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其 他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一、竹马戏
  


  竹马戏源于漳浦,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漳州古老的地方剧种。表演者身缚用竹编纸糊贴有吉祥剪纸图案的竹马进行表演,故名。后改用竹竿代竹马。初期演出的剧目均为弄子戏,只有旦、丑两个角色,表演粗犷,有唐参军戏之遗风。弄子戏都以男女情爱为题材,充满风趣的打浑和通俗流畅的韵语,以及调情、戏弄的动作,故被官府视为“淫戏”,一度加以禁演。明代,竹马戏受四平戏与梨园戏的影响,吸收四平戏与梨园戏的部分剧目和音乐声腔,演出四平戏酬神的《跳加官》、《答谢天》、《古城会》等剧目,唱南曲的《王昭君》等剧目,及《李广挂帅》、《独臂武松》等武戏。清代为竹马戏鼎盛时期,流行于漳州、龙溪、海澄、平和、南靖以及厦门、金门、台湾等地。曾流传“三日没火烟(断炊),也要看‘合春’(竹马戏班);三日没米煮,也要看‘戊己’(合春班名旦)”的戏谚。20世纪20年代,漳浦尚有18台竹马戏子弟班。后竹马戏受到歌仔戏、潮剧的冲击,30年代逐步走向衰落,许多竹马戏班改演歌仔戏。民国23年(1934年),漳浦县只剩下“老马”与“新马”两个戏班。民国28年则全部散班。华安玉山乡楼仔村自南宋以来,世代传承,被称为“白字戏仔”(属南管)或老白字的民间小戏,实则为传自漳浦的竹马戏,也于民国34年后停止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地(专)、县文化部门对竹马戏进行调查、发掘。1952年组织漳浦六鳌10多个竹马戏老艺人参加龙溪区文艺会演,演出《砍柴弄》、《搭渡弄》等剧目,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53年至1959年,漳浦的竹马戏3次参加县业余文艺会演,都受到奖励。1962年漳浦县成立发掘、抢救竹马戏艺术遗产工作组,对竹马戏的历史、剧本、唱腔、舞台美术进行发掘和整理。1962年底至1963年初,中央、省、专文化部门专家和研究人员相继深入漳浦县调查、观摩竹马戏的演出,组织学习讨论,并撰写了不少研究文章。竹马戏被认为是“唐宋遗音”。“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古老剧种又遭扼杀,现在仅存1个业余剧团和几个清唱曲馆。
  (一)剧 目
  竹马戏演出剧目有3类:一是排场戏,有《跑四美》(《跑四喜》)和吸收四平戏的《跳加官》、《答谢天》、《送子》、《大八仙》;二是只有丑、旦或生、旦两个脚色的民间小戏,称为弄仔戏,还有二旦二丑表演的“双弄”,有《番婆弄》、《桃花搭渡》、《士久弄》等;三是吸收外来的剧目,如《王昭君》、《赛昭君大报冤》、《王水卖老母》等。老一代艺人曾演出的剧目有70多个,现仅存6个手抄本和口述记录本。代表性剧目有《过渡弄》、《桃花搭渡》、《割须弄》、《管甫送》、《王昭君》、《赛昭君大报冤》等。弄仔戏是竹马戏最具特色的剧目,有唐戏弄的遗风,内容简单,通俗风趣,生活气息浓郁。
  (二)音 乐
  竹马戏的音乐是由流行于漳州、龙溪、海澄、漳浦一带的民间小调,并吸收南曲和部分外来唱腔融合而成。民间小调以漳州歌仔(锦歌)和民歌为主,兼纳部分外地民歌。用漳浦方言演唱。唱词多为七字句的民歌体,词曲结合熨贴,旋律朴素流畅,节拍多为一板眼,节奏明快,一曲四句,结构方整,诸多小调可以自由连缀,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唱腔结构以一两首民歌小调反复多段唱词的形式,有“长工歌”、“病囝歌”、“跪某(妻子)歌”、“打某歌”等。有的曲调则以剧目命名,如“管甫送”、“雪梅调”、“割须弄”等。南曲,用泉州话演唱,曲调古朴,节拍缓慢,多切分节奏,旋律细腻缠绵,行腔委婉,字少腔多,有“水车调”、“玉交枝”等。但与南曲唱腔也有区别,一般较粗犷洪亮,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外来唱腔,主要是吹腔和皮簧腔,皆用“兰青官话”演唱,旋律比较遒劲,基本保持原貌,有“梆子腔”、“安庆调”、“花鼓调”等。《跳加官》等酬神戏(排场戏)则全部保持四平戏的唱腔、念白。竹马戏的伴奏音乐由器乐曲和锣鼓组成。其曲调来自民歌小调和南曲中的“谱”(器乐曲)。乐队分文、武爿。文爿,分掌曲项琵琶(兼唢呐)、二弦、三弦、笛(兼洞箫、小唢呐),俗称“四管齐”,与锦歌(歌仔)同。武爿5人,分别执掌板鼓、竖板、大锣、小锣、铙(后改钹)和堂鼓。
  (三)表 演
  竹马戏早期的剧目以弄子戏为主。表演时多是一生一旦或一旦一丑;也有二旦二丑的,叫“双弄”。明末清初,受其他剧种影响,竹马戏也演大戏,如《王昭君》、《赛昭君大报冤》等,脚色行当增至7个,即生、旦、净、末、丑、贴、外,称为“七脚戏”。竹马戏表演动作多集中在上身,眉眼传神,脚步不如手的动作变化多,一般只是上身左右摇摆和扭动,这是早期扮演者骑竹马,下身为画上马腿的垂幅所遮盖和只能进退表演的痕迹。表演形式上还保持“地下台”的特点,一出台走“大圆圈”,丑角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踏“四角头”。旦、丑的表演有一套独特的程式:旦角手置前胸,脚行蹀步,行进时脚尖翘起,每步约10厘米;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螃蟹手等。“举天”是旦角特有动作。早期旦角演出常把脚跟提起藏在裤管里,脚尖着地,另装木蹄,犹如缠足妇女行走,袅娜多姿,近似京剧的跷功,为民间小戏所少见。丑的基本身段有曲腿、摇肩、雀跃;表演程式有跳步、双手指地、一手指身边,一手在肚边,拿扇在肩边,还有出水看等。表演粗犷活泼,一句道白就有一个动作,一种表情。《跑四美》是竹马戏在农村为庆贺丰收、祈求来年好“年冬”(好收成)的一种独有的表演形式,沿用“乞冬”的习俗。
  



