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红色资源
漳州党史“三多”丨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青年彭冲的成长启示(二)
2025-07-1810:16:57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三、练就本领,增长才干

彭冲的本领和才干有口皆碑,既能肩负政治工作,又能统兵打仗,足见其刚柔并济,文武双全,军政皆能。我们回顾彭冲同志的一生,就会发现他的能力和成就,离不开他自身良好的天赋,更离不开他青年时期的不懈学习和艰苦磨练。

彭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好学钻研的劲头。就以参加芗潮剧社为例,不同于柯联魁曾受过专门的戏剧学习和训练,刚开始彭冲只是戏剧业余爱好者,但是他善于学习,时常向柯联魁借阅戏剧教材以充实专业知识,还不时与之探讨,注重在每一次的演出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和导演技能,把兴趣爱好做成了专业事儿。他曾写过一篇名为《我如何演<巡按>中的何喜卜》的文章,细致分析了所扮演的人物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动作、语调、化妆来展现人物心理,可见其用心程度。参军后,他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就更加突出了。刚进部队,就有意识地阅读许多军事方面的书籍,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到部队后,看这些方面的书,今后肯定有用武之地”。在征战途中,只要有一点空隙,也手不释卷地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时刻不忘为自己“充电”。

除了勤于自学,他还善于向别人学。解放战争初期,彭冲所在的团缺乏使用炸药包爆破的经验。彭冲在战斗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严肃地提出:“山东游击队里,大嫂子都会使用炸药,我们正规部队岂能学不会!”为此,他亲自抓团里的爆破训练,还带动战士们向兄弟部队学习。他说:“学然后知不足,只有肯虚心学习的人,才不骄傲自满,才能跟上战争的变化,不碰钉子、打胜仗,肯向兄弟部队的长处学习,肯向敌人学习,才是聪明人。”在他的提倡和带动下,团里的战士们很快就掌握了迫击炮送炸药、抛射筒送炸药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彭冲注重运用理论拓宽视野,站在较高的格局思考和谋划军事战略和部队建设,他刚到野战部队主力团担任政委时,就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提出“要准备担当起艰巨的战斗任务,全团都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过来,不要只看到原来游击区的那块小天地,要立足华东,想到全中国。”同时,他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并切实将经验运用到实践中。1946年7月,彭冲带领部队参加苏中战役,在攻打泰兴城的战斗中立了首功。他在战斗胜利后,主持召开全团连以上干部会议,全面总结攻城经验教训,为之后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正是因为彭冲注重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思考中总结经验,从实践中解决问题,其所带领的团“打胜仗之多,不仅居全师之冠,就是在全纵队也是首屈一指的”。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对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时代青年要以彭冲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始终保持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心、探求欲和学习力,以赶考的状态苦学真学、博学精学,在日积月累中增长新见识、储备新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学习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创造出更大更好的业绩。


1753064275707944.jpg

1948年,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负责人合影(前排左一为彭冲)(来源:《岁月》)

四、锤炼品德,修身正气

正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彭冲同志具有过硬的才学本领,更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德行。经党中央审定并由新华社发布的《彭冲同志生平》评价“他高尚的人格、优秀的品德、宽广的胸怀、感人的风范,深受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喜爱。”彭冲同志青年时期就非常注重锤炼品德,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修为。

面对险恶敌情,他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在漳州从事地下革命期间,他一次次机智地摆脱敌人的盯梢追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参军后在南征北战中,遇到紧急军情,他也能沉着应战、应对自如,颇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风度和气魄。例如担任中共当芜县委书记时,有一次遭遇险情,当听闻日伪军离当芜县委和部队驻地只有半小时路程时,他没有一丝慌乱,从容不迫地指挥同志和战友们乘坐乡亲的“小划子”成功转移,保存了县委和部队的有生力量。

面对外部诱惑,他保持定力,坚持原则。战争时期,彭冲领导的主力团战功卓著,他当时虽然年青,却一点也不“气盛”,从不张扬自己,总是把成绩、功劳归于集体。部队参加大大小小的战斗多,战利品也很多,但是他从不私拿战利品,也从不要求组织上分配给他个人战利品。正人先正己,他的一身正气带出了全团的风格,全团从没发生过因战利品分配不均而闹意见的事。

面对矛盾问题,他保持公心,以德服人。彭冲起初在部队里主要从事宣传工作,因为出众的群众工作能力被调到政治工作岗位。部队政治工作其中一项重要要内容就是做好思想工作,协调解决好军中各种“思想疙瘩”。当时彭冲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做事干练、处世公道,深得大家信赖。与人沟通时,也不会自以为是地说一番大道理,而是设身处地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启发式引导,体现出了良好的修养和娴熟的领导艺术。下级有什么问题,都愿意找他谈,思想不通的谈了后能开窍,有问题的谈了后能得到解决。

 面对人民群众,他保持真诚,深得人心。彭冲刚进部队时,张鼎丞就夸他是一个“做群众工作的好料子”。彭冲出身贫民家庭,对人民群众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从他参加革命之初,就明确革命是为了群众,革命要依靠群众。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军队,不管是担任何种职务,他对群众、对同志,都是真诚相待。他在农村建立游击根据地时,当地老乡都夸奖“这位年轻长官,一点也没架子,对庄稼汉也是真心尊重。”他在部队负责政治工作时,对待下属和同志,不会随便说好听的话,也不会乱发脾气大声斥责,而是耐心倾听、平静分析,为大家答疑解惑,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亲和力,他就像一颗磁石般把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渡过了革命征途中的一个个难关。

“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新时代青年要以彭冲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以德立身、以才立业,不断提高自身德才素养,以坚定的信念、高尚的追求、良好的品德、过硬的才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书写精彩华章,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绽放光彩。

1753064275549046.jpg

(作者:林绿,原文刊发于《福建党史月刊》2025年第3期)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