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风俗民情
一卷人间烟火味
2021-04-1220:54:14来源: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春意浓浓,在漳州,这一季微冷也微热,最让人惦记的是润饼。像是元宵要吃汤圆,端午要吃粽子,漳州人在春季有吃“润饼”的习俗。那些“仿佛用白纱包着的食物”,是闽南人春天的一道美食。

  “润饼”又叫“薄饼”“春卷”,每年农历二月底三月初、清明前后,人们将用面粉做成的饼皮包裹上来自春天的胡萝卜、豆芽、包菜、春笋、豆干等多种菜蔬,而后卷成圆柱拿着吃。“润饼”是属于春天的,恰似把春天的万花筒一起包起来享受,让人置身于春风里。

  润饼包得好坏,好不好吃,润饼皮尤其关键。润饼皮要煎得薄又有韧性,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如今,一般家庭都是购买现成的。在漳州,每个地方的菜市场或是背街小巷里,总有专门做润饼皮的师傅,现做现卖,从大清早做到中午。制作润饼皮关键是面粉的搅拌,要一遍又一遍用力地搅拌、摔打,边搅拌边加水,直至粉浆浓如糊,有筋劲、有弹性。其次是掌握火候,煎烤润饼皮。在现场,可以看到一块块面团在那些师傅的手中像是一个极度柔韧的小球,被丢入平底铁锅后迅速晕成一片极薄的面皮,放多少,收多少,都是学问,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容不得半点犹豫。面团往锅上这么一贴一擦,划个圆圈后快速提起,不过一会儿功夫,像是变魔术一般,就撕下一张薄如纸的饼皮。前来排队的客人们都一大袋一大袋地拎着走。

  做润饼的菜多样,但一点都不复杂,如豆芽、包菜、胡萝卜、芹菜、豆干、笋丝、香菜、香菇丝、三层肉、虾仁等,每年可能会有些许的差异,各家喜欢的馅料也略有不同,每一道菜都要独立炒制,最后才把这些菜整合在一起,放冷再包。因为用料的自由,整个润饼吃起来也更有层次感。胡萝卜是润饼很重要的一味食材,因为清明前后是胡萝卜最后一季时鲜期,人们希望抓住它清润甘甜的最后一刻,把它们包入这美好的季节里。所以,你会看到润饼里透着好看的橘红色。润饼要一家人围在一起做才更有味道,满满一桌的菜肴,把馅料用筷子一样一样地夹到饼皮中,一张薄薄的润饼皮无所不包,想吃什么就包什么,随意搭配,丰简由己,你包一卷,我包一卷,边吃边拉家常,气氛热闹和谐。

  润饼作为传统小吃,在清明前后食用最是应景。如今,人们对润饼的态度比较自由,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做,爱吃什么就放什么。而在一些大街小巷里,出售更多的是“炸过的润饼”,咬起来酥脆可口,内里的馅料透着热腾腾的香气。除了“炸”的特点外,润饼还有一个足够惊喜味蕾的亮点,即是润饼中的酱。这个酱并没有统一的做法,每家每户会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制,除了饼皮和配菜讲究外,润饼内的酱无疑是一道点睛之笔,微甜而不腻,与炒制的馅料搭配起来恰到好处。

  “润饼”所象征的意义也是人们喜爱它的原因之一。“润饼”里面包着胡萝卜、豆芽、豆干,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包。这么多东西里面也是有学问的。胡萝卜象征着金子,白色豆芽就是银子,包出来的润饼可是包金又包银呢。润饼的食俗还与年节时令、祭祖酬神有关。旧时人们认为润饼中的菜料,预示着农苗茁壮、六畜兴旺。润饼皮把所有的东西都“包容”在里面,更契合闽南人为人处世原则,内心包容万物,外身堂堂正正。除此以外,围在一起吃润饼团团圆圆呀!在这里,润饼不仅仅是传统的小吃,更是亲情菜,是很多闽南人的共同记忆。

  那么,润饼是谁发明的?关于润饼的由来众说纷纭。不过,最常见的说法是与明万历年间的进士蔡复一有关,另一说则指润饼是源自古代祭祀春神的传统。说到蔡复一这个人,出生金门的他堪称一位传奇人物,除饱读诗书外也懂用兵,深受皇帝重用,官拜兵部右侍郎,总督云贵湖广一带军务,皇帝更赐予他一把尚方宝剑。蔡复一在总督云贵湖广军务时,整日忙于公事,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于是,体贴的蔡夫人想到了一招,她把猪肉、鱼虾、香菇、冬笋、胡萝卜、豆干等食材先切丝后炒香,最后包进大张的薄饼皮里头卷起来,让蔡复一可以一边批阅公文,一边拿着这一卷卷的食物填饱肚子,如此公事和进食两不误。当时,民间把这种食物称为“夫人薄饼”,用来纪念蔡夫人的巧思。而这“夫人薄饼”就是“润饼”的前身。

  还有一个传说是在古代,和春天息息相关。人们祭祀春神时要献上“春盘”。里头摆有大葱、小蒜、韭菜、油菜、芫荽这五种带有辛味的蔬菜,吃下肚可以开五脏、去伏气、净化身体。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立春日》这首诗中,就有一句“春日春盘细生菜”。然而,单吃这五种刺激性的蔬菜实在令人难以下咽,人们就用薄饼皮将它们包起,再加入其他食材一起卷来吃,这就是润饼的前身“春饼”。为什么润饼会和清明节联系在一起呢?据说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吃寒食的习俗也就延续到了清明。而润饼以面皮包卷多类蔬菜,正是凉吃的食品,因此也就成为了寒食节跟清明节的主要食品了。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越是平淡无奇。润饼食材不高档,价格也不昂贵,但它却是一种印记、一种符号。一张润饼皮,薄如蝉翼;一份馅料,菜香肆意;几碟酱料,乡愁醇厚。如此种种,浸透在人们心间。

  (作者单位:中共龙文区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