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文化遗产
漳州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2021-04-1222:05:34来源:

漳州传统建筑具有鲜明的风格和巨大的魅力,见过艳丽夺目的古大厝、风情别具的五脚距、造型独特的生土楼和豪华气派的番仔楼,都无不让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建筑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物化记忆,是历史长河奔流形成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最直观的视觉载体,是一个民族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象征。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到具体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和当地建筑环境现状的制约,受到当地人们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因而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

漳州传统建筑传承中原建筑技术和艺术,然而又入乡随俗,结合本地实际灵活应用并大胆创新,既保留了中原传统建筑的特色,体现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又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形成鲜明的闽南地域特色。其建筑布局和结构形式乃至建筑理念源于中原,又传播海峡彼岸,对台湾的民居建筑产生深刻影响。建筑包括民居、官署、寺庙、园林、墓葬、桥梁、码头等等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种房屋和场所,种类繁多,然而民居是其中最大量、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风格的建筑,因此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和阐述民居的建筑风格。

一、中轴对称,布局规整

中国传统民居在布局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观念,遵循中轴对称式的布局原则,整个建筑结构以中厅为轴线,左右对称地建有左、右厢房,加上门屋组成四合院,也就是现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所说的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漳州传统民居一般都以天井为中心,围成一个方形院落,天井前是门厅,后是正屋,左右是连接门厅与正屋的庑廊。每个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院落就是一进一落。纵向延伸就形成字形或字形,多进或多落的大厝。横向则采用递增护厝(护龙)的方法,渐次扩大住宅。

常见的有三间起五间起三间起,就是闽南俗话说的一厅二房,走进大门是天井,天井两侧是庑廊,与大门正对的是厅,厅的两侧是卧房。厅的正面设木屏风,安放祀桌,摆祖先神位,祀桌前放八仙桌。左右两庑可以敞开做走廊,也可以隔墙做厨房、杂物间或做小房间(称伸手、榉头或角间)。五间起,是正屋两房外再增加两间耳房,呈一厅四房的格局,这一格局次间的门通厅堂,稍间的门正对庑廊。五间起的厅堂较大,厅中往往立有四根柱子,称四点金柱

漳浦县的蓝廷珍府第是漳州传统民居建筑布局的一个典型范例。这座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的大厝,面阔52米,进深86米,占地4400平方米。整座大厝布局规整,环境优雅,把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起来。漳州传统民居大厝最集中、最具视觉震撼力的当属龙海东园镇埭美村。276座几乎一模一样的闽南传统大厝,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一律的红瓦白墙,一式的燕尾翘脊,横平竖直的排列,绕村回环的河水,遒劲葱郁的古榕,青黛起伏的远山……

二、三段结构,大胆创新

漳州传统民居单体由屋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共性。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引用有人说是云喻皓所撰的营舍之法《木经》,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漳州的能工巧匠总结闽南的气候特征和各种材质的特性,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对古老的三段式结构进行大胆而合理的革新,营造出一整套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风尚的建筑结构。

屋基。由于漳州降水量大,屋基易受雨水浸泡,因此传统民居的基础大都是石质,丘陵地区采用天然卵石;而平原及沿海地区的多用人工开采的花岗石。台基高出地面三坎(级),台基边沿铺压阶石。地面砖用窑烧地砖,正屋室内一般铺红色斗砖,地砖排列以交丁缝为主,客厅地砖多为人字缝;庑廊和厨房铺六角砖或条砖,天井、后院铺天然卵石或条砖。也有的天井、庭院地面以三合土夯实,四边砌阳沟汲井(沉淀池)。

屋身。屋身包括梁架和墙壁。梁架搭建称大木作,工匠将原生木按照需要裁制成柱、梁(枋)、桁(檩)、桷仔条(椽条)、斗、拱等及一些辅助构件,进行组装。漳州传统建筑的梁架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穿斗式是不用梁,檩直接置于立柱上,檩上布椽,再穿枋把立柱横向贯穿起来;抬梁式则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最常见的是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办法: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双侧厢房则使用穿斗式木架,两种木构架交织成一体,相互配合,各得其所。

