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古称潮调或潮腔,已有四五百年历史,是南戏弋阳诸腔的遗响。明中叶,流入闽南、粤东的正字戏、四平腔,与当地民间小戏、民间音乐结合,演变成以闽南语系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潮剧。清末,潮剧就在漳州盛行。《云霄县志》载,“俗淫于潮剧,每岁一街社至少演出十数台。”清咸丰至民国期间,云霄有潮剧职业班社30多个。诏安有永乐香等10个班社,平和有三正芳等11个班社,东山最多时有戏班和曲馆33个。漳属各县较著名的潮剧班社有云霄锦秀春、怡正兴,平和三正芳,东山赛天香,诏安永乐香,南靖一枝花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民不聊生,许多潮剧班社相继解散。
1951年6月,云霄县组建云霄业余潮剧团,排演新编剧目《愁龙苦凤两翻身》、《陈胜王》。随后改为半专业性的云霄新潮剧团。1954年3月,正式成立专业性云霄县潮剧团。同年8月,该团带《搜楼》、《扫窗会》等剧目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得好评。从此,潮剧在福建省戏曲百花园里争得一席之地。1956年以后,平和、诏安、东山县潮剧团相继成立,一大批流落于民间的潮剧艺人陆续归队。业余潮剧团也迅速发展,全盛时全区共有半专业和业余潮剧团200多个。1959年3月,诏安海燕潮剧团改名龙溪专区潮剧团,作为进行艺术改革的重点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潮剧团全部被迫解散。1978年,陆续恢复县级专业剧团的建制。改革开放给潮剧带来生机,全区共办起4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云霄、东山的青年潮剧团和诏安五街潮剧团,设备、阵容、演出水平,都与专业剧团相差无几。各剧团参加省会演、比赛,频频得奖。1989年3月,东山潮剧团应邀出访泰国,演出35场获得成功。这是漳州潮剧团首次出国演出。泰国副总理披猜·叻达军为剧团的首场演出剪彩,并接见剧团全体成员,给予很高的礼遇和评价。至1990年,漳州潮剧著名艺人有陈裕、曾友禄、陈葆玲、庄金柄、吴县秋、林璋、蔡宝元等。
潮剧传统剧目丰富,一类来自南戏,至今仍有《扫窗会》、《井边会》、《闹钗》等单折戏;一类取材于当地传说或故事,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从1956年开始,专区致力抢救传统戏曲遗产,共挖掘、记录传统剧目256个;1962年出版的《福建传统剧目选集·潮剧(一)》,收入经校正、注释的潮剧优秀传统剧目有折子戏《关王庙》等6个,全本戏《桃园冤尸》等8个。同时,组织中小学教师、新文艺工作者创作和整理一批优秀剧目,剧本的思想性、艺术性均有显著提高。还创作现代戏《乌山妈妈》、《东山少年》、《乌山红旗》、《烈火春秋》、《月蚀》、《风雪梅花》等大型优秀剧目以及小戏《婆、母、娘》、《外出妹》等。这些剧目大部分取材于革命斗争的历史和当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新编历史剧、古装戏和整理传统戏《围城记》、《易婚记》、《节义锁》、《一门忠义》、《滁州风尘记》、《宝镜篇》、《泪洒秦淮》、《黄巢遗恨》、《假娩计》、《瀚海萍》、《白莲之恋》等,在参加省、市的会演中获奖,成为各剧团的保留剧目,有的已制作成录像带,在福建省电视台与汕头、漳州市电视台播放和发行。涌现了方朝晖、许育义、汤印光、张耀堂、谢溪添、许笠夫等优秀的剧作家。
代表性剧目有:
《围城记》 在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中获得剧本创作一等奖、优秀导演奖、演员奖以及其他多项奖,为潮剧参加历次省级会演得奖奖级最高、奖数最多的剧目。剧本编入《福建优秀剧作选》。
《东山少年》 反映1953年东山岛保卫战中少年儿童对敌斗争的事迹。该剧于1959年由东山潮剧团演出,并参加省第三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节义锁》 诏安县潮剧团演出,参加省1981年创作剧目调演,获剧本创作三等奖、音乐设计奖、演员奖。
《易婚记》 云霄潮剧团演出,参加省第十五届戏剧会演,获剧本创作三等奖、音乐作曲奖和演员奖。
潮剧音乐,由流行于闽南、潮州、汕头一带的潮腔(又称潮调)、民歌小调、民间大锣鼓音乐、笛套锣鼓乐、庙堂音乐和部分高腔、昆曲、梆子、皮黄等腔调组成。潮腔在声腔体制形成的过程中,受南戏弋阳诸腔的影响。最初是从南戏南北曲合套的官话歌唱开始,逐渐与潮州民间声腔的弹词(包括地方民歌小调)结合,出现官潮杂唱。经过漫长的衍变脱胎,才慢慢产生易腔、易调的变化,逐渐成为以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
