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推进地方志编纂与校注工作,深入挖掘和保护县域历史文化资源,4月28日,诏安县委史志室召开《诏安县志·上编》(民国版)校注工作推进座谈会。县委史志室、县图书馆相关人员及吴友丹、沈金耀、蒲建辉、陈文哉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县志校注工作的进展、问题及下一步计划,助力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
共促方志传承
地方志是记录一方水土、人文、经济、社会变迁的“百科全书”,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县志编纂与校注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梳理,更是对地方文化基因的挖掘与传承。此次座谈会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县志校注工作高质量完成。
聚焦校注研讨
座谈会上,史志室主任沈宗文介绍了当前县志校注工作的总体进展,并指出:“县志校注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地方文史功底。我们要确保志书内容准确、体例规范,真正成为后世可查、可用的权威资料。”与会专家学者也围绕校注进度与难点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助力县志“焕新”
县志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座城的记忆。通过此次座谈会,县志校注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进校注工作,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为全县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历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