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芗 剧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一、源 流
  


  芗剧,原名歌仔戏,亦名子弟戏,起源于漳州。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在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清末,由于迎神赛会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馆”走上广场,出现化妆游行的表演形式,时称“歌仔阵”。此后,“歌仔阵”吸收梨园戏、四平戏和乱弹的剧目及表演艺术,在农村谷场、庙埕牵草绳圈地演出,民间俗称“落地扫”。逢年过节,也搭戏棚表演。因为是从“歌仔阵”发展起来的,故称歌仔戏。
  歌仔戏音乐曲调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与表演艺术,民国初年盛行一时。民国17年(1928年)4月,台湾歌仔戏三乐轩班来漳州白礁慈济宫进香、演出,大受群众欢迎。于是龙溪、海澄等县城乡,纷纷成立歌仔馆或歌仔戏班。民国20年,龙溪竹马戏班宝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戏,随后一些小梨园、竹马戏班也改唱歌仔戏。民间近百个南馆、北馆也改为歌仔馆,逐渐转为子弟戏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方政府把形成于台湾的歌仔戏视为“亡国调”,通令禁演。当时,邵江海、林文祥等艺人从锦歌吸收养分,创作了杂碎调。他们以杂碎调为主曲,六角弦为主弦,并吸收高甲戏、梨园戏、竹马戏、汉剧部分曲调,融汇南曲、南词、山歌小调,重新创作一套新的唱腔改良调,搬上舞台演出,时称改良戏。改良戏在漳州龙溪一带广泛流传与发展,仅龙溪县的改良戏班、歌仔馆就有200多个。较著名的职业班社有龙凤春、宝德春、金宝坵、金瑞春、艳芳春、新金春、宝莲坵、笋仔班等。苏登发、甘文质、宋占美、陈金木、姚九婴、叶振东、颜扁等一批名艺人崭露头角。民国29年末,国民党龙溪社会服务处以“扩大抗日宣传”为借口,插手子弟戏班社,并塞进黄色歌曲,使改良戏一度走向歧途。抗战胜利后,舞台上出现改良调与歌仔调合流融汇的盛况。民国37年,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子弟戏班)前往台湾演出,带去改良戏和新编杂碎调,受到台胞的喜爱与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改良调(子弟戏)主要流行于龙溪芗江一带,就正式改称芗剧。1951年8月,歌仔戏霓光班与子弟戏新春班合并成立漳州市实验芗剧团。从此,芗剧逐渐发展成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
  50年代初,南靖、漳浦、龙溪、海澄、华安、长泰相继组织县一级专业芗剧团。各剧团贯彻中央戏改政策,推行“改制、改戏、改人”措施,政府向专业剧团派去干部和文化教员,组织艺人学习,剧团管理逐步走向正轨。通过记录、整理传统剧目,逐步改幕表制为剧本制,芗剧表演艺术逐渐成熟。芗剧团创作与上演了不少优秀新剧目,参加省、华东区的戏剧会演,频频得奖。1960年,龙溪专区芗剧团(原漳州实验芗剧团)参加全国巡回演出,进一步扩大芗剧的影响和知名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芗剧专业剧团全部被解散。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各县芗剧团相继恢复并有所发展。1979年,新编歌仔戏现代剧《双剑春》晋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芗剧首次进入首都舞台。
  1983年、1988年漳州市芗剧团两次出访新加坡,带去面目一新、风格鲜明的芗剧艺术,共演出49场,受到各界的赞赏,新加坡政界、商界、文艺界、宗教界一些名人均出席观看演出。1990年,台湾明声歌仔戏剧团首次采用大陆的剧本,改编演出漳州芗剧《琴剑恨》。至1990年,全市有专业芗剧团6个,民间职业剧团50多个,还有许多业余剧团遍布城乡。全市涌现了李少楼、姚九婴、宋占美、陈玛玲、纪招治、谢秀莲、张丹、郑秀琴、戴进德、洪彩莲、杨丽玲、郭维窕、江铁、蓝海滨等著名芗剧艺人。
  



