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史实纵横
诏安县农业合作化运动
2021-04-1221:33:41来源:

全国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继土地改革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旨在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经济新发展。遵照龙溪地委部署,诏安县从1951年末开始,按照自愿和互助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从互助合作起步,逐渐过渡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历时5年多,顺利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诏安县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夯实基础、稳步向前和迅猛发展三个阶段。

一、互助合作兴起(1951年冬至1953年冬)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试验探索,示范宣传,发展互助组,试办初级社,为农业合作化运动打基础。

1951年,诏安县土地改革运动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个个扬眉吐气,人人辛勤耕耘,生产和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大多数贫雇农家底薄,劳力、资金、畜力不足,维持正常生产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少数农民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出卖或典当土地,重新沦为无地户。如凤溪乡沈凤寮村共有农户137户,暗中买卖土地的就有33户,丧失了土改的成果。加之1950年至1952年间,连年遭遇严重的台风、洪水、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其中仅病虫灾害就损失粮食608.4万斤。很多农户深感单打独斗力不从心,分散耕作无力对抗天灾,更难以改善现有的生产条件、实行新的耕作制度。春耕时节,一些农户就自发联合起来,在不改变生产资料个人所有的前提下,人力、农具、耕畜互助调剂。亲帮亲、邻帮邻,这种自发的生产互助形式直接受益各方,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为了巩固土改成果,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19511215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要求全党把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把广大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实现共同富裕。12月下旬,诏安县委即派出工作组首先到含英乡搞互助合作试点,坚持自愿与互利原则,成立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含英乡林架再互助组。

19523月,县委设立生产办公室,以加强对农村生产和互助合作的组织领导,首要工作放在了互助合作的示范尝试上。双港乡后林全村53户、229口人,耕地354亩,虽地处县城西郊,但水利条件较差,十旱九灾,常年歉收或无收,农民整日劳作却落得个番薯汤度命。春耕前,县委将后林村选定为试点,选派一批干部驻村组织发动,把51户农民编成10个临时互助组,却没有按照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三大原则进行劳动互助,只维持了半个月就垮台了。驻村工作组引以为诫,立行立改。3月下旬,县第一届第七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刚开完,即请参会的村民沈玉根代表讲解互助组五大好处”“三大原则及有关农业互助合作政策等,进行深入的思想发动,重新建立起3个互助组。以上互助组分别在村民沈禹水、沈泗龙、沈玉根的带领下,设立组长、记工员,制定简单生产计划;实行人力畜力按件记工、大农具(如犁、耙、水车)折价入组、公用公修,小农具自修自用、归自己保管等具体办法;生产经营中实行等价交换原则,按照四个三(三学:学报纸、学先进、学有经验的老农;三爱:爱护耕牛、爱护农具、爱劳动纪律;三到:做到入组退组自由、做到男女同工同酬、做到精耕细作;三勤:勤算账、勤开研讨会、勤研究。)的管理办法,很快巩固下来。春耕生产过程也明显比单干户做得快又好,许多个体农民看在眼里,也都动了心,两个月后,全村90%的农户就都组织起来了,共48户组成8个常年互助组,组与组之间开展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互助组长沈泗龙说:过去割稻时人忙牛闲,犁田时牛忙人闲;有了互助组后,割、收、犁、耙、插秧、晒谷,人人有事做,人牛都轻松。是年,全村创造了水稻亩产900斤以上的丰产记录,比1951年增产59%,荣获全省丰产模范村的光荣称号;其中有16户脱贫,如过去常年缺吃少穿的贫农沈玉成,一家5口人,带着9.8亩田加入互助组,当年秋收时便收获稻谷2100斤,添置了企盼多年的一头牛和一些农具,过年时大人小孩缝制了新衣裳,全家都乐得合不拢嘴。后林村自此成了全县互助合作运动的一面旗帜。

19524月初,根据县第一届第七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开展广泛的爱国丰产竞赛运动,为彻底完成1952年生产计划而奋斗的决议案精神,县委召开全县互助组长、丰产户代表会,首先组织7个互助组、9个丰产户和1个农场,向全县互助组和农民发起爱国增产的挑战,部分代表提出水稻亩产1600斤、花生亩产580斤、地瓜亩产8400斤等竞赛指标,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应战。随后,各区、乡又分别召开互助组员会和家庭会,制定具体计划,层层组织挑战应战,使运动广泛而深入地展开。由于各级组织加强了领导,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有效地战胜了水、旱、虫、风灾,全县生产早季稻谷7191万多斤,完成全年任务的53.9%,稻谷达到增产一成的要求。互助组在春季增产竞赛中的优越表现,推动了各区、乡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夏季,全县建立459个常年互助组和5185个临时互助组。