二、闽南四平戏
  


  四平戏是早期南戏弋阳诸腔之一。15世纪中叶从江西传入福建,又由闽南进入粤东。在广泛流行中逐步演变为新的地方剧种。据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奭的《官音汇解析义》“戏耍音乐”条载:“做正音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九角唱四平,做潮剧唱潮腔。”说明清乾隆之前四平戏已在闽南盛行。清中叶以后,四平戏受到昆曲、乱弹、外江戏和本地古老剧种竹马戏及小梨园的影响,从这些地方戏剧中吸收不少剧目、唱腔和表演艺术,行当从9个角色增加到12个,后台伴奏乐器早期只有锣、鼓、吹,后增加弦乐器,形成与闽东、闽北四平戏不同的风格。四平戏逐渐成为漳州最流行的剧种之一。清末民初,漳属各县均有四平戏专业班社,并到过闽西、粤东、湖南、湖北等地演出。现存于南靖的写有四平戏24个剧目的牙笏,据传系荣华班于光绪年间上京演出时朝廷的官员所赠。20世纪20年代,用闽南方言演唱的芗剧、潮剧深受欢迎,四平戏因唱白用“中州官话”不易为群众所接受,加上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无人,从此走向衰落。到了三四十年代,四平戏只好与潮剧搭班演出,俗称“半暝反”(上半夜演四平戏,下半夜演潮剧)。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平戏便逐渐走向消亡,不少艺人改唱潮剧、汉剧或芗剧。40年代末,四平戏的职业班社已不存在。60年代,平和县曾为发掘、抢救四平戏而努力,但未果。现仅存活跃于一些城镇和农村、用于婚丧喜庆演奏的四平锣鼓(队)。
  (一)剧 目
  四平戏的传统剧目有《蔡伯喈不认前妻》、《苏秦六国封相》、《刘文龙菱花镜》、《吕蒙正衣锦还乡》“四大棚头”,以及《王十朋》、《拜月记》、《李彦贵》、《反五关》等。小折戏有《四十太子》、《七十二孤单》,及根据潮州、诏安民间故事编写的《白鹤记》、《审蛇案》、《打鸟记》等。连台本戏有《三国》、《薛刚反唐》、《西游记》。据老艺人回忆,四平戏有300多个剧目。1960年平和县在调查中发掘剧目79个,已记录28个。
  (二)表演与音乐
  闽南四平戏早期行当分“九角”,即三生、三旦、三花。后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鼓、吹。清中叶以后,行当角色从九角发展到文生、武生、老生、正旦、花旦、苦旦、彩旦、男丑、女丑、红脸、乌净、杂共12个角色;也从“做大班”的昆曲和唱皮簧的乱弹外江戏等剧种中吸收不少唱腔和表演艺术。后台伴奏乐器也增加了二弦、三弦、椰胡、二胡、横笛、直笛、洞箫、扬琴、大三弦、净(番万净、月净)、大小唢呐(各2支)。大鼓两头平面,鼓面直径0.8米左右。武功戏乐器以唢呐为主,文戏以竹二弦为主。吹牌特别丰富多彩,已发现的常用曲牌有334个。演员表演细腻、精巧,老艺人曾宪乙演过《红娘请宴》,据说单红娘的纸扇表演就学了二三年。平和县文化馆将它整理为《扇舞》,在全国歌舞会演中得奖。福建省歌舞团曾请曾宪乙传授扇子功。
  