二、剧 目
  


  芗剧的传统剧目均为幕表戏。《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杂货记》被称为歌仔戏“四大柱”。30年代末,芗剧名艺人邵江海为改变幕表制,曾编演《六月飞雪》等定型戏,但普遍上演的剧目仍是幕表式的“提纲戏”。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戏改政策,龙溪专区成立剧目工作室,组织力量对传统剧目进行发掘、记录、整理,并积极推行定型戏。芗剧老艺人口述的传统剧目有984个,至1963年记录410个,其中42个剧本收入《传统剧目选》,4个剧目收入《中国戏曲选》(福建省卷)。60年代后,全区改幕表制为剧本制,建立保留剧目制,芗剧纳入文学创作规范化的轨道。全区拥有一支20多人的专业创作队伍,创作、改编和整理的一批优秀剧目,在参加省、华东区及全国会演中屡次得奖。较著名的芗剧编剧有邵江海、陈开曦、陈志亮、王游治、魏乃聪、陈德根、陈大禹,以及中青年作者汤印昌、姚溪山、庄火明、杨联源、杨路冰、方朝晖等。
  芗剧历年来上演创作和移植的现代戏80多个,在全省名列前茅。90年代初,杨联源、方朝晖创作的《戏魂》,一举获得全国现代戏会演优秀编剧奖、文化部第二届文华剧作奖,成为历届文华奖福建省获此殊荣的少数现代戏剧目之一。在全省获一等奖的剧目还有《月蚀》、《侨乡轶事》。
  《三家福》 芗剧传统剧目。1954年由芗剧代表队演出,先后参加福建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分别获剧本一等奖和二等奖,姚九婴先后获演员一、二等奖,纪招治获演员二、三等奖。1979年10月,龙溪地区歌仔戏演出团携《三家福》赴京参加国庆30周年文艺献演。
  《双剑春》 芗剧现代剧目。1963年,龙海芗剧二团根据闽南红军游击队长王占春的革命事迹编成芗剧《王占春》。1978年,根据同一题材重新创作芗剧《龙岭春晓》,参加省现代戏创作剧目调演。后经反复修改,改名《双剑春》,由龙溪地区歌仔戏演出团排练,于1979年10月晋京献演。该剧填补了歌仔戏表现农民革命斗争题材的空白,受到普遍好评,获文化部创作三等奖、演出三等奖。
  《碧水赞》 芗剧现代剧目。反映闻名全国的堵江抗旱、“丢卒保车”的“榜山风格”。由龙溪专区芗剧团演出,1965年春参加华东区戏曲现代戏观摩会演,获得好评,剧本由文化部艺术局印发,向全国推荐。
  《肃杀木棉庵》 芗剧新编历史剧。创作于1987年。反映南宋末年丧师误国的奸相贾似道被罢相贬谪,押解循州,途经漳州木棉庵,被监押官郑虎臣诛杀的故事。由漳州芗剧团首演,1987年参加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获剧本二等奖。剧本发表于《剧本》月刊1987年第五期。
  《戏魂》 芗剧现代剧。原名《散戏》、《最后的演出》,内容反映60年代台湾艺人在陷入散班困境时,为维护传统戏曲艺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崇高精神与宝贵品格。1990年由漳州市芗剧团首演,是年参加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获剧本创作二等奖,随后又获第五届华东区“田汉戏剧奖”剧本创作二等奖。
  《煎石记》 芗剧新编古代剧目。内容写婆媳和解,化怨为爱的故事。漳浦芗剧团演出。1987年参加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获剧本二等奖,剧本刊发于《福建戏剧》,获“田汉戏剧奖”剧本创作二等奖。1988年由厦门电视台摄成舞台电视艺术片。
  《李妙惠》 芗剧传统剧目。又名《谢启娶妻》、《卢梦仙》。芗剧名艺人邵江海编剧。1962年,剧本由龙溪专区戏曲学校作为教学实践首演。剧中用闽南方言写成的韵白,有很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唱腔以“杂碎调”为主。1980年5月,由漳州市芗剧团重新整理演出。
  《安安寻母》 芗剧传统剧目。是本戏《面线冤》之中一折。取材于明传奇《跃鲤记》。由芗剧名老艺人邵江海改编。剧中写姜诗妻庞三春被婆婆逐出家门,仍克尽节孝,寄迹尼庵后感动婆婆,一家团圆。1979年,龙溪地区歌仔戏演出团重新整理带往北京,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芗剧《安安寻母》是一折唱做并重的唱功戏,由邵江海配曲,它比较集中地运用芗剧诸种“哭调”的唱腔变化,刻划人物的感情和性格的发展,集中体现了邵氏的音乐唱腔风格,是艺校芗剧班的传统教材。
  《鸾凤配》 又名《鸾错凤误》,庄火明根据芗剧传统剧目《万花彩船》整理、改编。1962年获龙溪专区剧目创作二等奖。1963年由龙溪专区芗剧团首演。1989年7月经重新整理,由漳州市芳苑芗剧团排练,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民间职业剧团展演获优秀演出奖、剧本一等奖。同时被选为参加首届艺术节和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福建分会场献演剧目。剧本发表于1989年《福建戏剧》第六期。
  《邻里之间》 芗剧现代小戏。有“新《三家福》”之誉,编剧陈志亮(执笔)、郑惠聪。1982年,由南靖芗剧团首演。同年参加福建省第十四届戏曲会演,获剧本创作二等奖。福建省电视台曾录像播映。1982年1月,剧本发表于《福建日报》副刊。
  