屋顶。漳州传统民居屋顶一般为双坡顶,俗称字顶,通常前短后长,如猛虎弓足之雄姿。闽南地区的屋脊都有两边升起作燕尾的习俗,称为燕尾脊,或称燕子尾,也有俗称皇宫起,意为如同皇宫一样气派壮观,较大规模的房屋甚至有叠顶双燕尾,成为漳州传统民居最吸引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是主建筑用燕尾脊,护厝用马鞍脊。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认为斜倾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最出色最显著的特性

漳州市区的蔡竹禅宅第原为清代旧宅,于20世纪40年代重建,是当时闽南有名的泥水状元李明月的杰作,青石红砖的墙体,红色瓦片的屋顶。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林氏义庄位于龙海角美镇杨厝村过井社,清道光元年(1821年)建成,南北长114米、东西宽90米,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30平方米,有房屋99间。

三、土木起厝,就地取材

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为泥土和木材,因此把建造房屋的工程称为土木工程,把大量建造房屋叫作大兴土木。闽南话称建造房屋为起厝就是房屋,古汉语的本义是坐起、站起,引伸为兴建的意思。由于漳州多降雨,所以屋基多石质,而屋顶多瓦片。屋身梁架用木材,墙壁则往往根据不同的地域有生土墙、土坯墙和砖石墙之分,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生土墙多见于山区,如南靖、平和等县的生土楼;砖石墙特别是石墙多见于沿海,如龙海、东山、漳浦等县市的砖瓦房、石大厝;土坯墙施工方便,在各地乡村应用相当广泛。

生土墙。以筑板为模具,以生土为主要原料,掺入稻草、篾片、糯米、红糖水等,用人工夯垒。墙体较厚,南靖、华安许多土楼的生土墙厚度超过1米。这种墙壁夯垒费时耗工,但取材便利,而且坚固耐用,有很强的防御功能。这种生土墙倒塌以后又成为泥土,可谓取之自然又回归自然。

土坯墙。闽南话也称土角墙。土角是把泥土、沙和水搅匀,有的还塞入稻草和竹片等,放在木模中压成长方体,再经阴干(自然风干)制成的,长在2040厘米之间,宽在1020厘米之间,厚在510厘米之间。这种土坯墙取材、施工都较方便,成本较低,但难以抵御风雨侵蚀。

砖石墙。以砖或石为建筑材料。砖是用泥土通过窑室高温烧制的,有红、青(灰)砖,闽南多用红砖,因此漳州人把主要的建筑材料即砖称为红料。石墙是根据闽南花岗岩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用石条或碎石砌成的。漳州沿海多台风,石墙有很强的抗御台风能力。

四、特殊形式,富于魅力

漳州人具有海洋文化性格,富于开拓创新精神,传统民居在其手里衍生出许多风格鲜明、魅力独具的特殊形式。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竹篙厝和骑楼、土楼以及番客厝。

竹篙厝。竹篙厝和骑楼及其有机结合是漳州传统民居特别引人注目的建筑形式。竹篙厝,顾名思义就是如同竹篙(闽南人称竹竿为竹篙)一样细长的房屋。这种建筑形式的产生是商业街区繁荣的必然要求,或者说是为适应集市贸易而产生的一种商住一体的建筑。竹篙厝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民居形式四合院的一种变体,它仍然按照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原则,沿着中轴向纵深延展,形成多进院落,只是一边的庑廊被省略掉。前面是商铺作坊用房,后面是生活起居的用房,形成前店(坊)后厝的模式。一连串的竹篙厝鳞次栉比,紧密相连,相邻的两家有共同的墙体。从街上看,一间店面紧接着一间店面,每间面宽四五米,有的一家有一个门面,有的则有两个甚至多个门面,繁荣的商业街就这样由一个个店面紧挨而形成。竹篙厝往往与河道毗邻,前街后河是典型的模式,店前经营,厝后通过河道进出货。漳州旧市区沿着浦头港曾经聚居了许多行业街坊,如咸鱼市、柑仔市、粉仔街、竹笼街、枕头街等,成为街名、地名。

由于建筑用地狭长,竹篙厝常建成二至三层的楼房。这种竹篙厝的门面吸取南洋的建筑模式,二楼是封闭式窗墙,楼下用方形立柱支撑,形成连续的长廊。这种上楼下廊的建筑形式就是骑楼,漳州人称为五脚距。相邻的店面在共墙前面共用一柱,方柱用烟炙砖交丁砌成,柱头纵跨方形通,横跨桁木,支撑二楼。漳州多雨,雨天行人在骑楼下行走,不用带雨具也不会被雨淋,可以从容地漫步商业街区,选购商品。

