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城市影音
五经进士颜茂猷
2021-04-1219:56:00来源:漳州史志研究室

  “商君昔日夸三捷,颜子今朝说五经。”这是明季崇祯年间,八闽大地上盛传的一幅对联,联中的“颜子”就是素有“天子门生”之称的“五经中式”、明末天启崇祯年间著名的劝善思想家颜茂猷。“一代完人”刘宗周称赞其说“渐近于学人,友人有叹赏之者”。其著《迪吉录》被誉为“救世之宝书”,是清代各种道德实践手册的重要蓝本之一。

  一、其人其事

  颜茂猷(1578-1637年),字壮其,又字光衷,号宗璧居士,漳州平和县人(准确地说是平和学、龙溪籍人)。有关颜茂猷的生平事迹,史书并未留下诸如行状、墓志铭之类的资料,志书亦鲜有着墨其传记,以致在其家乡漳州,几近无人提及。作为劝善思想家,在当今学界几乎不为人们所知,其人其事也几近湮没无闻。但他作为从平和这块土地上登科的进士,志书上多少还可寻找到些许蛛丝马迹:康熙壬戌年(1682年)《平和县志》卷六《选举志·甲第》载“崇祯甲戌科刘理顺榜,颜茂猷,清宁里人,五经钦取,礼部主事”,接着在《选举志·登科》记“天启甲子科,颜茂猷,清宁里人,甲戌钦取五经进士”;而在康熙己亥年(1669年)《平和县志》卷八《选举志》的记载几近相同,只是籍贯上描述为“颜茂猷,龙溪籍,甲戌进士”。为何会出现如此状况呢?从乾隆《龙溪县志》卷十三《选举志》中“举人,凡举贡本县人由外学中式者,则注明某学;外县人由本学中式者,则注明某县人”的条目编纂说明,就了然明白。该志在《举人》记为“颜茂猷,平和学,甲戌进士”,与其同科中举的其弟则记为“颜茂行,茂猷弟”。套用今天的语境,有点类似所谓的“高考移民”。至此,有关颜茂猷的户籍、学籍已然清楚。无论是平和学、还是龙溪籍,都是漳州人。

  颜茂猷还在家乡漳州成立一个以“培育善人”为目标的地方性讲会组织“云起社”,开展学问切磋,强调行善实践,改变地方风俗,着力推动劝善运动。云起社还建立了一套非常严密的组织架构,不仅制定了“会约”“会规”,并在总社之下,设有树品会、经济会、修真会、善缘会、博雅会五个分会,由当地一些有名望的乡绅来担任。颜茂猷组建“云起社”,更多的是希望将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重整社会秩序的“外王”理想置于劝善运动中来落实,体现了一种儒士“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二、五经中式

  颜茂猷“五经中式”及第进士的经历颇具传奇,成了当时的传奇佳话。明代选举所定科目,基本沿袭唐、宋之旧例,“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然而,颜茂猷却“择一经答四道”的科考规定,改为“五经题全作,且每经各答四道”,加上从“四书”中选答三道,共计答二十三道,于是就有了“二十三义”之说。这一违制的做法,得到同邑礼部侍郎林釬的照顾、推荐,并获得崇祯皇帝的认可、赏识,取得“赐进士出身”的殊荣,名列二甲第二名。颜茂猷以“五经中式”而成“特赐进士”一事,轰动一时。《明史·选举志》还专门为此记述一段:“(崇祯)七年甲戌,知贡礼部侍郎林釬言,举人颜茂猷文兼《五经》,作二十三义。帝念其该洽,许送内帘,茂猷中副榜,特赐进士,以其名另为一行,刻于试录第一名之前。五经中试者,自此接迹矣。”一句“五经中试者,自此接迹矣”的评语,给了颜茂猷莫大的荣光。其“五经中式”的案例,传达了朝廷“右文惜才”的信息,从而鼓励天下学子“穷经之学”,以致“后来骎骎有其人矣”,大有群起仿效之的社会效应。

  三、思想著述

  在道光《平和县志》卷九《典籍志》中开列了颜茂猷的著书目录有:《经史类纂》《四书宗说》《五经宗说》《迪吉录》4部。其实何止这些!从顾锡畴的《迪吉录》序言“其书梓于闽漳者,已不下千卷”中,便可窥见一斑。据初步了解,目前遗书主要有:《迪吉录》《云起集》《颜壮其集》《合锓纲鉴通纪今古合录注断论策题旨大全》《五经四书讲宗》《新镌举子六经纂要》等23部,分别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杭州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关西大学、龙谷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其中《迪吉录》还被收入《四库全书》。在王重民所撰的《中国善本书提要》(子部·杂家类)中记载:

  【迪吉录八卷卷首一卷】

  十册(《四库总目》卷一百三十二)(北大)

  明崇祯间刻本[九行二十字(20.7×183.2)]

  原题:“古吴顾锡畴九畴甫评定,闽漳颜茂猷光衷甫编辑。”按《福建通志》卷二百十四《文苑传》云:“茂猷字光衷,天启甲子举乡试,崇祯甲戌知贡举。礼部侍郎林釬言茂猷文兼五经,作二十三义,帝念其该洽,许送内簾,中副榜,诏特赐进士,以其名别为一行,刻于试录第一名之前,五经中试者,自此接迹矣。”《存目》载是书作九卷,此本依“一心普度兆世太平”分八卷,原本自是八卷。《提要》(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茂猷平湖人”,《漳州府志·选举表》谓茂猷龙溪人,而《通志》谓平和县人。考平和在龙溪西南,自王守仁平定象湖、流恩等之后,始置县,则《提要》之平湖,应是平和之误。是书为顾锡畴之父筍洲老先生所赏识,锡畴因为评定刊行。书封面题:“吴郡顾府藏板;陶兰台梓。”卷内有:“金印吉金”等印记。顾锡畴序。自序。

  王重民作为著名的目录版本学专家,不惜用大量笔墨介绍《迪吉录》,还对其生平事迹、籍贯进行考究。可见其人其书其思想的重要。正因如此,颜茂猷之名在当时还颇受书商青睐,以至清代乃至民国期间,我国通识教育使用的《四书》《五经》教材,大部分均假托颜茂猷之名,在其课本开卷的卷首注明“特赐进士颜茂猷壮其较正”的字样,以证明其教材的规范严谨。从中可见,学者、世人对颜茂猷学识的认可与尊崇。

  颜茂猷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迪吉录》《云起集》等著作中,提出了一套以“果报”观念为基础的劝善思想,认为人的幸福或灾祸是可以根据善恶报应的因果律来决定的,宣扬“为善由己,报应在天”的思想。其中《迪吉录》共八卷,分别以“一心普度兆世太平”命卷名,加上卷首一卷,计九卷。“一心普度”四卷为“官鉴”,以历史故事为背景阐发为官之人在执政当中的行为规范,而“兆世太平”四卷为“公鉴”,则是阐述普通公民在公共社会及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卷首除序文、目录外,主要有“七辨”“六祝”“三破”等三篇“自问自答”体例的文章,阐述该书的立旨要意,强调人们应当树立信心,持续为善,就可以得到善报,试图扭转日益颓堕的处世态度。

  (作者单位:中共平和县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