三、音 乐
  


  芗剧音乐源于闽南民间音乐,由流传在台湾的闽南“歌仔”(锦歌)与台湾民间音乐结合形成。
  芗剧唱腔属民歌联曲体,有“七字调”与“杂碎调”两大声腔曲调以及“哭调”、“杂念调”、“民歌小调”等。主要唱腔的调式多为两调交替的混合调式,为唱腔提供转调的方便,曲调的联串顺理成章。场景音乐既有来自漳州民间音乐锦歌、十音、八音,也吸收竹马戏、潮剧、京剧、南曲的音乐。传统歌仔戏的主奏乐器有4大件: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杂碎调声腔则以六角弦为带腔乐器,伴以洞箫、鸭母笛(芦管)、三弦。芗剧音乐比较讲究配器,一般已有成规:“七字调”和民歌小调及部分场景音乐用4大件;“哭调”和“台湾杂念”主要用大广弦、月琴、洞箫;“杂碎调”用六角弦、三弦、洞箫等乐器。
  50年代以后,由于新音乐工作者的加入,从填词、配曲改为作曲、配器,并发展了和声、伴唱。重点剧目、现代戏乐队也随之扩大,增加了二胡、扬琴、笙、中阮、大阮等民族乐器,并引进西洋管弦乐,使芗剧音乐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表现力。
  



四、表 演
  


  芗剧原先行当只有小生、小旦、小丑,故有“前台不离生旦丑,后台不离尺工六”之说。从“落地扫”走上戏台后,逐渐发展了单本戏、连台本戏,“三小”脚色行当不能满足表演的需要,从而吸收了四平、汉剧、乱弹等剧种的表演艺术加以充实,行当也增多分细,形成了八旦、五生、二丑、三净。行当中有粗、幼脚的叫法,一般男角叫粗脚,女角叫幼脚(文生分在幼脚)。戏班“台柱”多能兼粗、幼脚或跨行当,并以文武兼备,或以反串老生、小生、大花、二花而闻名。5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演员就比较专一行,但仍有以女扮男(生、丑)或跨行当的。
  芗剧多从四平、梨园、京戏、竹马等剧种吸收表演艺术,受京戏的影响尤深。台湾歌仔戏早期多聘请京剧演员传艺。50年代以来,漳州多采用京剧科班的教材培训芗剧演员。后逐渐创造和发展芗剧自身的一整套表演艺术程式和要求。基本功的训练侧重于“指法”、“步法”、“水袖”、“扇功”、“伞功”。芗剧练功分普功训练与分行练功两种。普功训练是普通的常规练功,即所谓“清早起来先念歌,念好歌来把脚靠,起顶倒腰又折腿,后来再把‘麒麒’抛”。接着就是练“步法”、“趟马”、“跳台”、“四角枪”和“三十二刀”等。不论文行、武行都必须经常练。分行练功,即按行当进行练功,学文行练“指法”、“步法”、“水袖”、“扇功”、“伞功”;武行则练快枪、单刀枪、双刀枪、照角枪,有的还须练习毯子功。
  



五、舞台美术
  


  早期歌仔戏多在谷场、庙埕演出,场上陈设一桌二椅,角色仅有一旦一丑,都由男性扮演。旦角头顶系着红色缎彩球,双手挥舞着1米多长的飘带。旦、丑脸部都用铅粉、胭脂涂抹,身穿生活便装。
  由于“落地扫”的演出形式过于单调,便吸收梨园戏、四平戏及京剧的剧目和表演艺术,并另招收女演员参演,以丰富舞台形象。进入城市剧场演出以后,受京剧的影响较大,服饰、头盔基本承袭京剧的衣箱制。化妆也搬用京剧的套式,包括脸谱样式。舞台开始使用画幕布景,聘请绘景师绘制“金殿”、“厅堂”、“花园”、“书房”、“郊野”等各种特定环境的画幕布景。后在演出神怪剑侠戏时,改用机关布景,其中有飞刀飞剑以及大手从天降落抓人等特技,还有葫芦喷火、打掌心雷等火彩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芗剧舞台美术有很大变化,净角仍沿用京剧脸谱,生、旦改用越剧化妆方法,服饰、道具、布景等则广泛吸收兄弟剧种的艺术精华,舞台美术进行革新。《加令记》人物的形象进行艺术夸张,舞台美术采用漫画色彩。新编历史剧《逐荷志》中的台湾高山族居民、荷兰牧师、总督官兵等服饰、化妆,都根据生活加以典型化。此外,有的剧目采用图案式的装饰性布景,在素幕前悬挂暗示剧本主题思想的图案纹样。60年代以来,舞台上普遍采用幻灯投影布景。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