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名镇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平和县九峰镇
2024-02-2816:14:26来源:《漳州名镇名村》

【概况】

九峰,原名九和,因城东九和山上有九峰错出而得名。位于平和县西南部,东邻本县崎岭、国强、大溪等乡镇,西与广东省大埔县、饶平县接壤,南接本省诏安县秀篆镇,北毗本县长乐乡、秀峰乡。全境土地总面积211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14539户、5.1万人。境内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群峰耸立,丘陵起伏,大芹山海拔1544.8米,为闽南第一高峰。九峰溪、桂竹溪、高山溪、大芹双溪合并成碧溪后,由东向西汇入广东韩江。

1709108169656714.jpg

古镇鸟瞰图

【沿革】

明正德戊寅年(1518年),时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阳明向朝廷奏本“呈乞河头地方添设县治以控贼巢,建立学校以易风俗”,获准从南靖县划清宁里、新安里十二图等设立新县,定名平和,治在九峰。1949年10月后,县治始东迁至小溪镇。九峰镇是平和县第六辖区的一个镇,设若干个行政小组。1957年撤区并乡后,第六区改为九峰乡。同年9月,乡改为九峰人民公社,设立一个居民大队和一个农业大队,隶属于九峰人民公社托管。1984年,九峰人民公社改为九峰镇,并延续至今。

【建筑】

九峰镇地面、地下文物众多,尤以地面文物最为丰富,且大部分保存完好。九峰镇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1处,其中文庙大成殿、城隍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峰镇区及相邻的黄田、福田两村,寺院、宗祠、家庙、民居、土楼、牌坊等历史建筑保存数量达182处,此外还有明代城墙遗迹、县衙遗址、古塔、古窑址、古井、摩崖石刻、古碑刻、古文化遗址、古树名木以及具有闽南骑楼特色的民国商业街区等,数量与类型之多在闽南古村镇中屈指可数。

古遗址  包括商周遗址6处(大龙山、小龙山、郑姓山、凹平山、大山、中心岗),分布范围从100至10000平方米不等。明代烧造黑釉瓷器与夹砂陶器古窑址1处,分布面积约210平方米,产品有瓮、罐、灯盏、漏斗、碗、盆、执壶、研钵、建筑构件等。县署建筑群遗址1处,现位于镇东街九峰小学内,明代建筑,平面似长方形,长160米,宽62米,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现状保存较好,地表仍存精美的龙柱、花鸟、雕刻础石、花卉浮雕石构件和正德辛巳知县碑等遗物。城墙遗址1处,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原墙高5.95米,周长1967.5米,平面略呈椭圆形,开6处城门。城隍庙布局完整,中轴线上大门、仪门(后接通道式戏台)、凉亭、大殿、后殿依次排列,层门洞开,总长73.02米,其中仪门、凉亭、大殿均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纵列式乡土建筑组群。文庙现仅存大成殿、明伦堂两组建筑,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七间(带回廊),重檐歇山顶,前后均设内外双重廊,殿身用七架通梁,斗栱分别雕成莲花、龙嘴喷水状,彩绘精美。境内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民间宗祠、家庙建筑,是九峰地区历史上家族制度盛行的集中体现,从平面布局及大门形式区分,可归纳为门楼式及门厅式两种类型。门楼式的主要代表有追来堂、福田孝经堂、黄田背厝曾氏祠堂等。门厅式是祠堂家庙的主要形式,此类祠堂布局相对简单,数量最多,如曾氏家庙、萃文堂等,规模略大于一般民居,平面布局紧凑,梁架高敞,有精美的雕饰、斗栱等。

1709108240695995.jpg

城隍庙


石牌坊  现有牌坊两座,均以花岗岩雕琢架构而成。其一为“龙章褒宠”坊,位于城区东门头,建于明万历乙亥年(1575年),面阔三间,上下三层。仿木结构,方柱,庑殿顶。二、三层镶嵌人物、花鸟等浮雕,正中行书“龙章褒宠”四个大字。通高8.92米、宽9.58米,结构简洁,气势雄伟。其二为“贞烈坊”,位于上仓村东南200米田野中,建于1782年。面阔三间,上下四层。方柱,悬山顶,立柱正、侧面刻多幅楹联。上部雕刻和镶嵌龙纹、花卉、文字碑。残高4.73米、宽5.08米,结构精巧、雅致。

近代特色街区  建筑形式为闽南、潮汕地区特有的骑楼,始建于民国初年(1912年),分布广、保存好,尤其以西街段骑楼最具特色:骑楼整体呈纵向对称排列,街面宽8.4米。沿街设正门,各户面宽甚小(3.75至4.22米),进深极大(20米以上),呈狭窄的长方形,两天井将之分为前后三进堂,堂屋皆朝向街面,各户之间有共同的山墙分隔。

革命遗址  有中共平和县第一个党支部、平和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旧址等。1926年冬,朱积垒领导的中共平和支部、平和县农民协会在上坪村(今积垒村)成立,旧址原系上坪朱氏宗祠,清代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碑刻水井——王文成公祠碑  此碑为纪念王阳明建置平和县之功而建公祠所立的功德碑。长方形,高1.7米,宽1.1米,花岗岩石质,碑文为明代大学士黄道周所书。

1709108286451898.jpg

王文成公祠碑

【民俗】

九峰镇地处闽粤边境,生活习俗、建筑风格、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具有闽南与粤东梅州地区的双重特点,客家风情极为浓郁。民间龙艺、舞龙、扎彩楼等各种娱乐风情延续数百年。戏曲方面,九峰盛行潮剧、芗剧、四平戏、汉剧等剧种,集众多风情民俗于一身。

龙艺  由“龙头”、“龙段”(艺棚)、“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和龙尾的扎制、装饰及舞蹈动作略同于“龙舞”,艺棚由数十块“艺板”连接而成,每块艺板长约3米,宽约0.3米,艺板上站立1位童女或童男,作戏曲人物打扮,称“艺旦”,由两位壮汉肩抬,称“扛艺”。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舟、车模样,并点缀花草、虫鱼和彩灯,即“装艺”。各节艺板之间有木制旋纽连接,蜿蜒成龙。龙艺出游称“迎艺”。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