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红色资源
漳州党史“三多”丨“非基”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2025-09-1710:32:22来源: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旨在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非基督教运动,简称“非基”运动。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东路军进漳后,漳州城、石码等地组织“非基大同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非基”运动。

在漳州城,李联星、王占春等11人组成“漳州非基大同盟”,在接官亭礼拜堂召开群众大会,并进行街头宣传,张贴标语。进德女中、崇正中学、寻源书院等教会学校学生,也踊跃参加“非基”活动。有一次,接官亭礼拜堂牧师把贴在礼拜堂大门口的宣传标语撕去,“非基大同盟”就组织一批青年前往说理,并把牧师捆绑上街示众。当时政府教育局也通知各教会学校要立案,成立学校董事会,由中国公民任董事,以反对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

1758508417420811.png

接官亭教堂

在石码,林和尚带领锡箔工会工人冲进礼拜堂,在讲台上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毒害和奴化人民的罪恶事实,提出教会应由中国人自己办,外国传教士不得把持。与此同时,平和、诏安、漳浦、云霄也发起了“非基”运动。

漳属地区的“非基”运动唤醒了民众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知,推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该运动组织了群众、发展了党员。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