当时互助组的构成主要有4种类型:由劳模带头组织而成的;以团员积极分子为骨干组织起来的;农民自行结合而成的;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勉强凑合的。前两类宣传教育到位,组内管理健全,普遍实现了增产增收。后两类组织领导缺失,或一哄而起,或强迫命令,存在生产无计划、内部等价交换不合理、人心涣散等情况,因而在夏收后就有30个常年互助组和134个临时互助组垮台。鉴此,县委本着积极而稳定的态度,于84日派出4个检查组深入7个乡开展专项检查,并把调查情况发文通报,督促相关区、乡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予以补救。918日至27日,县委生产办公室举办了两期互助合作训练班,组织学习土地改革以后农村发展生产的两条道路、互助组的三大原则、如何提高巩固互助组和当前的农村政策,互相交流经验,明确下一步工作原则、方法、步骤,共有互助合作宣讲干部、互助组长、骨干分子593人参加,为全县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培训储备了必要的骨干力量。

1952年下半年,各区工委较好地贯彻自愿互利原则,直接联系基点,结合爱国增产竞赛,树立典型,定期召开互助代表会,定期开展评比活动,互助合作组织得以巩固和发展。截止11月,全县已有常年互助组322个、一般互助组269个、临时互助组4991个;入组农民24915户、101271人,入组土地有164791.9亩,分别占总农业户数的48.4%、农业人口的48.4%,占耕地的53%195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1460万斤。事实证明常年互助组比临时互助组好,临时互助组比单干户好,逐渐为广大群众所公认。此外,县委又在创办四都、桥东、华表、西潭、太平、官陂、陈龙7个供销社和城关消费合作社的基础上,于10月成立县供销合作总社。供销社通过订立合同的形式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及生产资料,帮助推销土特产品和运输、加工等副业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爱国增产运动和农业合作化的发展。

根据龙溪地委稳步前进,重点试办的要求,诏安县在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方面亦取得扎实有效的突破。1953年新年伊始,县委在双港乡后林村、含英乡和景路乡初级社施行试点,并直接参与建社工作。

19521224日,县委工作组由县农会主席吴章喜(19531月改由县委副书记王满元接任驻点领导)带队入驻后林村,紧锣密鼓地展开初级社筹办工作。不久,省委也派来干部驻村参与指导建社工作。第一步做好宣传教育,明确自愿互助原则,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方式,号召农民入社。再由社员推选出10多名互助组长、有经验的老农和贫下中农代表组成评议组,逐丘评出入股产量,张榜公布。第二步讨论制定合作社章程规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确定土地和劳力的分红比例按全社纯收入四六比例分配;耕牛和大农具折价入社,三年内由农业社分期还清折价款,其他小农具由社员自留自用;肥料、种子作价入社,待收成后由社归还;允许社员留下少量自留地,果树暂不折价入社。第三步建立领导机构,选举出正、副社长及委员,组成社务管理委员会,召开社员大会讨论通过社章,建立财物管理制度和民主办社管理制度,订立生产计划。21日,后林村举行建社典礼大会,率先创立解放爱国两个初级社,全村有40户参加。入春以后,后林村两个社开始按照土地统一经营的方针,集中调配劳力,发挥个人专长,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行因地制宜,选种作物,改进耕作技术。解放社还与省内39个增产模范单位共同发起春季爱国增产竞赛,向全省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挑战。1953年,虽然遭受了严重旱灾,后林村粮食产量仍比上年增产11.25%,超过全县平均产量28.31%,再次荣获全省农业爱国增产模范丰产村称号;另有余粮5万斤,副业生产收入1737元(旧币);好多人家翻修了破旧老厝,盖了新厕所;学习文化知识成为时尚,不少人能看报、记工账、会简单算术,社员沈镇旺说以前乡里没几人识字,现在社员的钢笔比锄头还要多。村带头人沈禹水也先后当选省农业劳动模范、县人民政府委员、赴朝慰问团成员。同期,含英乡民主初级社和景路乡团结初级社相继成立。这4个试办社共同的特点是:绝大部分成员都有参加常年互助组的经验,有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要求,已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较好地贯彻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例如,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4个试办社一年来争取到低息农业贷款2372万元(旧币),其中后林村解放社与供销社订立了结合合同,农民可少受投机商贱买贵卖的盘剥,所产2万多斤稻谷、1.2万斤花生、6250斤甘蔗全部以较好的价格卖给国家,而供销社又优先供给肥料、农具和生活用品,社员们切身体会到联合起来力量大,生产好,产量高,分红多。诏安县互助合作运动兴起的一年间,有效地调配了农业资源,既促进了生产,还积累了经验。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脱离实情、放松生产领导、急于求成、贪多图大的现象,使一部分群众产生抵触情绪。

