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电 视
2021-03-0908:39:18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一、电视转播
  


  1972年7月,地区广播事业管理站抽调技术人员先后在长泰天柱山、良岗山、鼓鸣岭、吴田山等制高点进行福建电视台信号接收测试工作,最后定点在海拔1228米的长泰吴田山建差转台。1974年3月动工兴建,1974年12月建成地区第一座电视差转台——龙溪地区长泰转播站,通过收二频道发五频道电视信号,每星期一、三、六3天转播福建电视台节目,发射功率50瓦,信号可覆盖长泰、龙海、南靖、平和、华安、云霄、漳浦、芗城和厦门的部分地区。1975年至1980年,先后在华安金山、平和望月山、南靖、东山等地兴建电视差转台。80年代,各县都兴建小型差转台(功率大部分在50瓦以下),扩大了电视信号覆盖面。
  1983年5月,省广播电视事业局和龙溪地区共建长泰微波站,开通全省电视微波信号线路,并向龙岩、漳州、云霄传送3路微波信号。1988年11月漳州电视台建成后,信号通过芝山电视转播台、云霄电视转播台覆盖全市大部分地区。1990年,全市有电视差转台88座,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4%。
  



二、电视台建设
  


  1985年下半年,在芝山电视转播台的基础上筹建漳州电视台,台址在城区胜利路市政府大院内(原漳州电视转播台)。1988年11月1日正式开播,用3个频道分别播出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和本台节目。电视台拥有6部发射机(发射功率1000瓦的3部,300瓦的1部,100瓦的2部)。信号通过长泰微波站和云霄转播台转播,覆盖全市的绝大部分地区。开播初期,每周播出自办节目两次,每次5小时,其他时间转播中央台和福建台节目。建台初期,核定人员编制10名,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内设总编室、新闻部、广告部、播出部及技术制作部等。当时电视台条件较差,设备简陋。电视制作设备有1部3/4单管机,2部大1/2便携式摄像机,还有3/4制式编辑机、大1/2制式编辑机各1套及若干辅助设备。办有新闻、歌苑、经济信息、文艺节目。1990年,自办栏目增加为您服务、社教和天气预报,每周播出时间由原来的10小时增加到40小时,编制人数由原来的10人增加到25人。但仍拍摄、播出一批有影响的节目。《一方山水一方人》栏目反映30多位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小人物”默默奉献的精神,社会效果较好。市电视台有18条新闻在省台播出、7条新闻在中央台播出,有3条新闻分获省优秀电视新闻一、二、三等奖。
  



三、有线电视台建设
  


  1986年,城区一些居民利用电缆和铜箔板刻蚀藕合分配电路,进行共用天线安装尝试。1988年后,共用天线器材、放大器、调制器、分支分配器、低损耗电缆和多种接插件相继出现,共用天线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当时安装共用天线系统大多是宾馆、旅社和企事业单位。
  1990年初,南靖县广电部门在县城建成有线电视系统,有终端用户200多户,可传送中央一二套、福建台、厦门台和自办一套共5套节目。1990年底,东山县在铜陵镇建成有500个终端用户的有线电视网,可传送中央台、福建台、广东台及自办的节目。此后,各县纷纷筹建。
  



四、卫星电视转播
  


  1983年12月,吴田山微波站第一期工程完工,微波线路开通至漳州,较好地解决电视转播台的信号源问题。但各县仍采用差转方式,信号质量没有保证,特别是大部分山区仍收不到电视信号。1986年8月,云霄广播站投资2.9万元,购置桂林无线电二厂从国外引进组装的5米网状天线、美国DX-600卫星接收机、DCS85°K高频头,率先建成卫星地面站,接收位于东经66°印度洋上空国际通信V号卫星电视信号,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取得很好的收视效果。接着,东山、龙海、华安、平和、南靖、诏安等县相继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漳州电视转播台采用电子工业部39所生产的6米板状后馈式天线和东芝C2卫星接收机和东芝68°K高频头,进行卫星电视转播。
  1988年3月,我国东方红-Ⅱ甲卫星上天,由于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比国际通信V号卫星增约5DB(为36.1DBW),使卫星接收天线口径从6米降至3米,促进卫星电视转播的普及,提高了接收质量。1990年4月,“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投入使用,由于其波束中心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达37DBW,加上低噪声高频头技术的发展,天线口径可以减少至1.5米至2米,大大减轻了建站投资,乡村普及型单收站获得很大发展,有效地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1990年底,全市建成卫星地面站67座,其中城镇27座、农村山区40座,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84%。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