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话 剧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话剧又称文明戏。漳州话剧活动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民国7年(1918年),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时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的口号,进步书刊及外国文艺作品涌入漳州。是年冬成立龙溪通俗教育会,组织业余剧社排演易卜生的话剧《娜拉》。这是漳州首次演出的话剧。
  民国8年6月,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师生排演苏俄话剧《夜未央》。民国9年2月,龙溪妇女会和震中学社等学生团体也相继演出文明戏(话剧),宣传反帝反封建,抵制日货。民国15年11月北伐军入闽,“二师”学生自治会排演《卖国贼》话剧。翌年,石码西湖校友会组织的西湖剧社,在漳州中山公园纪念台演出《山河泪》等剧。民国18年秋,厦门大学校友会漳州分会举办的暑期补习学校师生编演了《谢灵舍》,将闽南民间故事搬上话剧舞台。民国20年5月,台湾在漳学生会演出《竹林事件》。民国21年11月,省立龙溪中学30周年校庆,组织学生排演《湖上悲歌》。这一时期话剧处于萌芽状态,艺术上虽显粗糙,但多为反帝反封建、宣传爱国民主的内容,起到了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
  民国23年夏,中共漳州工委派出热爱戏剧的年轻党员胡大机、柯联魁、许铁如(彭冲)、蔡大燮等组建芗潮剧社,从事戏剧运动。同年9月,在黄金戏院首演《贼》、《战友》、《婴儿杀戮》、《酒楼小景》等话剧,从内容到化装、置景、灯光及表演,都有新的突破,他们的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和欢迎。从此,话剧活动开始进入新的时期,龙溪师范、龙溪中学、“毓南”等单位相继成立话剧社。原来专演歌舞的莺声歌剧社也易名莺声剧社,排演话剧。民国24年,漳州上演新剧目11个。
  民国25年,龙溪县民众教育馆举办话剧联合公演,话剧改用漳州方言演出。有芗潮剧社、莺声剧社、银海剧社、毓南业余剧团、龙中剧社、龙师剧社参演,演出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本地货》、《福建一小时》、《秋阳》等。
  民国26年,漳州话剧活动开始走出剧场,面向社会,走上街头、农村。芗潮剧社深入驻军157师演出《未完成的杰作》、《汉奸的子孙》,向国民党军官兵宣传抗日。接着到厦门公演《巡按》、《小英雄》等剧;又到海沧、平和演出,并在平和小溪帮助建立熊火剧社,扩大话剧队伍。芗潮剧社在民族危机日益尖锐的时候,于戏剧领域担负起抗日救亡的任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龙溪、海澄、平和、南靖、漳浦、东山等县相继组织抗敌后援会,建立抗敌剧社、前线剧社、抗日宣传服务队、抗日宣传工作团(队),排演话剧,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芗潮剧社根据形势需要,在剧社基础上建立抗日救亡宣传队,后发展为民众救国服务团,团员达3000余人,分设30多个分团和几十个突击队,排演小型抗日街头剧和纸影戏;教唱抗日歌曲,报告时事和前线战讯;讲解防空知识和救护技术;发动募捐慰劳前线战士和伤病员等,把漳州及闽南一带的抗战救国运动推向高潮。
  民国26年10月,金门告急,日机在漳、厦狂轰滥炸。为稳定民心,增强斗志和信心,民众抗日服务团以庆祝“双十”节的名义,在国民党县党部门前组织一次规模宏大的火炬游行。第二天,政府当局即下令将民众抗日服务团并入官办的抗敌后援会,企图加强控制。民国27年夏,芗潮剧社骨干20多人北上参加新四军。同年6月,当局秘密杀害芗潮剧社主要负责人柯联魁,逮捕骨干20多人,下令解散芗潮剧社。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运动受到挫折。
  民国28年,莺声剧社改名国防剧社,三民主义青年团漳州分团的青年剧社、龙溪县抗敌后援会的抗敌剧社、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的伤兵之友剧组等相继成立。这些团体基本成员是国防剧社社员,或原芗潮剧社社员,在他们的努力下,仍演出一批有积极意义的剧目。此后由于战事频繁,日机轰炸,学校内迁,演出活动日趋冷落。
  新中国成立初期,芗潮剧社恢复活动。配合当时接管和镇反、土改、抗美援朝等运动,排演了《人民城市》、《李闯王》等剧目。龙师剧社、海澄海潮剧社及云霄、平和等县相继组织的文艺工作团,排演《九件衣》、《血泪仇》、《宝山参军》、《一朵红花》、《三世仇》等剧目,话剧再次活跃起来。
  随着地方戏曲事业的发展和专业剧团的建立,城乡普遍组织以演地方戏为主的业余团体,话剧活动逐渐转化为编演现代戏曲和方言话剧,或仅以校园文化的形式存在,很少组织对外公演。但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话剧创作受到鼓励和支持,1964年至1965年龙溪专署文化局开展群众性业余话剧创作活动,写出剧本113个,从中挑选《白衣红心》、《一号服务员》、《一车甘蔗》、《仓管员》4个剧目,参加1965年福建省话剧会演,获得好评。剧本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后,话剧活动很少。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