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红色资源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丨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整编北上抗日:为全民族共御外侮贡献力量
2025-08-2111:34:12来源: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937年10月,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军部移至南昌。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派谭震林前往南昌讨论部队整编事宜。1月28日,谭震林从军部接受命令返回龙岩白土,正式宣布闽西、闽粤边、闽赣边和闽中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

1938年1月下旬,由闽南红三团改称的闽抗三支队在云霄、平和两县交界的云霄下河陂下村集中。1月31日,部队奉命开往平和坂仔。从2月2日开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共300多人在坂仔圳心村进行一个多星期的整编。2月10日,部队开往平和小溪镇,14日起分三批乘汽车开赴龙岩白土集中,正式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一营。四团团长兼政委卢胜,副团长周桂生,参谋长王胜,政治处主任廖海涛。四团下辖三个营,除一营由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组成外,二营中有来自平和长乐、芦溪等地多名子弟。从南靖和溪、科岭、版寮等地参加红军游击队的子弟被编入第三团。此外,中共漳州工委领导下的芗潮剧社骨干和青年学生共70多人也加入了新四军二支队。

2月27日,新四军二支队在白土整编完毕,举行抗日誓师大会,颁布《为出发抗日告别闽西南父老书》,向边区父老乡亲表达了勇往直前、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3月1日,二支队指战员2700余人,从龙岩白土整装出发,浩浩荡荡开赴苏皖抗日前线。

参加新四军的闽南籍子弟兵(包括参加闽南红三团的外省籍人士)约有4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漳属各县,此外还有海南籍、台湾籍、广东籍以及龙岩、同安籍的指战员。他们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方针部署,从闽南奔赴皖南,从江南转战江北,无惧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为抗战胜利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756092910867374.jpg

1938年2月27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在龙岩白土举行抗日誓师大会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