 表40-2

漳州地区参加省以上(含省)戏剧会演(比赛)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时间

主办单位

会演(比赛)活动名称

剧  目

获奖奖次(名称)及获奖者

1952年
10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第一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白毛女》、《陈三五娘》、《杨娥传》(漳州实验芗剧团演出)
《三打祝家庄》、《大闹天宫》(南江木偶剧团演出)


1954年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三家福》、《赵小兰》、《聊天》
(漳州、厦门、同安联合演出)

剧本二等奖:《三家福》
演出三等奖:《赵小兰》
演员一等奖:姚九婴 李少楼
演员二等奖:陈玛玲
演员三等奖:谢秀莲 纪招治
      陈金涂
奖   状:邵江海 宋占美
      林文祥

《扫窗》、《搜楼》、《刘胡兰》
(云霄县潮剧团演出)


布袋戏:
《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哪吒闹海》、《一把菜刀夺机枪》(南江、艺光木偶剧团演出)
纸影戏:
《一把菜刀夺机枪》、《白罗衣》(漳州、厦门艺人联合演出)
铁线戏:
《韩妙珍》(诏安县铁线戏代表队)

剧本创作奖
纸影戏:《一把菜刀夺机枪》
   (作者:陈郑煊)
演员一等奖:杨 胜 陈南田
奖   状:郑福来
奖   旗:陈启记

1954年
9月

华东区
文化部

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

《三家福》、《赵小兰》(由漳州、厦门、同安组成福建代表队联合演出)
《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南江、艺光木偶剧团联合演出)

剧本二等奖、演出奖、导演奖:《三家福》
作 者:颜梓和 王游治
    朱 萸 黄海瑞
导 演:王游治
演员一等奖:李少楼
  二等奖:姚九婴
  三等奖:陈玛玲 纪招治
特种艺术表演奖:
      杨 胜 陈南田

1954年
4月

文化部

全国首届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

布袋戏:《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漳州南江、漳浦艺光木偶剧团演出)
铁线戏:《韩妙珍》(诏安县铁线戏代表队演出)

优秀演员奖:杨 胜

1956年
7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

《垦荒记》
  (漳州实验芗剧团演出)
《海防前线的人们》
  (漳州笋仔芗剧团演出)

剧本创作奖:《垦荒记》
  朱 萸 甘英伟 苏丁发
鼓励奖:《海防前线的人们》  王游治

1958年
8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第二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

《芗江早晨》
  (漳州市芗剧团演出)


1959年
4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第三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加令记》、《吴美娘》
  (漳州市芗剧院演出)
《浯屿英雄传》
 (海澄县厦声芗剧团演出)
《马武锤金传》
  (云霄县潮剧团演出)
《假娩计》
  (平和县潮剧团演出)
《乌山妈妈》
 (诏安县海燕潮剧团演出)
《东山少年》
  (东山县潮剧团演出)

大会选出芗剧《加令记》、《吴美娘》为福建省国庆10周年献礼剧目

1960年
1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首届青少年演员、学员汇报演出

《加令记》
  (漳州艺校芗剧科演出)


1960年
5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

《武夷英烈》
  (龙溪专区芗剧团演出)


1960年
9月

罗马尼亚
布加勒斯特

第二届国际木偶、傀儡戏联欢节

《大名府》、《雷万春打虎》
  (杨胜、陈南田主演)

表演奖第一名
金质奖章:杨 胜 陈南田

1964年
8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

《碧水赞》
  (龙溪专区芗剧团演出)
《一网打尽》
  (漳州市芗剧团演出)