1953223日,县委召开为期16天的三级扩干会,及时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精神,回顾一年来互助合作运动的情况,深刻检讨工作方法上的不足,要求各级干部把春耕生产当作农村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贯彻执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抓紧整顿,巩固提高的总方针,全面整顿常年互助组,大力整顿临时互助组,试办好重点初级社,消灭互助合作的空白乡,全年组织起来的农户要占总农户的60%以上。但在此后直至夏收后的组织整顿过程中,新三反(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运动也正在进行,对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一些区、乡干部认为难以把握好政策分寸,产生了畏难情绪,缩手缩脚,工作被动应付,不少互助组表现消沉而涣散,合作化运动的不平衡性逐渐显现出来。922日,县委发出《对当前整顿巩固互助合作运动的几点指示》,要求各区、乡既要纠正急躁冒进的做法,又要克服放任自流的倾向,在发展中巩固提高互助合作组织的质量。秋收前,各地首先从加强生产领导入手,端正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诫烦诫燥,重心下移,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互助组存在的问题。经过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全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步入了健康发展轨道。当年尽管灾害严重,但组织起来的农民集体生产积极性高涨,普遍实现丰收,全县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其中4个初级社经营土地708亩,总产稻谷291175斤,显著高于全县的平均单产。对此,《福建日报》刊发诏安县委书记李振经《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几点体会》的文章,在全省推广诏安在1953年合作化运动中的成效和经验。

二、发展农业社阶段(1954年春至1955年夏)

这阶段体现了稳中有进的方针,继续巩固发展互助组,重点办好初级社,为向高级农业合作化过渡做准备。

试办社丰产的事实,既教育了群众,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多的常年互助组及其组员希望能够进一步组织起来,加入到初级社行列之中,摆脱小农经济模式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县委顺应民意,因势利导,加紧建社工作各项准备。

1954115日至19日,县筹办初级社代表会议召开,组织传达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精神,总结经验,讨论通过县委制定的办社方案。县委书记李振经强调指出: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贯彻党的总路线精神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加强领导,注意政策,坚持用说服示范帮助的办法逐步推开。214日,县委召开三级扩干会,部署春季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下旬,各区工委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重点试验,多点试验,而后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土地入股、耕牛、大农具、生产资料折价和分配方案等关键环节上,普遍借鉴后林村、含英乡、景路乡的先行经验,分别选择工作基础较好的重点乡继续搞试点,这一批建办初级社17个,春耕时又建办了5个初级社(其中3个为自发社转办)。这样,连同1953年建起的4个老社,共办起了26个初级社,入社农户465户。其中,后林村最早实行扩社,把两个初级社连同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互助组,共51户,于1954114日合并成立后林村农业合作社。在社员自愿的原则下,全村统一调配农事,把40坵小块田整合成17坵大块田,更便于耕作且扩大了耕地面积;50口水塘变私人所有、分散使用为集体统一用水,增加灌溉面积62亩。社员们都感慨塘翻身,地披衣”“乞丐地变状元田。为此,县委书记李振经撰写《一个穷村怎样变成了富村——后林村全面合作化的前前后后》的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后林村发挥合作化的集体力量,连续三年(1952-1954年)抗旱夺丰收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在春季办社中,由于实行党委动手、依靠群众、驻社指导、巡回检查的办法,工作较为深入细致,基本达到了建社标准:一是贯彻大家办社的宗旨,在统一经营的原则下,自上而下定出计划草案、自下而上组织讨论修改,民主制定全年和各季的生产计划,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克服生产的盲目性和被动现象。二是按照搞好生产办好社的精神,在生产季节发动社员挖掘生产潜力,利用剩余劳力和财力兼营副业生产,领导社员实行农田基本建设和生产技术改革,总结一套抗击自然灾害的经验。三是组织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提高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四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订立收支记账、借支审批、财物保管规定,做到勤清、勤结、勤对账、勤公布。因而春季试办的这批初级社在生产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各区委及时总结经验,继续扩大成果,在夏收前再办成17个新社,共256户,入股土地1534亩。这批新社在创办过程中,各互助组成员入社愿望迫切,顾虑较少,思想发动更为顺利。夏收在即,邑内早稻发生大面积虫害,三级干部紧急集中下乡,组织发动农民开展除虫灭害运动周,确保了夏粮丰收,也增强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信心。省农业厅编印的《农业通讯》刊发《诏安县开展短期除虫运动的经验》一文,在全省推广。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扶持和促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32日,在县委书记李振经、县长姚金孝的直接指导下,县委生产办公室举办农村知识分子训练班,402名青年学员回乡后发挥长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很快成长为带领农民走组织起来,共同富裕的合作化道路的生力军;33日,县政府组织一区、二区、五区5000多名民工上场,启动大规模的兴修东溪防洪工程,清理下游河道,加宽加深出海口,共挖土13万立方,至4月初基本完工,可受益沿溪两岸乡村农田1.5万亩;各级信用合作组织贯彻县首届信用合作化代表大会精神,树立服务观念,大力组织资金支援生产。截至5月底,全县争取国家农业扶持贷款20121万元(旧币),发放到26个初级社,平均每社774万元(旧币),用于改良土壤1065亩、田地积肥每亩达38担、兴修水利683处,促进了春耕生产。713日至17日,全县第一次互助合作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13名,系统总结了上半年互助合作的情况和经验,提出下半年的工作任务。据统计,截至1954年上半年,全县共有43个初级社、729户、3132人,占全县总农户的1.48%,占总农业人口的1.55%;耕地面积5163亩,占总面积的1.59%。秋收前,诏安县根据地委生产合作会议的工作部署,骤然加速了办社进度。98日至12日,县委召开第二次互助合作代表会、三级干部紧急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对互助合作的领导,加速合作化进程,做好迎接合作化运动新高潮的一切准备工作。104日,县委举办训练班,用8天的时间对1529名区乡干部、党团员、积极分子进行形势教育、政策教育,提出今冬明春全县在多点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发展300个初级社的目标。