潮剧唱腔是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两种体制。至今尚保留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形式,乐调分为“轻三、六”、“重三、六”、“活五”、“反线”和“轻三重六”5种。5种曲调的名称来自潮州音乐早期的记谱法“二四谱”。“二四谱”出自古代筝谱,采用数字“二、三、四、五、六、七、八”作为记音符号。过去,潮剧属童伶制(丑、净、末为成人扮演),男女演员皆用真嗓演唱。20世纪50年代以后改为成年制,男演员仍用真嗓演唱,谱曲时男腔用中、低韵(又称“合字调”),因而保留了男、女演员同调门演唱。唱腔的词格为长短句式,音韵属中州音韵,用潮州话演唱。伴奏音乐有唢呐牌子、笛套、弦诗和锣鼓经,合计近千支。唢呐牌子有固定介头,多数吸收自昆腔和正字戏。伴奏乐队分文、武爿。文爿有二弦、扬琴等,武爿有大锣、深波等各10多种,特殊乐器有二弦、椰胡(冇弦)和深波(大锣,重达13公斤)。其他乐器:笛、琵琶、拍板则与梨园戏相近。
为编演现代戏和适应当代生活节奏的要求,音乐唱腔、伴奏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一般速度均有所加快,也增加大提琴等低音部西洋乐器和其他民族乐器,重点的会演剧目,采用配器并设指挥。云霄县潮剧团的《断鸿曲》、《易婚记》、《围城记》,东山县潮剧团的《白莲之恋》,诏安县潮剧团的《节义锁》在省历届会演中分别获得音乐设计奖、乐队演奏奖、配器奖等。
闽南、粤东古为畲汉杂处地,在山为畲,在水为疍。山畲斗歌,疍船妙舞。潮剧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畲歌疍舞。舞台上三步踏前,三步踏后,摇曳晃荡的表演台步,便是疍民船上的歌舞遗迹。
潮剧的行当,分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旦、丑的表演最有特色,擅长运用扇子等道具和模仿草猴等动物及皮影、木偶表演。旦行的乌衫(青衣)是潮剧旦行主要脚色,重唱功。老丑的声音需练成豆沙喉、痰火声。如《柴房会》的李老三(老丑扮)在剧中既有“上梯”、“下梯”的绝技表演,又有长段唱腔,所以潮剧行中有“敢演《柴房会》,才能算老丑”之说。净行讲究工架和弓马功夫,表演多用道白。
过去童伶制的潮剧班社,有专门的教曲师傅(或兼司鼓、领奏)。改为成人制以后仍沿用此制,但增设导演。针对潮剧的把子功、毯子功比较薄弱的环节,根据新编剧目的需要,聘请了京剧、豫剧等剧种名师前来授艺,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潮剧的武功表演水平,逐步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潮剧化妆称为拍面,过去用粉妆,新中国成立后改用油彩。潮剧原以男童组班,扮演女角皆用假发,改为女演员装扮后才逐渐改为接近京剧和越剧的发式扮相。发式最具特色的是女丑的“大燕尾”。潮剧服装主要采用广东的潮绣,近年来也少量采用苏绣和越剧服装。潮绣戏装分“重装”和“轻装”。“重装”绣功考究,价格高昂,“轻装”价钱较低,只有简单的花边装饰。潮装蟒袍较有特色的是绣狮猊的黑袍,称为“开台”,是专供太师之类奸臣穿的。状元穿的红蟒袍,上面加套一块绣二龙戏珠的红色方形披肩,俗称项圈,也与众不同。
潮剧多搭棚演出,戏棚中央与正字戏一样都挂三片垂地的竹帘,司鼓、打击乐置竹帘后,文乐置表演区左侧,竹帘两边挂门楣绣龙头的白缎或绣有牡丹、孔雀等图案布帘。演员右出左入,称为“出将入相”。20世纪30年代,改竹帘为彩绣大帐,文武乐分置表演区左右两侧,称为“鸳鸯棚”。40年代至50年代,改绣帐为布景。戏班备有宫殿、公堂、家庭、闺房、花园、野外等通用画幕布景,根据剧情需要进行换景。60年代以后,改用天幕投影的幻灯布景和软、硬景相结合的形式。为适应建立剧场艺术的需要,灯光也更为考究,开始使用立体装置及彩色灯。重点会演剧目还设计了专用的布景及灯光。省第十八届戏曲会演,云霄县潮剧团编演的《围城记》首次获得舞美设计奖和灯光设计奖。
表40-1 | 漳州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基本情况一览表 |
剧团名称 | 成立时间 | 总人数 | 艺术职称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其他 | |||
漳州市芗剧团 | 1951-08 | 93 | 1 | 10 | 29 | 19 | 34 |
漳州市木偶剧团 | 1951-05 | 49 | 2 | 5 | 16 | 14 | 12 |
龙海县芗剧团 | 1956-12 | 44 | 1 | 10 | 5 | 28 | |
漳浦县芗剧团 | 1956-06 | 41 | 10 | 1 | 30 | ||
南靖县芗剧团 | 1955-08 | 38 | 7 | 12 | 19 | ||
长泰县芗剧团 | 1960-03 | 29 | 2 | 10 | 17 | ||
华安县芗剧团 | 1959-10 | 36 | 2 | 7 | 27 | ||
云霄县潮剧团 | 1954-03 | 57 | 1 | 3 | 17 | 36 | |
东山县潮剧团 | 1958-07 | 93 | 3 | 35 | 55 | ||
诏安县潮剧团 | 1956-08 | 63 | 4 | 27 | 32 | ||
平和县潮剧团 | 1956-04 | 49 | 1 | 26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