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市动态
传拓漳州山水 墨显人文史诗——漳州金石碑刻抢救性传拓修复工作启动
2025-05-1311:29:32来源: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中共龙文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747193416123395.jpg

5月12日,“漳州市金石碑刻传拓修复工程龙文站”在云洞岩正式拉开帷幕。云洞岩素有“闽南第一碑林”之称,此次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漳州在金石碑刻传拓修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仅承载着延续漳州千年文脉、传承传统文化、留存珍贵历史实物文献以及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是让沉睡于崖壁间的历史印记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1747193416913613.jpg

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两岸共同家园,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众多的文化史迹,金石碑刻琳琅满目。其中,龙文区的金石碑刻见证了千年古城的兴衰变迁,承载着月港帆影、烽火岁月、海滨邹鲁的历史记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从云洞岩的理学题刻到邺山讲堂的诗文题留,从江东桥的修桥纪事到寺观的经幢碑文,这些金石碑刻或刻于摩崖峭壁,或立于名山古刹,或藏于乡野巷陌,镌刻着闽南独特的政治、经济、宗教、艺术与民俗记忆,是漳州山水人文史诗最为壮阔的一幅长卷。

1747193416957007.jpg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采纳社会有识之士的建议,对重要金石碑刻进行抢救性传拓修复。下一步,市、区两级史志、文旅、档案等部门将形成合力,通过苔蔓清理、墨拓存留、辨读研究、展陈宣传、活化利用等方式,更好地保护金石碑刻。同时期待更多文史专家参与研究阐释,挖掘提升其史料价值和文化内涵,打响更具漳州味、闽南风的文化品牌,立体式呈现漳州山水人文史诗的魅力。

1747193416294364.jpg

1747193416485388.jpg

付万里(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席传拓师):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金石碑刻见证了古城发展,镌刻了闽南独特记忆。工程项目旨在通过修复、拓片、数字化及展陈等系统性工作,抢救性保护碑刻文物,挖掘提升史迹文化价值,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凝聚力。

郭清龙(龙文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龙文区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主任):云洞岩素有“闽南第一碑林”和“理学名山”之美誉,我们将支持配合实施金石碑刻传拓保护工程,更好地保护金石碑刻,挖掘提升史料价值、文化内涵。

郑淑娟(龙文区景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街道内碑刻零散分布、保存条件参差不齐,保护传承存在现实困难。欣闻市里专门成立专班,要对重要金石碑刻进行抢救性传拓修复这一消息,我们街道将全力配合、协助专业团队做好我辖区内金石碑刻的拓存保护工作,努力让金石碑刻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黄小芬(龙文区朝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开展金石碑刻抢救性传拓修复保护对进一步挖掘提升我街道金石碑刻等珍贵历史档案的文化价值,加大保护开发和宣传展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街道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深化文化惠民宣传,结合文旅活动举办拓片成果展,通过新媒体传播金石文化故事,增强群众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沈楚虹(龙文区郭坑镇党委组织委员、副镇长):此次金石碑刻抢救性传拓修复保护活动将对我镇辖区内的洛滨神道碑、扶摇镇安寨功德碑等十余处金石碑刻开展拓印留存工作,我镇将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全力配合此次金石碑刻拓印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同时,我镇将继续深入挖掘碑刻历史内涵,整理编纂文献资料,融入文化宣讲、旅游线路开发,打造特色文化标识。通过活化利用,让金石碑刻“说话”,传承历史记忆。以务实行动守护文化根脉,为赓续城市文脉贡献力量!

叶小容(蓝田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蓝田街道辖区历史悠久,拥有云洞岩摩崖石刻,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湘桥村等众多文化古迹。碑刻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本次金石碑刻拓印工程,对于传承保护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蓝田街道将积极配合各方,确保蓝田林釬文化园等历史碑刻拓印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我们也将做好宣传,让更多居民了解碑刻文化,共同让古老碑刻文化重焕新生。

刘颖(步文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我街道辖区内留存了多处珍贵的金石碑刻。街道定当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抓住这次机遇,全力配合专班工作开展。一方面,迅速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社区力量,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肖玉红(碧湖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金石碑刻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历史记忆和人文价值。我街道有幸参与到此次金石碑刻抢救性传拓修复保护活动中来,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配合做好金石碑刻保护工作,为文化传承和街道发展贡献力量。

黄惠景(郭坑镇口社村党总支书记):金石碑刻是重要的史迹文物,我辖区内有霞贯石楼群、黄氏古民居等文保单位,里面留存众多金石碑刻、楹联门匾等急需加强保护管理。此次我们将全力支持金石碑刻的拓存工作,加强同相关部门和团队的沟通,做好保障工作。

游雅(蓝田街道蓝田社区党委书记):万历四十四年殿试三甲进士林釬故里位于我社区洞口社的“林釬文化园”内,现存有林釬墓、林氏宗祠、林釬故居等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存世价值,此次金石碑刻抢救性传拓修复工程的启动,为我们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将积极配合做好保障工作,守护好、使用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1747193416467718.jpg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