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戏源于漳浦,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漳州古老的地方剧种。表演者身缚用竹编纸糊贴有吉祥剪纸图案的竹马进行表演,故名。后改用竹竿代竹马。初期演出的剧目均为弄子戏,只有旦、丑两个角色,表演粗犷,有唐参军戏之遗风。弄子戏都以男女情爱为题材,充满风趣的打浑和通俗流畅的韵语,以及调情、戏弄的动作,故被官府视为“淫戏”,一度加以禁演。明代,竹马戏受四平戏与梨园戏的影响,吸收四平戏与梨园戏的部分剧目和音乐声腔,演出四平戏酬神的《跳加官》、《答谢天》、《古城会》等剧目,唱南曲的《王昭君》等剧目,及《李广挂帅》、《独臂武松》等武戏。清代为竹马戏鼎盛时期,流行于漳州、龙溪、海澄、平和、南靖以及厦门、金门、台湾等地。曾流传“三日没火烟(断炊),也要看‘合春’(竹马戏班);三日没米煮,也要看‘戊己’(合春班名旦)”的戏谚。20世纪20年代,漳浦尚有18台竹马戏子弟班。后竹马戏受到歌仔戏、潮剧的冲击,30年代逐步走向衰落,许多竹马戏班改演歌仔戏。民国23年(1934年),漳浦县只剩下“老马”与“新马”两个戏班。民国28年则全部散班。华安玉山乡楼仔村自南宋以来,世代传承,被称为“白字戏仔”(属南管)或老白字的民间小戏,实则为传自漳浦的竹马戏,也于民国34年后停止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地(专)、县文化部门对竹马戏进行调查、发掘。1952年组织漳浦六鳌10多个竹马戏老艺人参加龙溪区文艺会演,演出《砍柴弄》、《搭渡弄》等剧目,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53年至1959年,漳浦的竹马戏3次参加县业余文艺会演,都受到奖励。1962年漳浦县成立发掘、抢救竹马戏艺术遗产工作组,对竹马戏的历史、剧本、唱腔、舞台美术进行发掘和整理。1962年底至1963年初,中央、省、专文化部门专家和研究人员相继深入漳浦县调查、观摩竹马戏的演出,组织学习讨论,并撰写了不少研究文章。竹马戏被认为是“唐宋遗音”。“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古老剧种又遭扼杀,现在仅存1个业余剧团和几个清唱曲馆。
(一)剧 目
竹马戏演出剧目有3类:一是排场戏,有《跑四美》(《跑四喜》)和吸收四平戏的《跳加官》、《答谢天》、《送子》、《大八仙》;二是只有丑、旦或生、旦两个脚色的民间小戏,称为弄仔戏,还有二旦二丑表演的“双弄”,有《番婆弄》、《桃花搭渡》、《士久弄》等;三是吸收外来的剧目,如《王昭君》、《赛昭君大报冤》、《王水卖老母》等。老一代艺人曾演出的剧目有70多个,现仅存6个手抄本和口述记录本。代表性剧目有《过渡弄》、《桃花搭渡》、《割须弄》、《管甫送》、《王昭君》、《赛昭君大报冤》等。弄仔戏是竹马戏最具特色的剧目,有唐戏弄的遗风,内容简单,通俗风趣,生活气息浓郁。
(二)音 乐
竹马戏的音乐是由流行于漳州、龙溪、海澄、漳浦一带的民间小调,并吸收南曲和部分外来唱腔融合而成。民间小调以漳州歌仔(锦歌)和民歌为主,兼纳部分外地民歌。用漳浦方言演唱。唱词多为七字句的民歌体,词曲结合熨贴,旋律朴素流畅,节拍多为一板眼,节奏明快,一曲四句,结构方整,诸多小调可以自由连缀,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唱腔结构以一两首民歌小调反复多段唱词的形式,有“长工歌”、“病囝歌”、“跪某(妻子)歌”、“打某歌”等。有的曲调则以剧目命名,如“管甫送”、“雪梅调”、“割须弄”等。南曲,用泉州话演唱,曲调古朴,节拍缓慢,多切分节奏,旋律细腻缠绵,行腔委婉,字少腔多,有“水车调”、“玉交枝”等。但与南曲唱腔也有区别,一般较粗犷洪亮,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外来唱腔,主要是吹腔和皮簧腔,皆用“兰青官话”演唱,旋律比较遒劲,基本保持原貌,有“梆子腔”、“安庆调”、“花鼓调”等。《跳加官》等酬神戏(排场戏)则全部保持四平戏的唱腔、念白。竹马戏的伴奏音乐由器乐曲和锣鼓组成。其曲调来自民歌小调和南曲中的“谱”(器乐曲)。乐队分文、武爿。文爿,分掌曲项琵琶(兼唢呐)、二弦、三弦、笛(兼洞箫、小唢呐),俗称“四管齐”,与锦歌(歌仔)同。武爿5人,分别执掌板鼓、竖板、大锣、小锣、铙(后改钹)和堂鼓。
(三)表 演
竹马戏早期的剧目以弄子戏为主。表演时多是一生一旦或一旦一丑;也有二旦二丑的,叫“双弄”。明末清初,受其他剧种影响,竹马戏也演大戏,如《王昭君》、《赛昭君大报冤》等,脚色行当增至7个,即生、旦、净、末、丑、贴、外,称为“七脚戏”。竹马戏表演动作多集中在上身,眉眼传神,脚步不如手的动作变化多,一般只是上身左右摇摆和扭动,这是早期扮演者骑竹马,下身为画上马腿的垂幅所遮盖和只能进退表演的痕迹。表演形式上还保持“地下台”的特点,一出台走“大圆圈”,丑角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踏“四角头”。旦、丑的表演有一套独特的程式:旦角手置前胸,脚行蹀步,行进时脚尖翘起,每步约10厘米;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螃蟹手等。“举天”是旦角特有动作。早期旦角演出常把脚跟提起藏在裤管里,脚尖着地,另装木蹄,犹如缠足妇女行走,袅娜多姿,近似京剧的跷功,为民间小戏所少见。丑的基本身段有曲腿、摇肩、雀跃;表演程式有跳步、双手指地、一手指身边,一手在肚边,拿扇在肩边,还有出水看等。表演粗犷活泼,一句道白就有一个动作,一种表情。《跑四美》是竹马戏在农村为庆贺丰收、祈求来年好“年冬”(好收成)的一种独有的表演形式,沿用“乞冬”的习俗。