选出《碧水赞》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现代戏汇演

1965年
8月1日
至9日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木偶现代戏调演

《歼虎记》、《智破平峰城》
 (龙溪专区木偶剧团演出)
《插旗》
 (龙海县木偶剧团演出)


1965年
8月

华东区
文化部

华东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

《碧水赞》
  (龙溪专区芗剧团演出)


1972年
5月

福建省
文化组

福建省文艺汇演大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

《渔村风云》
  (龙溪专区京剧团演出)


1973年
11月

福建省
文化组

福建省地方剧种调演

《龙江颂》(移植)
  (诏安潮剧团演出)
《深山红苗》
  (芗剧代表队演出)


1975年
12月

福建省
文化组

福建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文艺调演

《南江彩虹》、《渔港春潮》
  (龙海县芗剧团创作演出)


1976年
5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农业学大寨专题文艺调演

芗剧:《铁岭钟声》、《山英》
  (龙溪地区代表队演出)


1977年
5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文艺汇演(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

《苗岭风雷》(移植)
  (龙溪地区京剧团演出)


1978年
11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创作剧目汇演大会

《龙岭春晓》
  (龙海县芗剧团演出)
《烈火春秋》
  (平和县潮剧团演出)

《龙岭春晓》优秀剧目奖

1979年
10月

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演

《双剑春》
 (龙溪地区歌仔戏演出团演出)

演出三等奖
剧本创作三等奖
作者:姚溪山 魏乃聪
   曾伍岳 庄火明

1979年
12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青年演员评比


优秀青年演员奖:
张 丹 郑秀琴 钱天真
洪彩莲 王友杰 吴杭锭
杨 烽 庄陈华 朱亚来
杨秀娟 戴进德 张佩玉

1980年
6月至
10月

福建省
文化局、
剧协

福建省地方剧种(芗剧)唱腔比赛


一等奖:
陈玛玲 纪招治 张 丹
郑秀琴 戴进德 吴全兴
二等奖:
苏秀芳 庄海涂 甘文质
苏丁发 康亚花 郭玉花
叶彩娇 熊勇进 林紫英
钟婉娥 陈瑞宝

1980年
12月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第四届现代戏会演

《情海歌魂》
  (漳州市芗剧团演出)
《紫燕双飞》
  (龙溪地区芗剧团演出)

演出三等奖:《情海歌魂》
剧本创作三等奖:杨路冰
音乐设计奖:陈 彬 林文祥
舞美设计奖:吴佑福
演员奖:郑秀琴 韩天嵩
    钱天真
演出四等奖:《紫燕双飞》
演员奖:陈玛玲 张 丹
    黄秀燕

1980年

福建省
文化局

福建省1980年优秀剧本补充评奖

《琴剑恨》
  (漳州市芗剧团演出)

剧本创作三等奖
作者:杨路冰 郭志贤

1981年
11月

文化部

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

《八仙过海》
 (龙海地区木偶剧团演出)

演出奖

1981年
12月

福建省
文化厅

福建省1981年创作剧目调演(福建省第十四届戏剧会演)

《邻里之间》、《结冤解怨》
  (南靖县芗剧团演出)
《节义锁》
  (诏安县潮剧团演出)
《宝镜篇》
  (云霄县潮剧团演出)
《情牵两代》
  (华安县芗剧团演出)

剧本创作二等奖:《邻里之间》
作者:陈志亮(执笔) 郑惠聪
剧本创作三等奖:
《结冤解怨》 作者:陈志亮
《节义锁》  作者:许育义
《宝镜篇》  作者:方朝晖
张耀堂
汤印光
音乐设计奖:《节义锁》
(李 音)
舞美设计奖:《节义锁》
(林镇辉)
演员奖:苏丽华 黄龙祥
    陈月清 李国胜
    陈 裕 沈淑辉
    曾美华

  1981年

福建省
文化厅

福建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评奖

芗剧:《情海歌魂》
木偶神话剧:《水仙花》

三等奖:吴佑福
二等奖:刘焰星

1983年
6月

福建省
文化厅

福建省第十五届戏剧会演

《易婚记》
  (云霄县潮剧团演出)
《卖肉粽与卖豆浆》、《钱洞关》
  (长泰县芗剧团演出)

