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木偶戏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一、布袋戏
  


  (一)源 流
  布袋戏,也称掌中戏,属傀儡戏剧种之一。南宋漳州知州朱熹曾颁文“劝谕禁戏”、“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财物,装弄傀儡”。明万历《漳州府志》记载:“元夕初十放灯至十六夜止,神祠用鳌山置傀儡搬弄。”说明宋、明年间漳州木偶戏已颇兴盛。清中叶以后,出现不少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3派,各具特色(后牡丹亭被列入福兴派)。福春派创始人陈文浦,福兴派创始人林鹏。近200年来已传7代,以福春派较盛。清末民初为漳州布袋戏鼎盛时期,有各类班社100多个。民国10年(1921年)前后,龙溪、海澄等地福春派尚有恒福春等13班,福兴派有金童兴等5班。民国19年,金童兴应侨胞之聘,远渡实叻坡(新加坡)、缅甸仰光一带演出3年之久。抗日战争以后,社会经济萧条,布袋戏走向衰落。
  1951年5月,龙溪县率先成立南江木偶剧团,郑福来为团长。1953年,漳浦县成立艺光木偶剧团,杨胜为团长。后海澄庄饭、龙溪吴长元、长泰蔡清根、漳州韩如陶等木偶艺人相继组团。1959年3月,南江与艺光合并成立龙溪专区木偶剧团,以郑福来、杨胜、陈南田等名艺人为骨干,并充实漳州艺校木偶班一批新生力量,作为艺术改革试验点。50年代末,全区专业、半专业的布袋戏木偶剧团已达25个。“文化大革命”中,漳州地方戏剧团体全部解散,木偶剧团因取得国际殊荣而幸存。“文化大革命”后,漳州木偶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龙溪地区木偶剧团(现名漳州市木偶剧团)被确认为省重点剧团。漳州木偶戏的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和欧、亚、澳、美洲的20多个国家与地区。漳州木偶戏先后拍摄舞台艺术纪录片《闽南傀儡戏》、《中国的木偶艺术》,木偶艺术片《掌中艺术》、《八仙过海》,木偶电视连续剧《岳飞》(10集)、《黑旋风李逵》(5集),宽银幕电影片《擒魔传》(6集)等。1990年,全市有30多个民间职业木偶班社,从业人员400多人。著名艺人杨胜、陈南田、郑福来、洪惠君、庄陈华、朱亚来、庄晏红、庄饭、吴长元、杨烽等闻名遐迩。
  (二)主要剧目
  木偶戏的传统剧目原均为幕表戏,有全本戏、坠仔戏(折子戏)、连台本戏3类。全本戏多取材于当地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如《马肚底案》、《旧桥案》、《审石狮》等;坠仔戏是“添头贴尾”的小戏,多是有地方特色的喜剧,如《白贼七》、《死心想》、《李叩却》等;连台本戏多根据古典名著、通俗小说改编,如《三国》、《水浒》、《西游记》均编成连台本戏,最长的《三国》戏共115本。
  新中国成立后,致力挖掘和抢救传统剧目。郑福来、杨胜、陈南田、庄饭等老艺人口述整理布袋戏传统剧目319个(1561本)。到1962年底,已记录全本戏113个、坠仔戏71个;注释、编印《福建省传统剧目选》(龙溪布袋戏)2集。其中优秀传统剧目8个,编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福建卷)。演出剧目除了整理、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之外,还创作了大量新编古装戏、神话剧、现代戏、儿童剧、童话(寓言)剧、课本剧以及小品等。
  《大名府》 传统剧目,哑剧。取材于《水浒》,内容说梁山泊好汉扮成各种杂耍艺人混入“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编入“耍盘”、“舞狮”等绝技,系漳州市木偶剧团保留剧目,演出达万场以上。1960年9月,由杨胜、陈南田主演,参加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第二届国际木偶傀儡戏剧节,获一等表演奖、金质奖章。