四平戏是早期南戏弋阳诸腔之一。15世纪中叶从江西传入福建,又由闽南进入粤东。在广泛流行中逐步演变为新的地方剧种。据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奭的《官音汇解析义》“戏耍音乐”条载:“做正音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九角唱四平,做潮剧唱潮腔。”说明清乾隆之前四平戏已在闽南盛行。清中叶以后,四平戏受到昆曲、乱弹、外江戏和本地古老剧种竹马戏及小梨园的影响,从这些地方戏剧中吸收不少剧目、唱腔和表演艺术,行当从9个角色增加到12个,后台伴奏乐器早期只有锣、鼓、吹,后增加弦乐器,形成与闽东、闽北四平戏不同的风格。四平戏逐渐成为漳州最流行的剧种之一。清末民初,漳属各县均有四平戏专业班社,并到过闽西、粤东、湖南、湖北等地演出。现存于南靖的写有四平戏24个剧目的牙笏,据传系荣华班于光绪年间上京演出时朝廷的官员所赠。20世纪20年代,用闽南方言演唱的芗剧、潮剧深受欢迎,四平戏因唱白用“中州官话”不易为群众所接受,加上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无人,从此走向衰落。到了三四十年代,四平戏只好与潮剧搭班演出,俗称“半暝反”(上半夜演四平戏,下半夜演潮剧)。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平戏便逐渐走向消亡,不少艺人改唱潮剧、汉剧或芗剧。40年代末,四平戏的职业班社已不存在。60年代,平和县曾为发掘、抢救四平戏而努力,但未果。现仅存活跃于一些城镇和农村、用于婚丧喜庆演奏的四平锣鼓(队)。
(一)剧 目
四平戏的传统剧目有《蔡伯喈不认前妻》、《苏秦六国封相》、《刘文龙菱花镜》、《吕蒙正衣锦还乡》“四大棚头”,以及《王十朋》、《拜月记》、《李彦贵》、《反五关》等。小折戏有《四十太子》、《七十二孤单》,及根据潮州、诏安民间故事编写的《白鹤记》、《审蛇案》、《打鸟记》等。连台本戏有《三国》、《薛刚反唐》、《西游记》。据老艺人回忆,四平戏有300多个剧目。1960年平和县在调查中发掘剧目79个,已记录28个。
(二)表演与音乐
闽南四平戏早期行当分“九角”,即三生、三旦、三花。后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鼓、吹。清中叶以后,行当角色从九角发展到文生、武生、老生、正旦、花旦、苦旦、彩旦、男丑、女丑、红脸、乌净、杂共12个角色;也从“做大班”的昆曲和唱皮簧的乱弹外江戏等剧种中吸收不少唱腔和表演艺术。后台伴奏乐器也增加了二弦、三弦、椰胡、二胡、横笛、直笛、洞箫、扬琴、大三弦、净(番万净、月净)、大小唢呐(各2支)。大鼓两头平面,鼓面直径0.8米左右。武功戏乐器以唢呐为主,文戏以竹二弦为主。吹牌特别丰富多彩,已发现的常用曲牌有334个。演员表演细腻、精巧,老艺人曾宪乙演过《红娘请宴》,据说单红娘的纸扇表演就学了二三年。平和县文化馆将它整理为《扇舞》,在全国歌舞会演中得奖。福建省歌舞团曾请曾宪乙传授扇子功。
表40-2 | 漳州地区参加省以上(含省)戏剧会演(比赛)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时间 | 主办单位 | 会演(比赛)活动名称 | 剧 目 | 获奖奖次(名称)及获奖者 |
1952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一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 《白毛女》、《陈三五娘》、《杨娥传》(漳州实验芗剧团演出) | |
1954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 《三家福》、《赵小兰》、《聊天》 | 剧本二等奖:《三家福》 |
《扫窗》、《搜楼》、《刘胡兰》 | ||||
布袋戏: | 剧本创作奖 | |||
1954年 | 华东区 | 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 | 《三家福》、《赵小兰》(由漳州、厦门、同安组成福建代表队联合演出) | 剧本二等奖、演出奖、导演奖:《三家福》 |
1954年 | 文化部 | 全国首届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 | 布袋戏:《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漳州南江、漳浦艺光木偶剧团演出) | 优秀演员奖:杨 胜 |
1956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 | 《垦荒记》 | 剧本创作奖:《垦荒记》 |
1958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二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 | 《芗江早晨》 | |
1959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三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 《加令记》、《吴美娘》 | 大会选出芗剧《加令记》、《吴美娘》为福建省国庆10周年献礼剧目 |
