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名镇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海区埭尾村
2024-03-2110:04:51来源:《漳州名镇名村》

【概况】

埭尾村为东园镇所属之行政村,面积2.3平方千米,下辖1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人口3444人。埭尾村是福建省首批“五谷丰登”示范点和十大名村重点建设村、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福建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闽南古民居建筑群,共有276座民居(其中明清时期古民居49座),布局合理,规划整齐,在城乡规划界至今有着“一张规划管五百年”的赞誉。

1710987152604156.jpg

埭美古民居

【沿革】

埭尾村,原名柑埭社,在清朝属龙溪县四、五都。1940年后属海澄县第一区陂内乡、峨山乡。1956年7月改属城关区,1958年改属东园乡,1960年改属浮宫公社,1961年改属东园公社。

【建筑】

埭尾村现存民居数量最多的大部分是清代的建筑,少数为明末清初的建筑。其平面布局以传统的“三间起”形式(“一条龙”)为基本单元,即进正门,中为厅堂,两侧各一次间,左为大房,右为二房。正房之前有两边厢房,使整个建筑呈一面敞开的“冂”形,中间作“埕”,可晒谷和饲养;如果前面再筑上围墙,安上大门,则成矩形三合院(“三合天井”);如果在前面筑上的是门厅与房间,则成四合院(“四合中庭”)。埭尾明清时期的古厝大多以“四合中庭”“三间起”为主。分布在九宫格民居建筑群两侧的附厝则采用“三合天井”的形式布局。埭尾传统建筑的结构是典型的闽系红砖建筑结构。民居建筑外墙大部分以墙体承重,只是门厅的明间以木构架承重。其木构架一般为抬梁、穿斗混合式,五架梁穿插在下金柱上,金柱直接承接屋顶檩条;梁上以金瓜柱为坐斗,上叠加二跳或三跳斗拱承托檩条,三架梁和穿枋穿在斗拱中间,形成“勾心斗角”的做法,瓜柱两侧镂雕瑞草、龙凤、书画等题材,构造做法极富地方特色。而作为整座建筑中心部分的中堂,有的采用木构的穿斗式构架,有的则直接采用墙体承重的做法,只是在前出廊顶上使用木构架,穿梁上以瓜柱和斗拱承托檩条,辅以木雕。埭尾民居这种木架构造,是现代框架结构的前身,埭尾人为了装点门面,将木构的精华体现在了门厅部位,中堂隐在深处,处理得十分简洁。

1710987153651187.jpg

古厝连排

1710987153694468.jpg

环村小河

1710987153739923.jpg

燕尾脊

天后宫  建在埭尾村东面,坐北向南,崇祀多年。清朝初期李将军巡视,天后宫“天后”显灵,托梦李将军重建天后宫。天后宫的后面有一棵300多年树龄的“跨河古榕”,由于整棵榕树跨越了河两岸,发大水的时候可起桥梁作用。

前祠堂  前祠堂是埭尾村的“官厅”,始建于明末清初。村里有规矩,建房子都不能超过前祠堂的高度,因此它屋顶的燕子尾是最高的。红砖大埕立着的四座旗杆是当时科举功名的象征;门当石以及高门槛,都显示了当时陈氏家族的地位显赫。前祠堂有着故宫四大建筑特色中的“苏彩”和“斗拱”,体现出埭尾古村当时的辉煌。

1710987153235429.jpg

前祠堂

古码头遗址  明末清初,埭尾村的村民通过环村河这条黄金水道把农副产品运输到外地,甚至运往东南亚等地,成为以月港为龙头的“漳州海丝”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埭尾村经济繁荣,周边都流传着一句俗语:“有埭尾厝,无埭尾富;有埭尾富,无埭尾厝。”

“大霞”“大笔”“大川”  埭尾村的第一排古厝历史最为悠久,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而后排是400多年、300多年古厝,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厝,一排排的古厝就像这个村子的年轮一样。而“大霞”“大笔”“大川”又是第一排古厝群中历史最久远的,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古厝都是以此为模板,不论大小或格局都与此相同。

【民俗】

发旗子份钱  每年正月初四,几百人组成的抬神巡社队伍巡游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祈福平安好收成。在巡游队伍后面,跟随的人手中都拿着一面小旗子。队伍途经的街头巷尾、田边地头会有人给拿着小旗子的人发红包,即发旗子份钱。这些发红包的人是上一年新婚的,或是生了儿子的人家,以此向大家报喜,而接过红包的人都要向他们道喜。

划龙舟  埭尾村龙舟队实力远近闻名,前祠堂的龙舟长达20多米,是埭尾村村民人文精神的象征。根据村里的传统,划龙舟时由村里德高望重者作为领军人物,有经验的水手担任主要舵手,新手则安插在中间和后面,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一种集体协作的精神。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