剧本创作三等奖:
《易婚记》 作者:汤印光
《卖肉粽与卖豆浆》
      作者:陈志亮
音乐设计奖:林 森
演员奖:陈 裕 沈淑辉
    戴进德

1983年
12月

福建省
文化厅

福建省青年演员比赛


一等奖:洪惠君 陈 裕
二等奖:吴光亮 蔡清洲
    叶振煌 黄晓玲
    沈惠明
三等奖:朱雪娟 杨月霞
    陈葆玲 陆逸红
    苏丽华 许秀梅
    江铁蛋
指导教师荣誉奖:
吴兹明 杨 烽 庄陈华
王新蓉 郭志贤 朱智泉
汤丽真 张良坤 曾友禄
杨秀娟

1985年
4月至
6月

福建省
文化厅

福建省第十六届戏剧会演

《断鸿曲》
  (云霄潮剧团演出)
《婆母娘》
  (东山潮剧团演出)
《雨夜倩影》
  (龙溪地区芗剧团演出)

剧本创作三等奖:
《婆母娘》 作者:谢溪添
音乐设计奖:
《断鸿曲》 丁增钦
布景设计奖:
《雨夜倩影》 许伟强
演员奖:陈 裕 陈葆玲
    陈镇坤
服装造型奖:
《断鸿曲》张文生
幻灯字幕奖:方文达

1987年
6月

福建省
文化厅

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

《煎石记》
  (漳浦县芗剧团演出)
《肃杀木棉庵》
  (漳州市芗剧团演出)
《泪洒秦淮》
  (云霄县潮剧团演出)
《月里寻夫》
  (龙海县芗剧团演出)

剧本创作二等奖;《煎石记》
作者:汤印昌 赵秀华
《肃杀木棉庵》作者:杨路冰
导演奖:杨育红 吴兹明
    张玉梅《煎石记》
舞美设计奖:
    许伟强《煎石记》
音乐设计奖:
    苏泗杰《煎石记》
演员奖:纪美美 林惠纯
    林秀菊 陈 裕
    陈葆玲 王丽虹
幻灯字幕奖:方文达

1988年

华东六省
一市艺术
期刊编辑部

华东区“田汉戏剧奖”剧本评奖

《煎石记》
  (漳浦县芗剧团)

剧本创作二等奖:
  汤印昌 赵秀华

1989年

福建省
剧协

第二届水仙花杯戏曲演员唱腔比赛


最佳唱腔奖:洪彩莲
优秀戏曲唱腔奖:
  陆逸红 戴进德 郑俊梅
  庄晏红 张丽艺 沈惠明
组织奖:
  漳州市文化局、市剧协、
  市芗剧团、市木偶剧团

1989年
4月

福建省
文化厅

第二届中青年演员比赛


金牌:
  曾友禄 王志斌 陈葆玲
银牌:
  郑惠元 林晓生 叶银平
  方通铭 王厚根 肖淑琴
  尤仕伟 庄必芳
铜牌:
  朱雪娟 许秀梅 方琼菲
  罗勇海 郑阿森 沈惠明
组织奖:漳州市文化局艺术科

1990年
11月

福建省
文化厅

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

《围城记》
  (云霄县潮剧团演出)
《戏魂》
  (漳州市芗剧团演出)
《白莲之恋》
  (东山县潮剧团演出)
《钟馗元帅》
  (漳州市木偶剧团演出)
《慈母泪》
  (漳浦县芗剧团)

剧本创作一等奖:
 《围城记》 方朝晖
剧本创作二等奖:
 《戏魂》 杨联源 方朝晖剧本创作三等奖:
 《白莲之恋》 王顺镇
剧本创作奖:
 《慈母泪》 汤印昌
优秀木偶剧本奖:
 《钟馗元帅》 庄火明
优秀导演奖:
 《围城记》郭志贤汤丽贞导演奖:
 《戏魂》  吴兹明
优秀音乐设计奖:
 《白莲之恋》
  吴越光 黄 荣 林水金
音乐设计奖:
 《戏魂》 江松明
舞美设计奖:
 《围城记》 张文生
木偶艺术创新奖:《钟馗元帅》
木偶布景设计奖:刘焰星
乐队领奏奖:蔡金茂
乐队演奏奖:
 《围城记》、《白莲之恋》





优秀演出奖:
 《围城记》、《白莲之恋》
演出奖:《戏魂》
优秀灯光设计奖:
  陈 敦 宋史强
优秀演员奖:陈 裕 郑秀琴
演员奖:
  陈葆玲 方通铭 陆逸红
  江铁蛋 阮阿海 曾友禄
  陈惜珍 吴甘娇 林丽贞
  庄陈华 洪惠君 陈炎森
  蔡伯惠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