  《雷万春打虎》 传统剧目。内容说四川剑峰山下住一猎户雷万春,武艺超群。一日,书生钟景琪上京赴考,误投黑店,漏夜出逃,前遇猛虎拦路,后有强盗追赶。雷万春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打死老虎,杀死强盗,搭救了钟景琪和书童的性命。漳州市木偶剧团保留剧目,演出达万场以上。该剧由杨胜、陈南田主演,参加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第二届国际木偶傀儡戏剧节,获一等表演奖、金质奖章。
  《蒋干盗书》 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写蒋干奉曹操之命潜入周营,盗取军情。周瑜顺水推舟施反间计,借曹操之手,除掉魏将水师提督张允、蔡瑁两人,火烧赤壁,全歼敌军。漳州布袋戏木偶大师杨胜双手分别操纵蒋干与周瑜,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刻划人物性格入木三分。1954年9月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获“特种艺术表演奖”。
  《钟馗元帅》 大型木偶神话剧,作者庄火明。剧情梗概:万安城中,恶鬼作孽。无辜孩童神秘失踪。伏魔元帅钟馗率众进城捉鬼,初战告捷。岂料除掉明鬼,还有暗鬼,更有阴阳两面吸血鬼。钟元帅逞智斗勇,深入鬼窟,察寻鬼踪,终于击毙吸血鬼王县令,大获全胜。此剧于1990年7月16日由漳州市木偶剧团首演,并参加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获“木偶艺术创新奖”、“优秀木偶剧本奖”、“木偶布景设计奖”、“演员奖”。
  《口技猎人》 又名《两个猎人》,木偶童话剧。作者庄火明。漳州市木偶剧团以该剧参加1987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后再次修改,易名为《两个猎人》。
  此外,代表性剧目还有民间故事《水仙花》、神话剧《八仙过海》、儿童剧《伞和公文包的故事》、《送皮包》、《少年英雄赖宁》等。
  (三)表 演
  木偶戏角色大致与戏曲相同,有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加上特有的飞禽走兽。旧时操纵表演者仅设正、副手,一般为父子或师徒。正手除操纵木偶表演外,还兼唱、念、道白。副手只操纵木偶配合正手表演。舞台是2米长的“一字台”,正、副手面向观众,并排坐定,操纵木偶在台板上表演。正手还要能操纵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脚色的表演,掌握各种行当的道白和唱腔的不同音色(声调)的技巧。木偶戏是以手掌支撑木偶表演,操纵演员必须练好“劈指”、“抖手”、“腕功”以及“臂功”等基本功。
  漳州木偶戏称为北派,北派木偶戏的特点是京剧风味,擅演武打、短打戏,动作轻快灵活,善于刻划鲜明的人物性格,音乐性强,富有节奏感,木偶全身都有动作。1952年,漳州南江木偶剧团老艺人郑福来、陈南田师徒在排演《三打祝家庄》,准备参加省第一届地方戏曲观摩会演时,改“坐式”为“立式”表演。这个改革推动了木偶戏的全面革新:舞台升高与扩大,增加表演空间与演员容量;舞台布景立体化;运用先进的灯光、音响和舞台装置,戏偶加大,表演更加分明与细腻。由于表演空间增大,参演人员增加,演艺人员更趋专门化,行当相对固定,更有利于表演艺术的精雕细刻。如《大名府》剧中的吸烟、斟酒、喝茶、射箭、耍盘、弄瓮、舞棍,以及其他剧目中的合扇、开合伞、擎烛台、戴眼镜、脱衣服和抛套接木偶等都十分生动逼真。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创造,使漳州木偶戏表演艺术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
  (四)音 乐
  漳州木偶戏音乐,原无独立、自成风格的声腔与乐调,一般均随当时当地流行的戏曲剧种。清中叶以来,音乐采用汉剧,民初改用京剧。芗剧兴起以后用芗剧演唱,或京、芗杂用。打击乐一直保持京剧的风格。其配曲采用套曲(牌)的办法。说白多用方言。