1960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首届青少年演员、学员汇报演出 | 《加令记》 | |
1960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 | 《武夷英烈》 | |
1960年 | 罗马尼亚 | 第二届国际木偶、傀儡戏联欢节 | 《大名府》、《雷万春打虎》 | 表演奖第一名 |
1964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 | 《碧水赞》 | 选出《碧水赞》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现代戏汇演 |
1965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木偶现代戏调演 | 《歼虎记》、《智破平峰城》 | |
1965年 | 华东区 | 华东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 | 《碧水赞》 | |
1972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文艺汇演大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 | 《渔村风云》 | |
1973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地方剧种调演 | 《龙江颂》(移植) | |
1975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文艺调演 | 《南江彩虹》、《渔港春潮》 | |
1976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农业学大寨专题文艺调演 | 芗剧:《铁岭钟声》、《山英》 | |
1977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文艺汇演(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 | 《苗岭风雷》(移植) | |
1978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创作剧目汇演大会 | 《龙岭春晓》 | 《龙岭春晓》优秀剧目奖 |
1979年 | 文化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演 | 《双剑春》 | 演出三等奖 |
1979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青年演员评比 | 优秀青年演员奖: | |
1980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地方剧种(芗剧)唱腔比赛 | 一等奖: | |
1980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四届现代戏会演 | 《情海歌魂》 | 演出三等奖:《情海歌魂》 |
1980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1980年优秀剧本补充评奖 | 《琴剑恨》 | 剧本创作三等奖 |
1981年 | 文化部 | 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 | 《八仙过海》 | 演出奖 |
1981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1981年创作剧目调演(福建省第十四届戏剧会演) | 《邻里之间》、《结冤解怨》 | 剧本创作二等奖:《邻里之间》 |
1981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评奖 | 芗剧:《情海歌魂》 | 三等奖:吴佑福 |
1983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十五届戏剧会演 | 《易婚记》 | 剧本创作三等奖: |
1983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青年演员比赛 | 一等奖:洪惠君 陈 裕 | |
1985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十六届戏剧会演 | 《断鸿曲》 | 剧本创作三等奖: |
1987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 | 《煎石记》 | 剧本创作二等奖;《煎石记》 |
1988年 | 华东六省 | 华东区“田汉戏剧奖”剧本评奖 | 《煎石记》 | 剧本创作二等奖: |
1989年 | 福建省 | 第二届水仙花杯戏曲演员唱腔比赛 | 最佳唱腔奖:洪彩莲 | |
1989年 | 福建省 | 第二届中青年演员比赛 | 金牌: | |
1990年 | 福建省 | 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 | 《围城记》 | 剧本创作一等奖: |
优秀演出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