1954年秋冬之间,全县即大张旗鼓地掀起办社热潮。年末,全县共办初级社213个,入社农户6682户,占总农户12.4%。由于秋后办社仓促且带有强迫倾向,加之粮食统购工作的挤压,工作不免粗糙,基础很不稳固,一些合作社徒有其名,出现了社员闹退社甚至散伙的现象,影响了生产发展和党群关系。例如,二区溪澳乡奋斗社,社干部大多抽去做粮食统购工作,社内账目混乱,晚稻收割后分益工作无人管理,社员思想不安,疑虑重重;五区阳山乡进步社有42户,办社前准备工作、思想发动都不充分,社务管理委员会到年末也未能成立,没有订立社章,组织涣散,大家各干各,冬季生产成自流状态,社员称进步社分明是退步社”“空壳社,有7户社员要求退社,2户也产生动摇。1955116日,县委召开23个重点社社长会议,传达中央《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合作社的通知》和地委指示精神,提出现阶段农业合作化重点应转向控制发展,着重巩固。入春以后,在缺乏经验指引的情况下,全县整社工作贸然铺开,对52%的初级社进行了整顿,工作多是应付走过场,因而收效不大,很多问题依然存在。例如,县委于224日派出工作组到五区溪南乡(包含南星”“南华”“南光3个初级社、共120户,互助组33个、481户),进行为期10天的整社试点,因工作粗糙而不彻底,未能解决贫雇农骨干少、社务委员内部不团结、领导生产不力的存在问题。夏收前,县委汲取了春季整社的教训,针对普遍存在的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的思想倾向和日益严峻的现实形势,提出停止发展,全力巩固的方针,决定在初级社中进行一次普遍而深入的思想教育,切实贯彻阶级路线,加强经营管理,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澄清现状,有的放矢。5月下旬,各区统一开展合作化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预先弄清问题,然后由县委直接派出3个工作组共整顿了重点乡17个社,各区委也整顿了16个社,取得整社经验。二是训练干部,全面展开。6月下旬,县委生产合作部举办第一期党员训练班,组织372名乡党支部委员、党员正副社长,进行形势、党性、政策教育和业务培训;7月间,各区、乡主动接收并妥善安置回乡的881名初中、高小应届毕业生进入农村一线,这样上下协调互动,既加强了近段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也为合作化运动提供基础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使整社工作在7月上旬全面展开。三是检查指导,落实整改。在落实整改阶段,县委8个检查组与各区16个检查组,加强巡回联动,既分工又协作,对照整社标准,查漏纠错,解决问题及时有效。上半年,诏安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从实际出发,及时作出调整,仅新办初级社2个、294户,放缓了速度,但农业社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却有较大提高,保持了稳步前进的良好势头。(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中共诏安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