生土楼。也称土楼,是分布在闽西南(主要在山区),用夯筑的生土墙和木构架承重的,适应大家庭聚居、具有防卫功能的巨型民居建筑。土楼的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府第式)、宫殿式楼等,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700人。土楼平面布局有单元式、通廊式和混合式三种:单元式是每个单元自成体系,有单独使用的楼梯;通廊式则在楼的内侧设开敞的走马廊,设公共楼梯,每层的环形走马廊可通达各个房间;混合式是单元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只要把单元之间的内隔门打开,全楼又可连成一体。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番客厝。也称番仔楼,见证漳州人勇于拼搏进取、善于吸纳外来文明的文化性格。由于漳州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出海谋生、越洋打拼的人很多,而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汉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之一,漳州人发家后的第一等大事就是回故里起大厝,这种观念犹如天生的信仰,就像遗传基因一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召唤一茬又一茬的海外游子回乡兴建宅第。由于受海外建筑的影响,他们兴建的宅第往往带有鲜明的南洋风格,而漳州方言称,因此这些具有南洋风格的建筑就被称为番客厝番仔楼

五、源于中原,传播台湾

漳州民居文化是中原民居文化的延伸与发展,也是中华民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其建筑形式传承中原做法,就充分体现中原建筑组群布局的观念,力求均衡对称,成为漳州传统民居取法中原的一个典型范例。

漳州传统民居与中原传统民居也有不同点,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如由于气候潮湿,漳州传统民居的屋基大多利用当地容易取材的花岗岩,以防雨水侵袭。在墙体方面,中原的古建筑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原古代建筑通过立柱和梁架来支撑屋顶,而墙体是不承重的。闽南的传统建筑中歇山式墙体也不承重,只起隔断、遮蔽作用。而民居中最常用的硬山式和悬山式的山墙则是承重墙壁。漳州传统民居较多靠墙体承重而不是靠梁架承重,也与漳州潮湿多雨有关。又如在坡顶方面,同样由于漳州多雨,多采用双坡顶,主要是悬山和硬山两种。这两种屋顶形式各有利弊,悬山顶覆盖面大,可以避免雨水对墙体造成的侵蚀,而大风则会对突出于墙体外的屋面造成破坏。漳州不仅多降水,而且多台风,特别是沿海一些民居就采用硬山屋顶,防止台风对突出墙体外屋面的吹刮破坏,而为防止雨水对墙体的侵蚀,常在生土墙中加入用贝壳煅成的熟石灰和粗砂,甚至加入糯米浆、红糖水等,这样夯筑成的三合土墙就较为坚固耐雨水冲刷。

即使造型奇特的土楼和充满异国情调的番客厝也无不打上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漳州土楼是一种极具特色、富于魅力的民居建筑,一方面是对闽南山区特殊地理条件的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原远古建筑文化的回归,从骨子里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漳州这个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地方,无论是民族的风格,还是外来的特色,都水乳交融,有机结合,植根本土,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特色。

漳州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民居相似。台湾居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祖籍漳州,连横的《台湾通史》记载,历史上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漳州移民从大陆带去语言文字、耕作技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带去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台湾古建筑学者李乾朗的《台湾建筑史》就说:台湾的清代建筑在纵的承传是以闽南及粤东为根源。漳州民居建筑文化,在设计思想、平面布局、内部结构、造型处理和装饰方法,都对台湾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漳台两地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布局特点、结构体系,还是外部风貌、艺术装饰,都极为相似。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传播,是从中原到包括漳州在内的闽南地区,再到台湾,其传承的路线是很清晰的。

建筑是最重要的文化遗产物质载体,而民居尤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中华建筑文化在神州大地传播发展,各地由于地理条件和民俗风情等的差异,民居建筑也各具特色,各显魅力,都有欣赏和研究的价值。在中原传统民居文化和台湾传统民居文化中,漳州传统民居文化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是传播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值得研究和探讨。

 

参考书目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全集·第四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月第1版。

李乾朗:《台湾建筑史》,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93月初版。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1月第1版。

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09年第1版。

连横:《台湾通史》,台湾大通书局198410月初版。

(作者系漳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