作品既继承中国美术的优秀传统,又吸收西洋绘画的特点而有所创新。
  周碧初(1903年至1995年) 漳州市平和县人。他从事油画艺术创作与教育70多年,培养了一批知名画家、艺术家,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把法国印象画派的严谨布局、流光溢彩与中国画的神形韵味、概括练达有机地融合,形成独特的风格,被画坛赞誉为“东方味的西洋画”。他生前著有《西画概论》、《近代法国绘画之源流》,出版了《周碧初画集》。他的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周碧初爱国爱乡,先后3次把所珍藏的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书画120幅及自己的油画作品10幅,捐赠给家乡人民,收藏于漳州市博物馆和平和县周碧初艺术馆。
  1951年,龙溪区成立美术工场,五六十年代以绘制领袖画像为主。7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油画新作品。漳州市油画界的后起之秀林育培、杨浩石,60年代先后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后均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漳州有许多油画、水彩画、宣传画作品入选全国和华东地区美展。1981年,杨浩石的油画作品《蔗甜时节》入选全国美展;1984年,杨浩石的油画《山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李颖白的作品《红岭》,入选全国水粉画展。1987年,林育培的油画作品《蕉园晨曲》获福建省首届群文美展一等奖。
  漳州籍的油画家,还有旅居加拿大的汤沐黎,华安县人。他的作品在美国多次获奖,并被美加名家收藏;著名军史画(油画)家韩柯,他的作品多幅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安玉姬》作为国家礼品馈赠朝鲜金日成主席。
  (三)漆 画
  民国24年(1935年),诏安籍画家沈福文东渡日本,进入松田权六的研究所学习漆艺,民国26年回国。50多年来,沈福文创作了500多件漆艺作品。他首创的漆画,成为中国独特的画种。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金鱼盘》、《跳鹿盘》等8件作品赴苏展览后,被莫斯科东方博物馆收藏;《六蝉彩嵌金脱胎漆器花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朝鲜博物馆藏有他的漆画《毛泽东像》。沈福文爱国爱乡。1988年,他将珍藏数十年的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书画290多幅,捐赠给漳州市人民政府。这些名作现收藏于漳州市博物馆。沈福文著有《中国漆艺美术史》、《西南少数兄弟民族图案集》、《四川荣昌陶器》、《中国髹漆工艺美术简史》、《漆器工艺技法撷要》等书。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也为漳州地区培养了一批漆画人才。
  (四)版 画
  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先生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吸引了许多青年学生。当代漳籍著名版画家沈柔坚、吴平、林仰峥等人,均致力于抗战木刻运动。沈柔坚的优秀作品《河水让路》、《把淮河治好》、《雪后》、《船坞》、《歌德故居》及《海南渔舟》,曾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和发表。吴平原任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代表作《播种者》、《搬运夫》、《鲁迅故乡》、《水仙图》等分别编入《中国木刻集》(美)、《画册》(四)和《浙江版画五十年集》。林仰峥原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也有不少的优秀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版画队伍不断扩大,艺术质量明显提高。50年代以来,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的郑昆松,潜心研究和创作版画,并培养一批新人。代表作有《水果丰收》等,曾参加华东地区美展。1961年和1965年先后组织一批年画作者开展创作活动。杨松青、方文河的《门神》,林俊龙、李淑华合作的《龙江颂》,林育培创作的《欢迎贫下中农代表》等年画,由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984年,巫庆平的《崛起的闽西》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7年,董国强的《晨汲》入选全国第九届版画展。1989年,许宪生的《灯会》、黄文佐的《喜临门》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林俊龙、李淑华合作的《水仙花故事》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五)指墨画
  漳州的指墨艺术创作活跃。曾与龙岩地区、漳平市在漳举办指墨艺术作品联展,共展出手指书画120多幅。指画题材广泛,技法多变,既有五指并施,亦有指掌兼用,追求博大的阳刚之气的大写意或兼工带写。指书作品凝重古朴,富有金石味,有别于笔画、笔书而独具一格。漳州指画作者有沈荣添、柯育天、卢文辉等人。
  



二、书 法
  


  唐宋以来,漳州官员中不乏书法名家。唐咸通四年(863年)漳州宣仪郎刘镛所书的咸通碑经幢,书法遒劲,有晋人风格,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称之为“天下经幢第一”。宋代朱熹、陈淳,明代蔡新、黄道周、丰熙等人,均是漳州书法大家。蔡新、黄道周为漳浦人,官至尚书。蔡新书法法度森严,书卷气十足,造诣颇高。黄道周与王铎、傅山、倪元璐、张瑞图,并称为明代书法大家,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明弘治学士丰熙所书的《鹤鸣峰云洞岩游记》,被清高宗选入《三希堂石渠宝籍法帖》,其拓片广为流传。南宋,入漳避祸隐居的士大夫、学者文人增多,他们在漳州的名山胜景留下许多墨迹。诏安就有宋代陈景肃、翁待举等渐山七贤和江南名士赵嘉客、洛阳周直言;明末还有张瑞图等在九侯山、宫口等处留下的碑刻墨迹;元代到九侯山挂锡的僧无碍倚崖题刻的“九侯名山”4个擘窠大字,被视为闽省金石之宝。明布衣李宓所书“嘉济庙碑”,为当时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所推重。《漳州府志》称该碑文“结构工妙,纤入天伦”,“如天上六姝,繁采丽密,自然缥缈”,银钩铁划,为世所珍。漳州近郊云洞岩留有历代名人摩崖题刻203处,有“闽南碑林”称誉。
  当代,漳州书法界人才辈出。其中,有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诏安籍书法家林林,现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最高社会文化奖——“群星奖”银奖获得者柯云瀚,青年书法家李木教。柯、李两人的作品被列入中国美协、书协合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当代书法卷)。还有中国书法奇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吴协生,他师事沙孟海,首创双管齐书、左右开弓,同时写异字,技巧独特,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曾即席为杨尚昆、方毅、乔石、李铁映、王兆国等撰嵌名联,当场双管齐书。此外,还有省内知名的书家沈吉文、郑玉水、蔡和、许沙洛,金石篆刻艺术家马海髯等。
  至80年代末,漳州共培养和造就青年书家30多人。这支书法劲旅产生于闽南,影响在全国,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中国书坛的广泛瞩目,其中知名、颇有成就的除柯云瀚、李木教外,尚有方闻达、蔡乙鹉、沈舜乾、黄坤生、沈惠文等。他们的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类大展中入选或获奖。
  90年代以来,还通过举办“水仙花书画展”、“海峡两岸书法邀请赛展”、“郑州、漳州两市部分书法家作品交流展”、“水仙花杯青少年书法比赛”、“统一祖国书法展”、“迎回归书法展”、“漳州、厦门、泉州、福州书法联展”、“漳州市书法精品展”等活动,推动全市书法艺术活动。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