  20世纪50年代,推行剧本制,音乐开始根据剧目特点进行配曲,故有京剧、芗剧、民间音乐、儿童音乐、歌舞曲等各种乐调。漳州市木偶剧团因常有出国及招待演出的任务,对传统的折子戏,剧本、表演和唱白已完全定型,如《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战潼关》等,仍采用京剧。全本戏、连本戏和部分语言生动的“坠仔戏”,采用通俗易懂的芗剧音乐。新创作的儿童剧、童话剧按儿童音乐的特点谱写,有的则吸收民间音乐以普通话演唱,如《伞和公文包的故事》、《姐弟俩》等。有的剧目,则同时有几种配音,《奇袭白虎团》就有芗剧、京剧和潮剧3个剧种的演出本,京剧和潮剧用录音带配演。参加省及全国会演和拍制影视片的全本戏,如《八仙过海》、《擒魔传》、《钟馗元帅》、《狗腿子的传说》等均以芗剧音乐为主,或以芗剧的曲牌为素材,进行创作加以延伸和扩展,间或采用儿童音乐。业余剧团则单一采用芗剧音乐。60年代以来,出国演出的剧目多改用录音带配演,少用现场演唱。
  (五)舞台美术
  传统的布袋戏舞台美术是由一桌二椅及假定性的布城、车旗等发展而来。木偶高仅8寸,舞台为6尺左右的“一字台”,表演区域很小(木偶、舞台的长度均按当时采用的市制计量,下同)。正副手坐在长板凳上,面前挂着一条用木框固定起来、中间缀上纱布的素幕,“隔帘说古”进行表演。左右有供木偶出入的垂帘。舞台外观设计讲究,框架用木制精雕细刻的各种古代人物和花纹图案构成。20世纪30年代,民间艺人徐年松首先在陈南田的戏班“新南福春”进行舞台美术改革,在表演区吊挂画有宫殿、公堂、花园的画布。这是漳州木偶戏最早的布景。
  1951年,南江木偶剧团郑福来和陈南田首创改“坐式”为“立式”表演,舞台表演区随着扩大,改为宽8尺、深3尺左右,并增加了边条幕。60年代,木偶增大为1尺至1.2尺,“样板戏”的主要人物大1.5尺;舞台长为16尺。以后又进行了多次调整。现剧团使用的舞台有三种规格:通用舞台长11尺,深9尺,下乡舞台长8尺,深7.5尺,出国专用舞台长9尺,深8尺;高均为3.3尺至3.6尺。1960年,龙溪专区木偶剧团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傀儡戏剧节,演出《雷万春打虎》和《大名府》,首次设计写实风格的专用景片,并结合使用投影幻灯机。
  1990年,《钟馗元帅》一剧的舞美设计,从剧情发展和表演的需要出发,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在整体形式上打破原有的舞台框架,在台板下又拓展一个距地面1.2米高的第二表演区;取消边条幕,用略带圆形的大天幕包含整个表演区的背景,使之成为前方后圆扇形空间。其次,采用流动性场景,缩短幕间换景时间,保持剧情发展的连贯性。第三,以观众的视觉设计场景,选择和戏剧动作有关的局部形象点缀环境,大胆采用景物的反透视法的设计方案,变观众的平视、仰视为俯视。该剧在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中获木偶布景设计奖。
  漳州布袋戏的木偶造型十分精巧、优美,服装采用漳绣,木偶头的雕刻艺术更是驰名海内外。
  



二、其他木偶戏
  


  (一)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亦名悬丝傀儡。漳州提线木偶戏,从永定、上杭传入,始于明,兴于清,流行于漳州、平和、南靖、漳浦、云霄一带。平和安厚乡大径村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办提线戏班,至今已传4代。漳州提线戏班彩乐堂、九和堂都成立于清末民初。南靖的龙贵华堂民初从永定坎市迁来,班主蔡秀卿是演傀儡戏世家,1950年改名九龙华堂。已传到第五代。
  漳州提线木偶属闽西衍派。偶头、髯口、头盔均是另配。故一台傀儡戏班有“三十六身,七十二头”之说。漳州的木偶身高约2市尺。傀儡操纵板用竹做成,主要操纵线8条至10条。傀儡的扮相、面谱与闽西汉剧相同,唱腔先用“弋腔”,后改唱“外江”(汉调、乱弹为主),捎带“客家官话”声调。民初,因潮剧在漳州盛行,开始吸收潮剧唱腔及道白。30年代,歌仔戏兴起,又吸收歌仔调。
  提线傀儡戏的传统剧目丰富,许多与汉剧类同。50年代抢救传统剧目,仅张色、吴自东、黄珍赐等老艺人口述的就有350多个,南靖“九龙华堂”可供上演的剧目有170多个,经常演出的有《春秋配》、《韩湘子度妻》、《花灯会》、《白蛇传》、《白扇记》、《万花楼》、《薛仁贵征东》、《王阿乐得妻》等,还有一些风趣恢谐的小戏,很受欢迎,如《王老五卖老爸》等。
  1953年,漳浦吴自东首先办起第一个民间职业剧团“艺明提线木偶剧团”。1959年2月,龙溪专区成立综合性的木偶剧团,把漳州采乐堂的张色、九和堂的黄荣兴、九龙华堂的蔡良才以及漳浦艺明的吴自东集中到龙溪专区木偶剧团提线戏演出队,并吸收6名新学员,全队共15人。1959年9月,木偶剧团并入龙溪专区艺术剧院。1961年9月,提线木偶演出队随艺术剧院撤销而撤销。改革开放后,一些家传傀儡戏世家又开始组团演出。1990年全市有14个傀儡剧团(芗城1个、南靖7个、云霄3个、平和2个、漳浦1个)。
  (二)铁线木偶戏
  铁线木偶戏因操纵木偶的操纵杆是铁枝而得名。亦称铁线戏。清代由粤东传入,流行于诏安、云霄、东山、平和、漳浦等县。
  铁线戏的偶人,头部用泥土雕塑,躯干四肢以木刻制,手指用纸扎铁线做成。一般身高0.8尺,老丑和彩旦1.2尺,服装以绸缎绣金花线,颜色鲜艳夺目。表演木偶的操纵杆有3枝。主杆置于偶人背后中部,称“背线”,两枝侧杆分置于两臂。铁线木偶的双手表演特别灵活,能开扇、摇扇、撑伞、弄瓮、射箭、舞剑、打虎、拿书、写字、斟酒、烧香点烛等,动作优美细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铁线戏的音乐采用潮音与汉调两种,故分为潮音班与汉调班。民国初年,诏安县潮音班有老元华、忠正顺、玉春香、乐天香、中元华、万年春。汉调班有小昆冈、碧壶天、彩春华、新金华等。
  新中国成立后,铁线戏得到扶持。1954年8月,诏安县铁线戏代表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演出剧目《韩妙珍》。1955年4月,许振三、沈开德、陈庆标3位艺人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木偶戏观摩演出。1956年11月,诏安县组建铁线戏剧团。1959年2月,剧团成为龙溪专区木偶剧团铁线戏队,是年9月并入龙溪专区艺术剧院。这期间铁线戏队在艺术上作了一些革新,表演者从坐式改为立式,舞台锦帐改为素幕,以突出偶人形象。表演者人数从1人至2人增至4人以上。木偶高度全部改为1.2尺,泥塑偶头改为木雕偶头,可以转动。艺人在实践中创造出翻筋斗等高难动作。60年代初挖掘抢救传统剧目130多个,主要演出剧目有《黄飞虎反五关》、《陆文龙归宋》、《巧姻缘》、《洪少玉》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散。改革开放后,南诏镇、阳光村、湖洋美村先后成立铁线戏职业班社,时有演出。其中以南诏镇万年青班较为著名。有的班社已改用录音带伴演以代替后台乐队和配音演员。
  (三)皮影戏
  漳州称皮影戏为纸影戏。因当地艺人刻制皮偶时以厚纸片代替皮料,影窗也是用白纸裱制,故称。据查考,皮影戏清初从广东潮汕传入诏安、漳浦一带,用潮音演唱,念白也带潮腔。清中后期纸影戏在民间盛行,富绅之家婚丧喜庆或作佛事,常请纸影戏班在宅前或大院中演出。演出剧目均为幕表戏,有《目莲救母》、《三藏取经》、《白蛇传》、《西游记》、《哪吒闹海》、《施公案》等,以及据漳州的民间故事改编的小戏《白贼七》、《谢灵舍》、《阴阳槌》等。纸影戏音乐多随当地剧种,云霄、诏安、平和唱潮音。漳浦、南靖、华安唱汉调。龙溪、海澄、长泰唱京调,说白用闽南方言(20世纪50年代,长泰县首先改用芗曲演唱)。民国期间,纸影戏开始衰落。时较有名气的班社和艺人有海澄河福社的陈大丁皮影世家漳如福班,漳州城区北桥街的“牛仔师”、东门岳口街的“纸影福”,长泰京元的张昭明、塘内社的张红色等。民国13年,海澄县陈启记继承祖业,组建新福如班,曾应华侨邀请赴新加坡演出。民国26年10月,漳州芗潮剧社以龙溪抗敌后援会的名义,成立抗日皮影戏宣传队,编演抗战题材的剧本,如《抗日英雄小白龙》、《金门失陷记》等剧目,在漳州、华安、南靖等地巡回演出。时间不到1年,即被政府解散。40年代末漳州纸影戏几近消失。
  50年代初期,纸影戏受到重视,再获新生。1952年,龙溪区举办民间文艺会演,长泰县官塘村艺人张建发整理演出传统剧目《临江驿》。1954年8月,漳州、厦门皮影戏艺人联合组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陈郑煊编演的现代剧《一把菜刀夺机枪》获剧本创作奖。陈启记等演出的传统剧《白罗衣》、《蹘天》获奖旗。名艺人陈启记病逝前将其珍藏的整箱皮影道具和艺术资料献给龙溪县文化馆,“文化大革命”中却被付之一炬。1990年,漳州召开“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讨论会”,陈郑煊编写《智取飞鹅峒》一剧,在会上献演,漳州纸影戏得以重现光彩。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